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隸屬農業部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於1991年,是集飼料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與推廣、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現代化國家級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開展飼料生物技術、飼料添加劑、畜禽水產飼料與營養、飼料與食品安全、飼料資源開發與評價利用、飼料工程技術、飼料經濟信息等方面的研究。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專業碩士點1個;有在職職工110人,其中研究員17人,副研究員32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5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9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成立。

2000年,經科技部批准,研究所成立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4年,飼料所創辦了中國飼料經濟專業委員會。

2005年,飼料所獲得了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和北京技術市場金橋獎先進集體獎。

2006年,飼料所與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合作創辦《新飼料》雜誌。

2007年,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認定為“北京市科技研究開發機構”。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飼料所有在職職工110人,其中研究員17人,副研究員32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5人;擁有中國農業科學院傑出人才11名,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名。在職人員中博士39人,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占66%;聘請了10名在國外著名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已在跨國公司工作多年的知名專家作為客座研究員。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姚斌等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姚斌、王建華等

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蔡輝益、王建華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傑出人才:姚斌、高秀華、石波、丁宏標、薛敏等

創新團隊名單
團隊名稱首席科學家
飼料生物技術創新團隊------
飼料營養套用技術創新團隊------
安全高效飼料添加劑創新團隊------
飼料安全加工與檢測技術創新團隊------
飼用酶工程創新團隊姚斌
抗菌肽及抗生素替代品創新團隊王建華
單胃動物飼料創新團隊------
反芻動物飼料創新團隊刁其玉
水產動物飼料創新團隊周志剛
飼料質量安全控制創新團隊李秀波
新型飼料資源研究與利用創新團隊楊培龍
飼料加工創新團隊薛敏

研究部門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飼料所設有中關村開放實驗室、轉基因生物飼用安全評價與檢測中心、2個基地,成立了飼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擁有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安全評價基地、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基準實驗室、1個農業部參考實驗室、1箇中國農科學院基準實驗室。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安全評價基地:國家水產飼料安全評價基地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飼料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基準實驗室:農業部飼料安全評價基準實驗室

農業部參考實驗室:農業部飼料工藝標準參考實驗室

中國農科學院基準實驗室:中國農科學院飼料中藥物基準實驗室

研究所基地:南口基地、廊坊基地

設備資源

•設備設施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飼料研究所擁有8000平方米科研大樓一幢,1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30多台套;在北京昌平南口建有一個占地100多畝,集中試開發試驗室、中試車間、試驗畜舍及辦公用房為一體的中試試驗基地;建成了預混合飼料中試車間、化學合成飼料添加劑中試車間、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發酵中試車間、酶發酵中試車間、國家水產飼料安全評價基地、養殖試驗雞舍等中試設施;投入3000多萬元,完成了飼料安全工程“國家水產飼料安全評價基地”、“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發酵中試基地”、“酶法生產低聚寡糖飼料添加劑中試”等建設項目,建立了雞、豬、水產動物飼料的生物學評價及養殖試驗基地和飼料生物化工中試車間等設施。

•資料庫資源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飼料研究所開通了ProQuest 學位論文、Web of Knowledge、Taylor & Francis Journals online、SpringerProtocols、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ScienceDirect、萬方數據、CNKI全文資料庫等數據檢索資源。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飼料所召開中國-歐盟飼料黴菌毒素生物脫毒關鍵技術項目研討會 飼料所召開中國-歐盟飼料黴菌毒素生物脫毒關鍵技術項目研討會

“九五”至“十一五”期間,飼料所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項目、公益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948”引進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100餘項。申請國家專利50多項,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出版專著近40部;先後兩次協助組織完成《中國飼料工業發展戰略研究》。

“九五”以來,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先後研製開發了飼用植酸酶、魚類用中性植酸酶、保健雞蛋生產技術、芽孢桿菌微生態添加劑、飼料用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二甲酸鉀飼料添加劑、安全肉生產用天然飼料添加劑等多項成果和技術,且80%以上成功實現了轉化。特別是飼料所研發的飼用植酸酶發酵生產技術,在中國內地4家企業實現產業化生產,利用該技術生產的植酸酶占國內植酸酶市場的70%以上。

學術期刊

《新飼料》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聯合出版,1987年創刊,是《飼料與畜牧》在飼料方向的雜誌。

《規模養豬》雜誌(月刊)以傳播科學思想,推廣實用技術,交流養殖經驗,樹立企業形象為宣傳宗旨,設有關注養殖模式、關注生產實踐、關注健康環保、關注生物安全、專家論壇、飼養管理、育種繁殖、飼料與營養、疫病防控、豬場建設與環境控制、地方品種、信息快遞、交流互動、市場看板等欄目。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飼料所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專業碩士點1個。

博士後流動站: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學科、微生物學、農產品質量與食物安全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食品科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獸藥學

專業碩士點:農業碩士專業學位(養殖領域)

教學建設

2017年,研究所共錄取23名碩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

2016年,研究所有4名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

合作交流

據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飼料所先後與100多個企業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為飼料企業提供技術服務300多項次,轉化科技成果40多項次,為企業提供項目諮詢策劃80多項次。

飼料所研製的第五代植酸酶技術推向了市場,並實現了向已開發國家——美國的技術轉讓;新型飼料添加劑二甲酸鉀技術向菲律賓轉讓;利用研究所技術生產的產品部分出口到東南亞、歐盟等國家。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LOGO與文字 LOGO與文字

精神文化

創新務實,合作發展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齊廣海
黨委書記康威
黨委副書記項伯純
副所長姚斌

歷任領導

歷任所長歷任書記
白韻如白韻如
蔡輝益趙樹元
-----張步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