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集聚

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集聚

書名。《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集聚》在全面綜述產業地理集中和集聚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基礎上,建立市場化、全球化和分權化與中國產業區位的理論關係。採用普查數據和統計數據,對中國製造業的地理集中與集聚進行了系統的實證分析,總結了中國製造業地理格局的時間與空間變化模式,揭示了中國製造業在不同空間尺度上地理集中和集聚的形成機制,驗證了產業地理集中和集聚的經濟有效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集聚》

中國經濟轉型逐步引入了市場競爭和全球化力量,同時給予了地方政府經濟發展自主權。中國製造業在市場、政府以及全球化等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實現空間重組。《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集聚》批判性地吸納西方主流經濟理論解釋中國產業地理集中和集聚現象,但更突出中國經濟轉型及其制度特殊性對產業地理格局重組的影響。

《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集聚》可供管理學、經濟學、城市與區域、地理學等領域內的研究人員和學生閱讀。

作者簡介

賀燦飛,1972年12月生於江西省永新縣,1994年和1997年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8月畢業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理系,獲博士學位。1997~1998年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實習研究員,2001~2003年為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助理教授,2003年以來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地理和區域經濟,研究領域包括外商直接投資、產業區位以及城市與區域發展等。

現為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城市經濟學會大城市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城市規劃》和EurasianGeographvandEconomtcs編委。2007年5~12月被聘為世界銀行諮詢專家,為《世界發展報告2009》撰寫關於中國產業集聚的專題研究報告。主持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作為核心人員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重點課題1項和面上項目2項。

在國內外知名雜誌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代表性中文論文見於《地理學報》、《經濟研究》及,《管理世界》等期刊,英文論文發表於Regional.Studies.PapersinRegionalScience.EurastanGeographyandEonomlcs,UrbanStudies,InternationalMigrationReview.China&WorldEconomy),GrowthandChangePostCommuntstEconomies以及GeographischeRundschau等期刊。著有《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與公共政策》、《外商直接投資區位: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曾獲第九屆全國青年地理學科技獎(2007)、北京大學獎教金北京銀行獎(2007)和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04)。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產業地理集中與集聚研究進展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產業地理集中的理論發展

一、從古典區位論到現代區位論

二、從新古典貿易理論到新經濟地理理論

三、從內部規模經濟到外部規模經濟

第三節產業地理集中的實證研究

一、地理集中的產業分析

二、產業地理集中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中國產業地理集中實證研究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產業地理集中與集聚研究方法綜述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產業地理集中程度指數

第三節產業地理集聚程度指數

第四節基於地理距離的產業集聚係數

第五節產業地理分布特徵描述方法

第六節產業集群的定量辨識方法

第七節對我國產業地理集聚研究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省區專業化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理解中國產業地理集中

第三節產業地理集中的測量與模型建立

第四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態勢與省區專業化特徵

一、數據來源

二、產業地理集中和專業化的總體趨勢

三、製造產業地理集中特徵

四、省區製造業專業化特徵

第五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初步解釋

第六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經濟轉型與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經濟轉型與中國產業區位

一、經濟市場化與產業區位

二、經濟全球化與產業區位

三、區域分權與產業區位

第三節中國產業政策與產業地理格局

一、產業政策的內容和作用

二、實施產業政策的工具

三、產業政策制定與執行:多利益主體博弈

四、各階段主要產業政策回顧

五、相關政策對產業空間分布的影響

第四節經濟轉型與中國製造業地理格局變化

第五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影響因素:驗證理論假設

一、模型與變數

二、實證結果

第六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產業與空間尺度的影響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理論背景:資源優勢、集聚經濟與區域分權

第三節中國製造業地理格局:大中小類產業分析

一、測量方法與數據

二、中國製造業的整體地理分布

三、中國兩位數製造業的地理格局

四、中國三位數和四位數製造業的地理格局

第四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的形成機制

一、模型與變數選擇

二、統計結果分析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勞動力結構、城市空間結構與北京製造業地理集中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製造業地理集中的測量和數據來源說明

第三節北京市製造業結構與地理分布

一、北京市製造業結構

二、北京市製造業地理特徵“

第四節勞動力結構、城市空間結構與北京市產業地理集中

一、變數與模型設定

二、實證結果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中國製造業地理集聚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聚格局:大中小類產業分析

一、數據來源說明

二、中國製造業地理集聚總體特徵

三、兩位數製造業地理集聚

四、四位數產業地理集聚

五、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地理集聚比較

第三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聚影響因素

第四節中國製造業集聚形成機制的地理差異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江蘇省與安徽省製造業地理集聚對比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製造業地理集聚的測量與數據來源

第三節江蘇省和安徽省製造業地理集聚比較

一、江蘇與安徽製造業在全國的地位

二、江蘇與安徽製造業地理集聚水平

三、兩位數製造業地理集聚省區比較

四、四位數製造業地理集聚省區比較

第四節江蘇省和安徽省製造業地理集聚差異原因

一、產業地理集聚的區域差異的一般解釋

二、江蘇與安徽產業地理集聚差異的區域性因素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區域製造業產業集群辨識——投入產出分析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產業集群辨識方法——主成分分析及其發展

第三節北京市製造業產業集群的辨識

第四節北京市集群產業的地理分布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區域製造業產業集群辨識——區位商分析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產業集群的辨識——以浙江省製造業為例

一、數據來源

二、集群辨識的標準

三、四位數產業的辨識結果

四、小結

第三節浙江省製造業產業集群的特徵

一、總體情況

二、空間特徵

三、產業集群的企業規模結構特徵

第四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產業勞動生產率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來源

第三節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和勞動生產率

一、中國製造業產業地理集中

二、產業地理集中和勞動生產率

第四節中國產業地理集中與勞動生產率

一、全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和產業地理集中的關係

二、全國製造業分行業勞動生產率和產業地理集中關係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產業地理集聚與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資產業分布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的理論分析

第三節北京市製造業地理集聚

一、測量產業地理集聚

二、北京市製造業地理集聚

第四節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資製造業產業分布影響因素

一、外資產業選擇的模型設計

二、統計結果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中國製造業省區區位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數據與模型設計

第三節中國製造業省區地理分布特徵及其變化

第四節中國各製造業省區地理分布影響因素

一、製造業省區分布影響因素

二、各製造業省區分布影響因素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經濟轉型與中國省區產業結構趨同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經濟轉型與中國產業結構趨同的理論分析

一、市場化與中國產業結構趨同

二、全球化與中國產業結構趨同

三、地方分權與中國產業結構趨同

第三節中國省區產業結構趨同特徵

一、測量方法與數據

二、中國省區產業結構趨同的演化

三、產業結構相似性的省區差異

四、區域產業結構相似性

第四節中國省區產業結構趨同的原因剖析

一、模型與變數選擇

二、統計結果分析

第五節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

精彩書摘

第二章產業地理集中與集聚研究方法綜述

第一節引言

經濟活動通常集中在少數地區,產業地理集中的原因可能包括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等(Surico,2003)。產業地理集中反映產業產值或就業集中在少數地區,但產業地理集中可能是由於內部規模經濟或資源優勢導致少數幾個大企業在少數區域的集中,也可能由於外部規模經濟吸引大量中小企業而導致的地理集聚,即產業集聚;而大量相互聯繫的中小企業地理聚集稱之為產業集群。因此產業地理集中的概念最廣泛,而產業集群既涵蓋產業聯繫又包括企業地理接近。

近年來,產業地理集中研究成為經濟學家和地理學家共同關注的重要研究領域,他們發表了大量關於產業集中的研究成果。這些實證研究的一項關鍵任務就是找到合適方法來衡量產業地理集中程度。文獻中使用了許多衡量產業地理集中的係數,一些衡量產業的總體地理集中程度,另外一些控制產業內企業規模分布的影響,衡量產業地理集聚;一些是基於區位理論提出的,另一些則缺乏理論基礎,僅是統計參數;一些基於行政單元,另一些基於連續空間。為了辨識產業集群,學術界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了許多定量辨識方法,如基於投入產出表的圖譜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基於產業空間分布的空間聯繫與空間相關分析和區位商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