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

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

《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楊帆著,華文出版社2010年10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

內容簡介

民國亂世,裊雄輩出。他們大多崛起於草莽,在民國版圖合縱連橫。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三五年,製造了一樁樁稱霸民國的“神話”,演繹了一件件封建裂土的“傳奇”。

本書精選民國時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權,或在某些重大歷史事件中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鮮明特色與爭議的軍閥十二人,參考大量上世紀原始資料,以及大量相關人物口述,通過大量客觀事實,講述他們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跡、崛起,以及最後結局,力求客觀、公允,以還歷史本來面目。

作者簡介

楊帆,泉城之女,自幼喜讀老祖宗“那些事兒”,卻陰差陽錯讀了大學經貿系,入學即“不務正業”,潛心研究民國“是個什麼玩意兒”,並開始“試水”,於畢業前正式從事寫作,目前已出版:《杜月笙大傳》、《國民黨去台高官大結局》、《三大黑道幫主》、《中國軍閥的最後結局》等多部傳記文學作品。

目錄

引子
北洋鼻祖袁世凱

——“亂世梟雄”魂斷帝王夢

●他出身世家,卻自幼屢失靠山;他科舉失利,卻在戰場上踏入仕途;他出賣維新志士,卻倡導維新變法;他倡導西方文明,卻又不斷納妾;他創建了北洋軍閥,卻又被北洋將領所推翻。他極力想擺脫家族中“長祿不長壽”的“魔咒”,卻最終未能躲過命中一劫……

豪門魔咒,袁寨人亡家散

國王賜婚,朝鮮走紅髮跡

小站練兵,奠定一生基業

出賣維新,是非誰予評說

擁兵自重,位及“共和”總統

倒行逆施,“洪憲”美夢難圓

再現魔咒,命喪“二陳一湯”

一妻九妾,關起門來做皇上

皖系軍閥段祺瑞

——“北洋之虎”“三造共和”

●“北洋三傑”之“段虎”,本為袁氏江山之功臣,卻反對帝制初衷不改;“三造共和”有功,卻實行軍事獨裁一系專治;一心要做北洋派老大,卻小看了直系“吳小鬼”;過分寵信徐樹錚,卻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生清正耿介,為官清廉,晚年甘守清貧不落水,頗具人格魅力。

自強不息,暗中貴人相助

知恩圖報,製造南苑“兵變”

反對帝制,與小舅子叫板

橫遭貶黜,笑看護國戰起

再造共和,段氏出掌中樞

兄弟鬩牆,“虎狗”兩敗俱傷

直皖戰敗,小瞧了吳小鬼

傀儡執政,最後一點輝煌

二妻五妾,原來執政不風流

直系軍閥馮國璋

——“虎狗之爭”和平統一夢難圓

●“北洋三傑”之“馮狗”,曾為袁世凱之左膀右臂,既忠誠於袁世凱,又取悅於清廷;既反對袁氏稱帝,又能一定程度妥協,且與南方示好;而袁氏陷入困境時,則操縱北洋將領公開對抗,以坐收漁翁之利;與段祺瑞爭當北洋老大,則政治手腕略遜一籌;其斂財手腕出眾,以致餐館競賣“總統魚”。

吃糧當兵,不小心豎子成名

建功清廷,巧妙周鏇袁世凱

攻打南京,穩坐江蘇督軍

帝制興起,總統拿我當外人

總統夢碎,都是河間搗的鬼

入主中樞,辮帥成了冤大頭

同室操戈,直馮皖段同下野

斂財無度,餐館競賣“總統魚”

北洋軍閥張勛

——“辮子大帥”的復辟鬧劇

●他因護駕有功,得寵於慈禧太后;因效忠清廷,至民國後長發不剪;復辟七日,一生基業毀於一旦,卻至死初衷不改,千萬遺產捐獻清室做復辟之資。他妻妾6人,所有子女皆於58歲以後所生。他生性耿介,慷慨,知恩圖報,為家鄉、故舊所做好事頗多。

浪子回頭,盡享齊人之福

護駕有功,成了太后親信

鎮壓革命,大帥丟了小妾

抵制民國,長袍馬褂“辮子軍”

率先進城,督軍的位子有人

徐州會議,黃綾緞簽字為證

萬事俱備,徐樹錚再送東風

復辟七日,“辮帥”做了階下囚

痴心不改,遺產千萬捐清室

直系軍閥曹錕

——“賄選總統”大器晚成

●在小站宿將中,曹錕可謂大器晚成。他生就一副憨厚相,卻“傻人有傻福”,得一屬下吳佩孚,一將擎天;曹氏雖軍事平平,卻御人有術,吳氏也曾“小鬼鬧翻天”,“保洛分家”,卻終不如老帥“道行”厲害;他為政風格溫和,重視使用人才;晚年在日本人威脅利誘面前,正氣凜然。惟賄選為世人詬病。

傻人傻福,拜了乾爹拜乾爺

南苑槍聲,打出12尊金佛

終被重用,卻是總統晏駕時

落入圈套,充當了皖系打手

一將擎天,做了北京太上皇

大權旁落,收回全不費功夫

千萬賄選,最豪華總統出籠

變生肘腋,都是老馮搗的鬼

息影津門,兩姨太大戰迭起

奉系軍閥張作霖

——大元帥殞命皇姑屯

●他出身綠林,卻巧妙招安華麗轉身;他辛亥保皇遭袁世凱猜忌,卻靈活應對,終登將軍之位;他統一東北後又問鼎中原,在直皖戰爭中坐收漁利,又聯馮倒直,聯直攻馮,終做了軍政府大元帥;他對日本人覬覦東北軟頂硬抗,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巧妙招安,殺了朋友認義父

辛亥打手,與袁世凱較高低

掃平內亂,奉張升級東北王

直皖大戰,張大帥坐收漁利

直奉大戰,馮玉祥釜底抽薪

松齡倒戈,張作霖後院失火

戰敗出關,皇姑屯被炸身亡

孝妻賢,大家庭有規有矩

晉系軍閥閻錫山

——三顆雞蛋上跳舞的“不倒翁”

●他以辛亥首役就任山西都督,卻轉身投靠袁世凱;他為既得利益一會兒聯蔣抗馮,一會兒聯馮抗蔣;在對蔣、對共、對日關係上,三顆雞蛋上跳舞;他以萬無可守之太原,令部下死綏,以致破城之日,屍與溝平,為世人所痛恨。赴台後“山西九尾狐”失靈。

投機革命,登上大都督寶座

擁袁投段,平生最怕袁世凱

聯馮反蔣,中原大戰中慘敗

投蔣拒蔣,三顆雞蛋上跳舞

反共到底,內戰中敗走台島

隱居深山,菁山草廬度餘生

一妻一妾,難比知心堂妹

口授遺囑,留下疑雲一片

直系軍閥吳佩孚

——秀才將軍“大意失荊州”

●作為直系軍閥後起之秀,論帶兵打仗進退攻守,在民國時期無出吳佩孚之右者。從對南作戰到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其軍事才能盡顯無遺;然而他生不逢時,“南軍”北伐十幾年,終在這一年勢不可當。而他視馮玉祥為眼中釘,卻小覷了北伐軍的強勢,終致“霸業”難成。他一生清廉,拒絕與日本人合作,為世人稱道。

秀才當兵,都是大煙惹的禍

前線造反,吳小鬼扳倒段內閣

大敗奉系,掌控了中央政府

保洛之爭,曹老帥穩操勝券

禍起蕭牆,直奉大戰中慘敗

起死回生,又遇勁敵北伐軍

拒做漢奸,命喪日本人之手

一生戎馬,晚年夫妻守清貧

東南軍閥孫傳芳

——五省聯帥放下屠刀難成佛

●他以寄人籬下一師長轉戰閩浙,乘勢而起,大有趕走奉系“東北虎”之勢。卻在大敗張宗昌後一時狂傲殺掉被俘高級將領施從濱,為自己埋下生命隱患;也因過於狂傲睥睨北伐軍,拒絕與蔣合作,結果敗逃關外。他坐鎮地方公開財政,減裁捐稅,頗為民稱道。

寄人籬下,小舅子大展宏圖

投靠曹吳,後娘的孩子沒地盤

相機反奉,五省聯帥戰徐州

與蔣鬥法,都是狂傲惹的禍

聯奉反蔣,龍潭大戰定生死

放下屠刀,居士林遭遇女殺手

琴瑟和鳴,馨帥家庭多溫馨

直魯軍閥張宗昌

——“三不知將軍”的是與非

●他以“三不知”將軍而著稱,尤其不知妻妾多少,傳為笑柄;他忠誠於上司,惟命部下行刺陳其美懊悔終生,而追隨奉張初衷不改,卻為此失去投蔣時機;他對部下寬容寬厚一擲千金,所帶之兵勇猛善戰,卻軍紀敗壞;他為人豪爽,大大咧咧,卻因此輕信他人遇刺身亡。

投機革命,一步登天當團長

賣恩公,做了大總統親信

征戰疆場,又成了光桿司令

四處碰壁,千里迢迢投奉張

重整旗鼓,直奉大戰中崛起

督魯三年,督辦的位子不穩

遭遇北伐,錯失了投誠良機

拒絕落水,卻落入謀殺陷阱

妻妾成群,難耐寂寞多下堂

山東軍閥韓復榘

——“草莽英雄”被誘殺誰之過

●他是馮玉祥一手帶起來的將領,卻兩度背叛馮玉祥;又投蔣而後叛蔣,盤踞山東聯日抗蔣;他雖拒絕做漢奸,卻採取不抵抗政策,將大半個山東讓給日本人;值此抗戰時刻又蓄意製造內戰,被蔣介石誘殺當屬罪有應得。

背離恩公,錯走了一步棋

被迫投蔣,卻是歪打正著

清除障礙,穩坐齊魯江山

主魯七年,軼聞笑話多多

聯日抗蔣,夾縫裡求生存

軍法論處,一騎白馬歸西

一妻二妾,常見紅杏出牆

桂系軍閥白崇禧

——八桂驍將的最後抉擇

●作為日本人所稱之“戰神”,“小諸葛”以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著稱,蔣介石對他既拉攏利用,又排斥打壓。而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與出任代總統,加劇了白氏與蔣介石關係的公開惡化,加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敗亡。他數次倒蔣兩度逼宮,慘敗後依然逃往台灣,不管結局如何,只為承擔責任,可見其做人態度之一斑。

才智絕倫,小諸葛威震八桂

崛起北伐,蔣司令欲喜還憂

置之死地,源起逼宮一箭仇

摒棄前嫌,桂系戰神出擊

再成對抗,皆因桂李嗜權

承擔責任,甘做漢卿第二

健生之魂,已隨亡妻遠去

書摘

引子

1916年6年6日上午,在中南海居仁堂大總統的臥房裡,57歲的袁世凱躺在臥榻上,面部浮腫,雙目緊閉,奄奄一息。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帝國“洪憲”皇帝,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

床頭一側,侍立著他的大公子,一心想繼位當皇帝的袁克定。

床前,站著他的老朋友、把兄弟、北洋元老徐世昌;“北洋之龍”王士珍;輔佐他多年的左膀右臂、“北洋之虎”段祺瑞;另一位是他的表弟張鎮芳。這四人,是袁世凱親自選定的“託孤寄命”之人。

此時袁世凱已陷入半昏迷狀態,久久才微微睜開雙眼,望著站在床前的各位,嘴唇翕動半晌,終於說出兩個字:“約法。”

這是袁世凱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約法。既沒說明是新約法,也沒說明是舊約法,這正是袁世凱的高明之處。民國時期有兩部約法,舊約法為民國元年所訂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新約法為袁世凱制定的《中華民國約法》。按照舊約法,副總統為總統的法定繼承人;按照新約法,總統繼承人由現任總統提名三人,寫在“嘉禾金簡”上,藏之金匱石屋中,俟總統薨後取出,在三位候選人中選一人繼任總統。

當天上午袁世凱逝世後,眾人打開“金匱石屋”,取出“嘉禾金簡”,只見上面三個名字依次為: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

據說原來袁克定的名字位列其中,但袁世凱考慮到自己已落入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境地,有誰還會擁立他的兒子呢?與其遺人笑柄,不如順應時勢,於是以段祺瑞取而代之。

按舊約法應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位,按新約法黎元洪位居候選人之首。於是,袁世凱逝世當天下午,國務院發表公報,宣告黎元洪繼任總統。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掌握中央政權的國務總理段祺瑞與大總統黎元洪,拉開了府院之爭的序幕,民國史上的軍閥混戰也從此進入更為激烈的新階段……

由於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驅逐國民黨、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實行專制獨裁統治,給民國歷史留下一個不幸的開端,使不少建立民主國家必須的舉措,如軍隊國家化、民選議會、以法治國等等,都失去了健康發展的契機,而明目張胆的軍隊干政、政權之爭、地盤之爭、革命與反革命的抗爭,則連年不斷。

袁世凱死後,北洋派群龍無首,很快分裂為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和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兩係為控制中央政權大打出手,而隨著皖系的失敗,直系的裂變,在北洋嫡系新軍閥輩出的同時,非嫡系的奉系軍閥問鼎中原,北洋軍閥混戰再度升級;而北伐戰爭的開始,將幾乎從未間斷的南北戰爭推向高潮。北伐戰爭結束後,蔣、閻、馮、桂四大軍閥就勢崛起,使軍閥混戰方興未艾。

直皖大戰、直奉大戰、江浙戰爭、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以及各地方軍閥連綿不斷的爭戰,圍繞著控制中央政權與攻城掠地而展開。於是乎,北洋政府總統、總理、內閣,走馬燈一般輪換,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此後,南方國民政府寧漢對峙,亦動干戈。

繼袁世凱“命喪二陳湯”之後,北京政府元首的位子上,又有了黎元洪受驚嚇而逃,宣統帝復辟七日,馮國璋被逼下野,徐世昌被趕下台,曹仲珊被囚,段祺瑞被逐,張作霖被迫下野出關被炸;以及國民政府蔣中正三次被逼宮下野……

而每一任元首的上下台,幾乎都伴隨著一場軍閥混戰。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演繹了民國時期大混戰、大動盪的歷史。就其軍閥本質而言,他們都是擁兵自重,大者掌控中央政權,次者分疆裂土,小者坐擁一隅,彼此為權利與地盤爭相廝殺。但就單個軍閥而言,他們的政治追求、品行操守、個人作風等,又存在很大差異,其結局也往往大相逕庭;而同一軍閥在不同時期,也有著不同的表現。

然而,由於政治的、歷史的原因,許多軍閥的個性被模糊甚至被抹煞,取而代之的是軍閥的共性:窮兵黷武,嗜殺成性。甚至出現輿論一邊倒的現象,即對於有進步傾向的軍閥進行美化,對於口碑差的軍閥全盤否定,大加撻伐,以致以訛傳訛,面目全非。如家學甚好的韓復榘變成了大老粗;從未占山為王或落草為寇的張宗昌變成了土匪;殺害張宗昌的鄭繼成由鄭金聲的侄子變成了兒子,隨之變成了抗日英雄……

本書精選民國時期掌控或左右中央政權,或在某些重大歷史事件中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鮮明特色與爭議的軍閥十二人,參考大量上世紀原始資料,以及大量相關人物口述,通過大量客觀事實,講述他們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發跡、崛起,以及最後結局,力求客觀、公允,以還歷史本來面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