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

中國芯

中國芯本意指中國研究生產並且製造的晶片,喻指中國芯工程(通用晶片)。漢芯2號、漢芯3號:漢芯2號是我國首顆以IP專利授權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芯,國外公司在其產品中嵌入漢芯2號需繳納一定數額的專利費。2016年上海矽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計畫收購Soitec14.5%的股份,上海矽產業確實已承諾入資,但細節還沒敲定,具體結果最快將在2016年6月左右公布。

基本信息

通用晶片

龍芯系列

中國芯中國芯
·龍芯1號:採用動態流水線結構,定點和浮點最高運算速度均超過每秒2億次,與英特爾的奔騰Ⅱ晶片性能大致相當,在總體上達到了1997年前後的國際先進水平。·龍芯2號:2004年6月,中科院計算所將研發出實際性能與奔騰4水平相當的“龍芯2號”通用CPU,比“龍芯1號”性能提高10至15倍。
·龍芯3號:2007年問世,用來製造更高性能的新一代超級伺服器曙光系列。

威盛系列

·威盛系列:威盛公司的執行長陳文奇9月24日稱將在年底前推出世界上最小的桌面處理器

神威系列

·神威一號:實現了與市場上最通用指令的完全兼容,可運行DOS、WINDOWS等主流作業系統

飛騰系列

銀河飛騰處理器2004年12月17日在北京通過國家鑑定,鑑定結果表明,“銀河飛騰”的綜合技術性能優於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主流型高檔數位訊號處理器

申威系列

申威處理器或申威CPU,簡稱“SW處理器”。SW處理器源自於DEC的Alpha 21164,其研製得到了國家“核高基”專項資金支持。在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支持下、採用自主指令集,具體負責研發的單位是江南計算機所屬於軍方研究機構(總參56所),且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處理器系列。

嵌入式晶片

星光系列

·星光一號:2001年3月問世,是第一個打進國際市場的中國晶片。
·星光二號:2002年5月問世,是全球第一個音頻視頻同體的圖像處理晶片。
·星光三號:2002年9月問世,是中國第一塊具有CPU驅動的圖像處理晶片。
·星光四號:2003年2月問世,是中國第一塊移動多媒體晶片。
·星光五號:2003年6月研發成功並實現產業化,並被中國電信指定為可視通信晶片標準。

北大眾志系列

·北大眾志:2003年12月8日,北大眾志-863系列的CPU系統晶片由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究開發中心研製成功。

湖南中芯系列

·湖南中芯:2003年10月23日,我國第一片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圖像與視頻壓縮編碼解碼晶片誕生。

萬通系列

·萬通1號:2003年9月25日,可套用於公共服務、企業用戶校園網政府機構、家庭及個人用戶的晶片誕生。

方舟系列

·方舟2號:2003年8月11日,海淀區的電子政務領域正式推廣使用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晶片的網路計算機
·S698:2003年5月,全國首家系統級晶片(SoC)設計平台日前在哈工大微電子中心搭建成功。

神州龍芯系列

·神州龍芯:2003年3月5日開始收尾,是從去年推出的32位、266兆赫版本改進而來,它針對的是嵌入系統市場

收購股份

上海矽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計畫收購Soitec14.5%的股份。且Soitec負責人向界面透露,上海矽產業確實已承諾入資,但細節還沒敲定,具體結果最快將在2016年6月左右公布。
這項操作被不少人看作“中國芯”國家隊的又一次發力。自2013年起,“中國芯”代表企業之一紫光集團已連續完成三次國際併購和一次外資入股,涉及企業包括展訊、銳迪科等行業里的成熟企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