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城

中國航空城

經過40多年的發展,閻良已成為我國唯一、亞洲最大的集飛機設計研究、生產製造、試飛鑑定和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體系閻良最為完整的重要航空工業基地,區內有全國最大的飛機製造企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國唯一的大中型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全國唯一的飛行試驗研究鑑定中心——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和西安航空學院。

第一城

中國航空第一城

閻良——亞洲最大航空工業基地  航空工業:

修改新增示意圖 修改新增示意圖

此外,區內還有100多個航空 製造研究分支機構。全區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共4.1萬人,占城區人口的五分之二,其中,科技人員2.5萬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50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陳一堅)。 “轟六”、“運七”、“飛豹”、“新舟60”、“新舟600”、預警機等30多種軍民用型號飛機在這裡研製生產。先後湧現出王昂、黃炳新、李中華三代試飛英雄,培養出10餘名試飛專家。

中國航空城 中國航空城

重要地位:

中國航空城 中國航空城

閻良擁有全國最大的飛機製造企業、全國唯一的大中型飛機設計研究院、全國唯一的飛行試驗研究鑑定中心和全國唯一的國際級航空科技企業孵化器;“轟六”、“運七”、“飛豹”、“新舟60”、“新舟600”、預警機等30多種軍、民用飛機在這裡誕生;張立同、盧秉恆、曹春曉等院士領銜的重點產業項目在這裡聚集……中國航空城形成了集飛機設計研究、生產製造、試飛鑑定、教學培訓為一體的產業體系,擁有居全國之首的飛機研發製造能力、航空產業配套能力和航空產品國際轉包生產能力。

2009年西恰會:

陝西躍居全國第一大軍工大省,陝西省是航空產業大省,占有全國四分之一的航空專業人才和高精尖設備,,也是我國大中型飛機設計、研發、試飛、生產的重要基地,具有一批獨占性的航空產業資源。陝西國防軍工系統科技綜合實力強,包括核工業、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和地方軍(不含電子、部隊在陝企業)共有近二百家企事業單位,其中生產企業61家、研究院所27家;職工28萬人,其中各類科技人員9.7萬人; 擁有各種電子試驗設備10萬多台(套),基本形成了我國重要的國防工業科研、設計、試驗、生產基地。

中國“大飛機”總裝項目選址已經確定,大型運輸機的總裝基地在西安,而大型客機的總裝基地將落戶上海。但是“大飛機”項目落戶西安和上海的說法並不準確,確定的選址僅是指總裝部分,這一步驟占大飛機組裝總工作量的4%-5%,大部分零件仍需要通過全球採購獲得。

中國航空城 中國航空城

2009年2月18日上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與陝西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協定簽訂儀式暨中航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在西安隆重舉行。新成立的中航飛機公司是中航集團公司旗下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承擔著中國大中型飛機研製的光榮使命,擁有國內大中型飛機、全系列起落架及剎車系統的核心技術資源,是集預研、研製、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由中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陝西飛機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起落架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組成,總資產335億元,員工3.5萬人。

國家航空基地攜手西安閻良共造“中國航空城”,國家航空產業基地與西安市閻良區共同打出了“中國航空城”品牌,並希望以此為契機,一舉使“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中國航空城”成為閻良航空城的新名片,從而進一步加速航空基地和閻良的區域經濟融合,為“中國航空城”成為西安經濟重要增長極奠定基礎。

工業篇 “亞洲一流、世界著名 ”中國航空城

閻良被譽為“中國航空城”,還有人把閻良稱為“中國的西雅圖”,無疑閻良總是給人留下神秘的色彩。

閻良航空工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中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航空企業和科研、教學單位坐落閻良,已經形成亞洲地區集飛機研究設計、生產製造、試飛鑑定、科研教學於一體的最大的航空工業基地。閻良城區常住人口約10萬,駐區單位就占了7萬之多;閻良有100多個與飛機研究製造有關的科研單位,從事各類飛機研究製造的科技人員達萬人。可以說,只要有原材料,不出閻良飛機就可以上天。建區40年來,先後完成了殲八、運八、飛豹、新舟60等30多種型號的飛機,在我國航空史上創下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

2005年3月24日,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正式奠基,國家提出“要把基地的發展納入國家整體產業布局”,為閻良實現二次騰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2007年,國家大飛機項目正式在閻良啟動,是年12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閻視察時作出了“讓大飛機早日飛上藍天”的重要指示,陝西航空工業迎來了春天。肩負著服務大飛機的歷史重任和振興中國航空工業的神聖使命,閻良已經站在中國航空工業新的戰略發展節點上。

沒有航空工業的壯大,就沒有閻良的大發展,這是閻良歷屆區委、政府在實踐中總結出來並努力踐行的一條經驗。為此,區委、區政府把做大作強航空工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實際出發,把航空工業作為突破口,依託航空產業基地、西飛公司和新型工業園“三大支撐”,全力打造中國航空工業中心。

近幾年來,區委、區政府不斷深化“基地就是閻良、閻良就是基地”觀念和共建共榮一體化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市委“一個機制、四個共同”(即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區域發展共同謀劃、基地建設共同規劃、公共設施共建共享、招商引資共同組織)的要求,成立了區域經濟發展合作委員會,建立了與航空基地、西飛公司等駐區單位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重大事項共同決策和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強化服務功能,先後出台了《合作共建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方案》、《聯席會議制度》、《加快基地建設二十條措施》等規範性檔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後多次現場辦公,解決各類問題,切實做到征地拆遷讓基地滿意、環境保障讓企業滿意、失地安置讓民眾滿意。全方位的服務有力地推動了駐區企業和航空產業基地的發展,截至2007年底,航空產業基地累計註冊航空企業112家,涉及整機製造、航空新材料、航空電子、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技術服務等,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25家企業開工建設,7家企業建成投產。大飛機項目的啟動,為西飛公司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圍繞發展軍民用飛機、轉包生產、民品等,不斷促進企業收入持續保持高速增長,07年公司總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在此基礎上,該區積極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制定出台扶持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2007年,出台了《閻良區關於鼓勵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讓區屬一些企業和在閻良創業的一些外來企業界、商業界人士感到了驚喜。通過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2007年全區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家,達到26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0.8%,逐步形成以航空配套產業、機械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業(糧食、果蔬、油脂、蜂蜜加工等)為主的產業集群。

西部網訊 4月7日早上,參加“第二屆網路媒體陝西行”的記者們興致勃勃的來到閻良飛機城參觀。

寬廣、壯美的機場停機坪;飛行試驗的各種型號飛機;現代化的測試大廳等等讓記者們讚嘆不已。

據悉,閻良飛機城由中國政府(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於2004年8月正式批覆成立。國家航空產業基地以西安閻良為核心,拓展到關中地區,搭建“一基地四園區”的空間發展格局。

經過多年的積累,陝西航空工業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大省,而閻良飛機城無疑是一顆璀璨明珠。

一、陝西航空——中國航空工業的璀璨明珠

陝西省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人口3500萬,在航空航天、機械、電子、能源等方面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重鎮之一。陝西航空工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大省。

1、充沛的人力資源

陝西現有航空相關院校10家;職業技術學院4所,每年航空相關專業各類畢業學生兩萬餘人。航空企事業單位41家,其中工業企業26家、獨立科研院所5家、職工總數13萬人,擁有經過空客和波音公司大部件製造產業鍛鍊和認證的產業工人占全國的40%以上。其中科技人員4.74萬人,占職工總數的36.5%。擁有高級職稱7400餘人,航空領域院士12人,外籍院士5人。

2、領先的技術研發

陝西有航空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防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專業實驗室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0多個和一批國家級的航空技術發展中心及相關的航空配套廠、所。

主要科研院所:


名 稱 主要業務領域 專業技術人數
1 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大、中型飛機設計 2250
2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飛行試驗研究、鑑定 2000
3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 飛機強度實驗 1100
4 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 飛行控制、慣性導航 1200
5 中國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 航空計算機 800

3、完善的產業體系陝西已形成了集飛機設計研究、生產製造、試飛、鑑定、教學為一體的航空產業體系,擁有一批獨占性資源和雄厚的研發能力與配套能力,也是中國唯一擁有兩個整機生產企業的省份。航空工業總資產、生產總值均占全國約1/4至1/3。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全國唯一的大、中型軍民機設計研究院;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全國最大的大中型軍民機製造企業;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全國唯一的飛行試驗研究、鑑定中心;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全國大、中型軍民用運輸機和特種專用機的研製、生產基地;陝西燎原航空機械製造公司——全國唯一的飛機起落架研製、生產中心;千山電子儀器廠——全國唯一的飛機飛行數據管理系統研製、生產中心。

主要配套企業


名 稱 主要業務領域
1 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航空發動機
2 陝西燎原航空機械製造公司 飛機起落架
3 千山電子儀器廠 飛行數據採集記錄系統
4 陝西紅原航空鍛鑄工業公司 鍛鑄件
5 陝西華興航空機輪剎車系統有限公司 機輪剎車
6 陝西航空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航空電力系統
7 慶安集團有限公司 機載設備
8 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公司 發動機燃油附屬檔案
9 陝西寶成航空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陀螺儀表

4、活躍的國際合作

陝西的航空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始於1979年,從2002年開始,陝西航空產品自營出口和轉包生產交付額以年平均36.8%的速度快速增長。占全國航空工業轉包生產量半壁江山。(請將下表製作圖示)

年度 出口交付額(萬美元) 增長比例(%)
2002 6500 /
2003 8000 23
2004 12900 61
2005 18900 47
2006 27543 46
2007 35564 29

合資企業

序號 國內企業 國外企業 合作項目 產 品
1 西航集團公司 英國羅羅公司 西安西羅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航空發動機精密鑄造渦輪葉片
2 西航集團公司 美國普惠公司,以色列葉片技術公司 西安安泰葉片技術有限公司 航空發動機精鍛壓氣機葉片
3 西航集團公司 德國的Nordex公司 西安維德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生產和裝配大型風力發電機
序號 國內企業 國外企業 合作項目 產 品
1 西航集團公司 英國羅羅公司 西安西羅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航空發動機精密鑄造渦輪葉片
2 西航集團公司 美國普惠公司,以色列葉片技術公司 西安安泰葉片技術有限公司 航空發動機精鍛壓氣機葉片
3 西航集團公司 德國的Nordex公司 西安維德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生產和裝配大型風力發電機
4 西飛公司 美國雅琪公司 雅西公司 金屬蜂窩生產
5 西飛公司 瑞典沃爾沃公司 西沃公司 豪華大客車
序號 國內企業 國外用戶 合作項目
1 西飛公司 波音公司 B737NG垂尾
2 波音公司 B747改裝

波音公司 B737-300平尾、垂尾

波音公司 B747機翼組件
3 空客英國公司 A320機翼翼盒後緣組件
4 空客法國公司 A320貨艙檢修門、登機門蒙皮 A330/340複合材料剎車板、空氣導管 ATR42翼盒 A300設備檢修門
5 義大利阿萊尼亞公司 ATR42/72機身16段
6 美國古德里奇公司 飛機起落架數控加工件
7 美國雷神公司 金屬膠結件
8 空客德國公司 A350機身16段
9 空客法國公司 A350機身15段
10 西航集團公司 GEAE Pratt & Whitney Ca. SNECMA Honeywell Rockwell 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生產

二、國家航空產業基地——中國首家國家級航空產業基地

1、空間規劃

2004年8月,由中國政府(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正式批覆成立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國家航空產業基地或基地)。“一基地四園區”的發展規劃,對於整合陝西機場和產業資源,形成功能互補的航空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航空產業基地核心區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已建成區域面積11.28平方公里,規劃新建區域面積28.72平方公里。新建區已於2005年3月全面開工建設,按照國際領先標準完成5平方公里起步區的總體規劃,分為製造加工、創業研發、航空博覽旅遊、教育培訓和商務生活等不同的功能區。

2、政府重視

2005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以省長擔任組長的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建設開發領導小組。陝西省將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列入“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工程,西安將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定位成航空衛星城,確定作為“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陝西省、西安市財政在“十一五”期間將投入專項建設資金,支持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國家開發銀行為國家航空產業基地貸款5億元。

國家相關部委和省市有關部門承諾對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的重點產業化項目、產業政策和融資方面將給予特別優惠的政策,大力支持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的建設發展。2007年10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將對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內產業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4萬噸模鍛液壓機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科技部2007年在科技支撐計畫項目中的重大項目之一,獲得資助6108萬元,這是陝西省歷年來獲得科技部單項支持額度最大的項目。

3、服務機構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管委會是西安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基地的規劃、建設、開發與管理。根據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授權,可行使市一級部分經濟管理許可權和相應的行政管理職能,為入區企業提供項目審批、土地徵用、規劃建設、房地產證發放、企業品牌推廣、市場信息傳遞、產品推介、人才招聘、員工培訓、檔案管理、物業管理、社會保險等管理服務。

4、建設目標航空研發、製造、試驗取證、產品及服務供應體系國家航空高技術研究、設計、試驗中心國際性的航空產品加工製造中心亞洲最大的航空培訓、旅遊、會展中心

5、產業規劃國家航空產業基地按照“市場導向、國際合作、體制創新”的發展理念,實施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戰略,整合國內外的航空運輸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資源。堅持“三機並舉、帶動配套、集群發展”產業發展思路,以大飛機為長線、支線飛機為中線、通用飛機為短線,帶動零部件加工、改裝維修、機載設備、航空新材料和航空教育培訓等產業。重點構建由主幹產業、分支產業和配套產業構成的產業發展結構,加快航空產業聚集。

主幹產業

以發展民用飛機製造為主。重點推進ARJ21飛機設計與生產、MA60飛機改進和改型、小鷹系列飛機研製等。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適時引進國外先進機型的生產線。

分支產業

以大部件製造、航空新材料研發、航電系統研製為主。

在大部件製造方面,重點推進起落架研發中心項目、400MN模鍛液壓機項目和航空發動機項目等。

在航空新材料研發方面,重點推進陶瓷基複合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航空隱形材料和鈦合金材料等的研發與產業化。

在航電系統研製方面,重點整合現有航電生產企業的研製生產條件,形成合力,提高航電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配套產業

以轉包生產、零部件加工、航空維修和教育培訓為主。

在轉包生產方面,加強與波音、空客、羅羅等國際知名航空企業的國際合作,從深度和廣度上做大轉包生產。

在零部件加工方面,隨著轉包生產和國際合作業務的深入,逐步實現關鍵航空零部件的國產化。

在航空維修方面,整合現有航空維修力量,重點在機載設備、地面設備等方面做強航空維修業務。

在航空教育培訓方面,依託現有航空培訓資源,推進飛行員培訓學院、國際航空學校以及航空俱樂部等培訓機構的建設,完善基地航空教育培訓體系,形成較強的航空服務配套能力。

6、產業進展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的園區建設初見形象,產業集群初具規模,聚集效應逐步顯現。截至2008年3月,新註冊的企業已達126家,其中外資企業15家,內資企業111家。新成立的航空企業中,90%以上投資來自民營及國際資本,成為航空工業重要的配套和支撐力量。西北工業大學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學快速製造工程中心兩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先後入區,8萬噸重型模鍛液壓機項目、飛機起落架項目、中國飛機強度試驗研究所閻良試驗基地項目等一批帶動效應明顯的重大項目也相繼落戶基地,英國UMECO和英國HPL公司等國外航空企業也在基地設立了外資獨資企業,香港樂清飛行總會獨資設立的西安西捷飛機有限公司已在全國開設了兩家“飛機4S店”。

7、渭南蒲城通用航空產業園通用航空產業園是航空基地管委會與渭南市、陝西省體育局共同開發建設的專業園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鹵陽湖濕地區域,計畫以內府機場為依託,開發利用機場及周邊區域,建設適宜於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配套環境,重點發展通用飛機的總裝、試飛、教育培訓、博覽旅遊、託管、維修產業。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滾動開發”的原則,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以內府機場為核心進行開發。園區已完成前期的論證、可研和規劃工作,從2008年開始大規模建設全新的機場跑道區、產業區、培訓區、管理區,計畫用5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的主題性產業園區。陝西內府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園區融資建設的市場化運營主體,負責通用航空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環境建設,該公司2007年1月19日由國家航空產業基地發展中心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

三、西飛集團公司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西飛集團公司)是科研、生產一體化的特大型航空工業企業,是我國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的研製生產基地,國家一級企業。公司占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現有職工20000多名。

西飛集團公司1958年創建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堅持以軍民用飛機研製生產為主,以科技進步求發展,大力開發非航空產品,現已形成集飛機、汽車、建材、電子、進出口貿易等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團。

西飛集團公司在40多年的發展中,先後研製、生產了20餘種型號的軍民用飛機。軍用飛機主要有“中國飛豹”、轟六系列飛機等。其中 5個機型30架飛機參加了國慶50周年閱兵式。民用飛機主要有運七系列飛機和新舟60飛機等。其中新舟60飛機是我國首次嚴格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CCAR25部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飛機。它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經濟性、維護性等方面已達到或接近當代世界同類先進支線客機的水平。1980年西飛集團公司率先走出國門,先後與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德國等世界著名航空公司進行航空產品合作生產。由西飛集團公司承擔生產的國外航空零部件主要有美國波音737-700垂直尾翼、747組合件,法航空客門、翼盒,加航CL415組合件,意航ATR72飛機16段等。非航空民用產品主要有“西沃牌”豪華大客車,“西飛牌”鋁型材、金屬掛板,鋁門窗系列產品,VCM覆塑板,變頻模糊控制器及密集書架、抗靜電地板等。

西飛集團公司已形成了以資產為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其中,西安飛機國際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西飛國際)繫上市公司,西安西沃客車有限公司系中外合資公司,西安飛機工業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西飛鋁業)、西安飛機工業裝飾裝修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西飛裝飾)、陝西西清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系控股子公司,其他全資或參股子公司、分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業有30多個,並設有集團財務公司和集團進出口公司。

一基地四園區簡介:

一基地指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四個園區分別是:閻良航空核心製造園,規劃4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整機製造、大部件製造和零部件加工;蒲城通用航空產業園,依託蒲城通用機場和低空空域資源,規劃2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通用飛機的整機製造、零部件加工、飛行員培訓、航空俱樂部等通用航空產業項目;鹹陽空港產業園,依託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規劃12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民用飛機維修、定檢、大修、客改貨、公務機託管、零部件支援、航空物流等項目;寶雞鳳翔飛行培訓園,主要從事飛行員訓練及航空相關的業務培訓活動。

首都

北京首都機場集團將投資千億人民幣建造“首都航空城”的訊息經本報公布後引起了業內外關注。日前獲悉,“首都航空城”的整體方案今天將首次現身國際市場,參加在杜拜舉行的“國際航空城論壇”。 此次首都機場集團攜“首都航空城”方案參加國際航空城論壇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借鑑國際上的經驗。論壇上,首都機場集團將從“首都航空城戰略目標”、“首都航空城總體規劃”、“首都航空城八大功能”、“首都航空城合作展望”等16個方面介紹首都航空城整體方案。 計畫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的“首都航空城”,位於順義首都機場周圍,占地100至150平方公里,建成後將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貿易自由港。航空城將建成以機場運營區、空港保稅區、國際商居區為基本格局,具備機場作業、國際物流、保稅工業、金融商業、國際會展、生態居住、國際教育、旅遊休閒等8大功能的經濟特區。

航空城三區八大功能

三區 占地(平方公里)

機場運營區 60

自由貿易區 15

國際商居區 25

八大功能

機場作業 國際物流

保稅工業 金融商業

國際會展 生態居住

國際教育 旅遊休閒

根據用地規劃,航空城東北至六環路、南至李天路、西至溫榆河及京承高速路,計畫用地面積100平方公里,將輻射順義、海淀、朝陽、懷柔等多個區縣1000平方公里。航空城周圍將建設一條高速環路,機場高速和機場第二高速、輕軌、國道貫穿其中。

規劃——新“國展”設立其中

航空城內將建成三區八大功能(詳見附表)。此外,北京國際展覽中心已與首都機場簽訂協定,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將設立其中。首都機場在航空城內建設空港保稅區的意向已經得到了海關總署的支持。首都機場集團正在考慮順義區提出的將航空城開始劃定的100平方公里規模擴展到150平方公里規模的建議。

融資——多種方式籌措千億巨資

航空城總投資規模將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是首都機場擴建工程總投資規模194億元人民幣的數倍。首都機場集團方面表示,首都機場已經制定了多渠道、多層次的融資安排,將通過資本市場權益性融資、銀行貸款、發行定向債券、財產保險、民間投資、國際低息貸款等多種融資方式來籌措航空城及機場擴建工程的資金。

首都航空城將以機場航空運輸產業為核心產業,發展增值型產業、配套服務、政府支持項目和特種項目。產業涵蓋航空物流、高附加值工業、會展經濟、現代商居、國際教育和總部經濟。航空城發展規模達到年產值500億元,遠期發展規模達到年產值1000億元,以占北京1.5%的土地創造北京15%的GDP;達到年稅收總額40-60億元;航空城內的就業人口達到20-40萬人,居住人口達到30-40萬人,成為中國未來的內陸型自由貿易港,21世紀京津冀環渤海經濟發展的國際門戶。

大高

濱州大高通用航空城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山東省濱州市霑化縣境內,處在北京至濟南、濟南至青島、北京至青島三角形民用空中航線的中心空白地帶,周圍20KM範圍內無高壓線路和高大建築物,淨空條件非常好。大高通用航空城交通快捷方便,南臨205國道,西依在建的津(天津)汕(汕頭)高速,北靠在建的威(威海)烏(烏海)高速,東瀕在建的黃(黃驊)濱(濱州)大(大家窪)鐵路。大高通用航空城自然條件優越,所處區域屬東亞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約600毫米,年平均日照2500小時,可飛行時日長。傅家河自南向北穿規劃區而過,風光迤邐。

大高通用航空城是2002年11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並報經空軍司令部批准成立的。自2003年6月動工建設,2004年4月順利通過華東民航局驗收;2004年5月,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准核發了《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證》。大高航空城項目規劃占地8000畝,預計總投資13億元人民幣。定位於“生態型、高科技”的發展主題,突出“飛行員培訓、飛行器組裝與維修、生態觀光旅遊、公務機商務機託管、航空航天會展、農業救災及其他通航業務”六大功能。已累計投資3億元,初步完成了水、電、路、訊、視、寬頻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飛機跑道、塔台、停機坪、廠房、綜合樓、公寓樓等已經建成投用。

2004年以來,大高航空城在飛行員培訓、飛行器組裝與維修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5年10月3日,第七屆霑化冬棗節暨首屆通用航空博覽會在這裡隆重開幕,市委孫書記親自擰緊最後一顆螺絲,第一架DA40鑽石飛機正式下線,並試飛成功,填補了山東省飛機製造業的空白,而且對於推動濱州市乃至山東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都將起到重要作用。來自全國各大航空公司的塞斯納172、運-5B、B-2B等8個類別16架通用航空飛機參加了會展。航空航天科技展覽中心項目,已由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院完成圖紙設計,土地遷占、整平等前期準備工作也已完成,5月份將在此舉辦航展。飛行員培訓項目已與廣東中山瀚宇飛行培訓學院、中國民航學院通用航空培訓中心、哈爾濱飛龍國際航空培訓有限公司等多家飛行員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契約,隨著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培訓經驗的日益豐富,大高通用航空城將有能力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通用航空培訓基地。航空花苑、直升機製造等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根據項目建設規劃,大高航空城在10年內將建設成為國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大型通用航空產業基地。

綿陽

中國航空城 中國航空城

為提升中國航空發動機研製能力,滿足中國造大飛機航空動力試驗的要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將在綿陽市小梘鎮新建國際一流的航空城。

中航工業燃氣渦輪研究院郭昕院長今日在此間透露,為大飛機而建造的航空城主要以高空台試驗基地為主業,就是測試飛機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為中心。他說,“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中國要乾大飛機,要高空台試驗能力達到世界第三,就要有世界一流的中國航空發動機試驗基地,以滿足“中國造”大飛機發動機試驗的要求。”

新航空城總占地約三千畝,地處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交匯地,距綿陽機場四公里;東臨綿渝高速公路,南鄰小梘鎮。

記者從航空城設計腳本DVD中看到,綿陽航空城建設分為三大區域、六個主體部分和六大景觀。其中,生產試驗區坐落在筆架山樑。主要由航空發動機試驗、燃機研發、航空科技產業園以及相應的設施設備組成,高聳龐大的高空台與其紛繁的配套設施設備交相輝映,蔚為壯觀。生產試驗區重點建設的高空模擬試車台及其配套氣源、電站等設施,可以滿足中國各型發動機研製任務需求。

此外,充分利用當地的茂密天然林地,在辦公生活區和生產試驗區之間還將建設占地一千畝的“東安森林公園、南方植物園,成發龍潭湖。這些環保景觀據說不僅可以形成有效的防噪音林帶,還可以綠化、美化航空城周邊環境。

中航工業的飛機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叫燃氣渦輪研究院,創建於一九六五年四月,試驗基地位於四川省江油市松花嶺。該院現有亞洲最大的高空模擬試驗台。

郭昕說,當航空城投入運營後,通過現有試驗設備的搬遷和擴容改造,將擁有較為完善的試驗設施,形成中國初具規模的航空發動機大型試驗研究基地。為更好地滿足先進軍民用發動機試驗的要求,還將通過一系列研保條件建設,逐步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國航空發動機試驗基地。

中航工業與綿陽市政府已經簽訂了《關於建設航空城的框架協定》,新基地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鋪開。

當今的中國已把大型客機項目確定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十六個重大專項之一。國務院在二00七年批准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表示,造大飛機是國家意志,是戰略考慮,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也有很直接的科技意義和經濟效益。

據透露,首架神秘的中國造大飛機C919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有望二0一四年首飛,二0一六年交付使用。首架大飛機還需裝配進口發動機,將會面向全球採購。

不久前,中國商飛成立了發動機公司,專門為國產大飛機打造“中國心”。為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參與大飛機的科研人員正在夜以繼日地研發著國產發動機,攻克著難關。不久後,綿陽航空城將高標準地測試“中國心”。

中國航空人實現夢想為期不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