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

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

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英文名: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ducation Fundation, 縮寫為CAUEF)於2009年8月獲國家民政部批准設立,200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是國家教育部,登記管理機關是國家民政部。基金會原始基金為2046萬元,來自各界歷年對中國農業大學捐贈的留本資金。

基本信息

設立宗旨

發動和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學校與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的聯繫,爭取國內外團體和個人的支持與捐助,推動中國

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

農業大學教學、科研以及高新技術開發事業的長遠發展。
基金會接受廣大校友、國內外(包括港澳台)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的自願捐贈,嚴格按捐贈者的願望和意見定向使用捐贈資金。

捐贈資金的主要用途

支持教學和研究設施改善(包括建築物、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
獎勵在教學、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等工作中做出貢獻的教師和職工,資助青年教師的培養;
資助有益於國家建設的研究和開發項目;
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獎勵,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
資助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捐贈回報政策

中國農業大學制定了詳細的捐贈回報政策。包括:對捐贈者(不拘捐贈額)頒發證書;捐贈資金額較大者,可成立依捐贈人意願命名的專項基金;對捐贈數額較大者或當捐贈資金累積一定數額時,將在中國農業大學校園內為其設立紀念物、刻碑紀念、享有捐贈項目命名權或者頒發榮譽稱號;對熱心教育事業,捐贈數額較大者,可聘為本基金會理事單位或理事;等。

基金會組織結構

基金會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每年召開2次會議,決定基金會的重大事項;理事會下設秘書處,負責開展基金會的各項日常業務工作。基金會理事會現有理事11人,監事1人,秘書長1人。
現任理事長兼法定代表人:
瞿振元,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副理事長:
李晶宜,中國農業大學原黨委常務副書記
秦世成,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
郭大(執行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
秘書長:
林萬龍,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規章制度

基金會制定有完善的內部管理規章,包括財務管理辦法、接受捐贈項目類型及流程管理辦法和基金管理辦法等。對項目捐贈,基金會均將與捐贈人簽訂捐贈協定,嚴格按捐贈者的願望和意見定向使用捐贈資金。基金會的活動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基金會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每年向國家民政部和教育部上報年度報告及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各學院爭取的捐贈資金,由各學院設立管理機構和管理辦法,基金會不干預資金的支配和使用,僅履行服務和財務管理職能。
基金會原則上不從捐贈資金中提取任何管理費。

組織機構

理事長:瞿振元,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副理事長:

李晶宜,中國農業大學原黨委書記
秦世成,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
郭大,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
監事:翟志席,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
理事:

錢學軍,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常委、黨政辦公室主任
張樹彥,中國農業大學審計處處長
高恩復,中國農業大學校產辦主任
董仁傑,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合作處處長
李培景,中國農業大學後勤基建處處長
蘇洲,中國農業大學科研成果處處長
林萬龍,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秘書長:林萬龍
副秘書長:王玉斌(兼) 王國升

基本信息

第一基金會的名稱是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英文名稱為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EducationFoundation,縮寫為CAUEF。
第二基金會屬於非公募基金會,由中國農業大學發起。
第三基金會的宗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發動和凝聚社會各方力量,致力於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和中國農業大學教學、科研以及高新技術開發事業的長遠發展。
第四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2046萬元,來源於國內外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的自願捐贈。
第五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業務主管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第六基金會的住所為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業務範圍

基金會的業務範圍為:
(一)加強與國內外各界的聯繫與合作;
(二)支持教學和研究設施改善(包括建築物、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
(三)獎勵在教學、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等工作中做出貢獻的教師和職工,資助青年教師的培養;
(四)資助有益於國家建設的研究和開發項目;
(五)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獎勵,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
(六)資助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組織機構、負責人

基金會由11名理事組成理事會。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3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理事的資格: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擁護本基金會章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二)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或為本基金會捐贈資金、項目管理、運作資金等方面做出特殊貢獻;
(三)盡職盡責,廉潔自律;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業務主管單位、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五)具有近親屬關係的不得同時在理事會任職。
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一)基金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表決權和建議權;
(二)基金會工作的監督權、批評權和出席基金會活動的權利;
(三)參與制定和修改章程的權利;
(四)審議基金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的權利;
(五)符合基金會章程規定的其它權利;
(六)履行章程、執行決議和承辦委託事務的義務;
(七)維護基金會聲譽和合法權益的義務;
(八)符合基金會章程的其它義務。
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畫,包括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畫;
(四)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審定;
(五)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七)決定由秘書長提名的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聽取、審議秘書長的工作報告,檢查秘書長的工作;
(九)決定基金會的分立、合併或終止;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理事會每年召開2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議,必須召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長不能召集,提議理事可推選召集人。
召開理事會會議,理事長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體理事、監事。
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併和終止;
(五)理事會認為的其他重要事項。
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噹噹場製作會議紀要,並由出席理事審閱、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基金會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基金會設監事1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任監事。
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監事由主要捐贈人、業務主管單位分別選派;
(二)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
(三)監事的變更依照其產生程式。
監事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責。
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1/3。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一)屬於現職國家工作人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擔任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以及外國人,每年在中國內地居留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
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3年,連任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超屆連任,須經理事會特殊程式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基金會理事長為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應當由中國內地居民擔任。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基金會發生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基金會發生違法行為或基金會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基金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檔案;
(四)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本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益活動計畫;
(三)擬訂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畫;
(四)提議聘任或解聘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五)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六)決定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七)章程和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項目概述

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發展項目分為校園基本建設項目、校園發展項目、學生髮展項目、教師發展項目、文化體育活動項目、校友項目、院系發展項目等7大類項目,22類具體發展項目,具體如下:
一、校園基本建設項目
中國農業大學歷來重視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以及健康、活潑、高雅的校園環境。為此,學校將陸續投入一批基本建設項目。殷切期待得到關心和支持中國農業大學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友人和廣大校友的無私捐贈。
1.校園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中國農業大學向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目標的邁進,學校規模的擴大,對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與規模,必將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建設和改造的項目包括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宿舍樓、實驗室、工程培訓中心、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國際交流中心、體育場館等建築。
2.校園景觀建設
幽美的校園景觀,不僅提供了愜意的學習生活環境,更是中國農業大學校園文化的視覺詮釋。捐贈將用於校區道路、園林綠化、人文雕塑等校園景觀建設。
二、校園發展項目
1.學科建設
中國農業大學現擁有6個一級國家級重點學科,6個二級國家級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取得的優異成績無不與社會各界給予學校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為更好地規劃和促進我校的學科建設,學校設立學科建設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資助我校發展急需和有前景的科研創新平台、科研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等學科建設。
2.教學獎勵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中國農業大學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名師及優秀教材著作。這些教學成果的培育需要優秀的師資團隊和良好的教學設施給予保證。為促進我校取得更加豐碩的教學成果,學校設立教學成果獎勵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資助或獎勵學校重點培育專業的教材編寫、教學團隊以及相關教學設備的購置等。
3.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合作促進了學校與政府、學校與企業、學校與社會多方的交流與合作,是一種多贏的合作形式。學校將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積極探索,特設立產學研合作基金。
4.實驗室建設
學校現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3個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一大批校級實驗室,為使實驗室建設更好地服務於學校教學、科研一線,學校將加大投入,設立實驗室建設專項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支持學校發展急需學科的實驗室建設和已建重點教學及科研實驗室的再投入。
5.國際與海外交流合作
為使中國農業大學優秀學子和骨幹教師有更多機會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培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卓越研究能力以及多元文化的適應能力,中國農業大學必須廣泛與國際知名大學建立校際交流與合作關係,為此學校設立國際與海外交流合作專項基金。
三、學生髮展項目
1.優秀學生獎學金
獎學金,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目前,中國農業大學獎學金分為兩大類:單項獎學金和專項獎學金。其中專項獎學金為捐贈單位和個人出資設立。為獎勵我校品學兼優的學生,使其更好更快成才和感恩回饋社會,學校設立優秀學生獎學基金。
2.貧困學生助學金
為幫助家庭特別貧困的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為貧困學子創造良好學習氛圍,學校增設各類助學基金,基金數額不限。該基金主要資助對象為家庭困難的全日制在校貧困大學生。
3.學生大病、重病救助金
中國農業大學貧困學生的比例高達30%,這些學生一旦突發大病重病,將對他們自身及家庭造成極大的精神和物質壓力。為了更好地體現社會各界對貧困大學生的關懷,營造互助友善的校園精神文明氛圍,學校設立學生大病、重病救助金。該基金主要資助對象包括:突發大病和重病的學生;需要較長期治療及康復的患重病學生。
4.社會實踐活動
讓更多大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設立社會實踐活動基金。該基金用於支持校園反響和社會意義俱佳的精品社團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獎勵在組織活動、內部建設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社團和社會實踐團隊;獎勵為學生社團做出積極貢獻的個人。
5.學生創新實踐
為使更多的大學生得到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科研能力的訓練,學校設立大學生創新實踐基金。該基金用於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並對學生創新實踐的成果予以獎勵。
6.校企聯合培養人才
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企業所需的綜合性專門人才,企業可在我校指定專業設立專項的助學基金,資助學生完成學業;學校根據企業需求對教學計畫做相應的調整以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基金由聯合培養企業提供,用於資助學生完成四年大學學習生活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採取學生自願報名,經學校推薦,企業選拔符合條件的學生做為資助對象。受資助的學生畢業後到企業工作。
7.社會科普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變的追求。做好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宣傳是學校的義務之一。學校為了更好地向廣大學生和民眾普及農業科技知識,豐富校園文化,學校設立社會科普基金。該基金用於資助學校和學院組織開展的農業科普講座以及相關活動。
四、教師發展項目
1.教師獎勵
獎教金用於獎勵在師德方面為人師表、在教學一線表現優異、深得學生好評的優秀教師。為發揚中國農業大學卓越的教學傳統,激勵教師努力進取的治學精神,培育更多優秀學子,學校設立各類教師獎勵基金。
2.講座教席
教席是指捐贈人向中國農業大學的特定教師提供在特定研究領域資助的永久性專用基金項目。教席的設立可對某一領域的科研工作提供長期的資助。捐贈人可指定在中國農業大學某學院(系)、研究中心(所)設立教席基金,每年使用基金收益資助指定學者、教授從事有關領域的專題研究。用於支持設立教席的基金數額可根據所選院系或研究領域的不同而確定。
3.青年教師研究
青年教師研究基金用於資助中國農業大學青年教師學術和科學研究工作,獎勵教師取得的科研成果。為激勵青年教師積極進取、努力鑽研,提升學校的整體科研水平,學校設立青年教師研究基金。
4.教師海外研修
選派和鼓勵教師赴海外研修不僅對把握學科前沿發展方向,推動跨學科研究,增強科研實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師資水平、改善師資隊伍也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該基金用於資助教師赴海外進行長期或短期研究和進修。
五、文化體育活動項目
1.文化活動資助
為構建和諧校園,學校將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及校企文化的交流。該基金的設立主要用於資助學校、各學院和部門組織師生開展的有利於傳承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的各項文化活動。
2.體育活動資助
學校將借成功舉辦奧運的東風,更好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促進學校民眾性體育活動再上一個新的台階。為此,學校設立體育活動資助基金。資助者可採用捐贈現金、體育器材等方式設立該項基金。該基金主要資助學校、學院及各部門體育健身器材的購置,組織體育比賽項目和其他體育群體活動等。
六、校友項目
1.“情系母校”年度捐贈
農大歲月是我們一生的珍藏。為了給廣大校友留下永久的紀念,也為了使校友能更直接地參與母校的建設,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將啟動“情系母校”年度捐贈活動。建議每年捐贈款額與母校建校的周年數相等(2008年1.03元、10.3元、103元…,2009年1.04元、10.4元、104元…,以此類推)或數額不限。捐贈活動本著自願的原則進行,無論多寡,可以逐年捐贈,也可以一次捐足四年全部款項,所有捐款將注入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統一管理。捐贈者將得到一套精美的捐贈紀念卡,以感謝和紀念捐贈校友對母校的深情回報。
2.校友活動
為弘揚農大人愛國榮校的光榮傳統,加強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的聯繫,推動校友團結互助、積極開展聯誼活動,促進各地校友相互交流,廣泛發動海內外校友同心協力,共襄盛舉,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和校友會聯合設立“中國農業大學校友活動基金”。該基金主要用於資助建設校友網、編印校友刊物、校友通訊錄;資助開展各種校友活動,尤其是校友畢業10周年、20周年等返校活動。該基金面向農大校友和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募集,本著“自願奉獻、無論多寡、重在參與”的捐贈原則進行捐款。
七、院系發展項目
歷經近百年的世紀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特色和優勢的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學校共設有13個學院,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醫學、哲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擁有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3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5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學、化學兩個學科為“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養基地”。
每個院系都有自己宏偉的發展規劃,每個學科也都有自己特定的發展需求。適應不同院系的需要,中國農業大學教育基金會攜手各個院系開展籌款活動,以支持院系的發展。如資助院系實驗室、會議室的設施設備購置、裝修裝備;資助專著出版和論文發表;資助舉辦學術會議或交流活動;資助教師培訓;資助學生課外科技製作或課外活動等等。

執行完成的項目一覽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已執行完成的項目一覽

名稱

捐贈人或者單位

起始年度

截止年度

受益人

評獎對象

大北農獎學金

北京大北農(集團)公司

2001

2005

研究生3人、本科生79人

馮德慧獎學金

馮德慧

2002

2005

研究生70人、本科生57人

郭兆明獎學金

郭兆明先生

1997

2000

研究生18人、本科生41人

華為寒窗學子獎學金

深圳華為公司

2001

2001

本科生16人

本科生

華夏獎學金

無錫華夏房地產公司

2002

2002

本科生10人

本科生

可口可樂獎學金

可口可樂公司

2003

2006

本科生20人

本科生

瀧井農業教育獎學金

2001

2001

本科生8人

本科生

陸譽林、陸伍國思獎學金

陸譽林、陸伍國思

2006

2006

本科生2人

本科生

農業工程科教基金獎學金

校內教職工捐款

2005

2005

研究生21人

研究生

諾華獎學金

瑞士諾華公司

2000

2000

本科生20人

本科生

世紀精英學金

1999

1999

本科生2人

本科生

陶氏獎學金

陶氏化學

2002

2002

本科生80人

本科生

亞農基金獎學金

香港亞洲農業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2

2002

本科生15人

本科生

張卓榮女生獎學金

張卓榮女士

2006

2007

研究生2人、本科生5人

捐贈統計

基金會成立至2009年12月31日接受單位捐贈統計

捐贈單位

發展項目

基金性質

捐贈金額

華西希望集團

育新獎學金/MBA獎教金

年度

100000元

廣州先益農公司

先益農獎學金

年度

150000元

青島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康地恩獎學金

年度

50000元

寶鋼教育基金會

寶鋼獎學金

年度

89360元

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先正達獎學金

年度

50000元

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金正大獎學金

年度

100000元

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

拜耳獎學金

年度

15000元

江西農業大學農業部動物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吳常信動物遺傳育種獎勵專項基金

留本

50000元

天瑞儀器公司

天瑞儀器獎學金

年度

35000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