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城興業

航城興業隸屬泰鴻集團旗下,為中國領先的航空城投資、開發和運營平台。我們攜手機場當局、相關政府機構以及周邊企業,共同設計、建設和開發航空城項目,旨在促進機場周邊區域的設施建設和商業繁榮,為合作夥伴創造長期、優越的商業價值,推動當地區域乃至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經濟效益實現最優組合。

公司願景

航城興業(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攜手國內外優秀合作夥伴,匯聚行業資源在中國各大城市創啟航空城開發之先河,是國內航空城投資、開發和經營領域的領航者。基於前瞻性的國際化視野、對航空領域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行業發展的深度洞悉我們將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和理念,立足當地實情,持續創新,應對挑戰,整合國內外各領域資源,投資並打造以機場為核心的現代化航空城,為相關政府機構、企業、社區等所有利益方締造和諧互利的發展平台,為城市發展提供動力源泉,實現商業和社會價值的最優組合。[2]

航空城理念

S/H:全新模式,經濟動力,順應二十一世紀城市發展潮流。
“如同17、18世紀的水路、19世紀的鐵路和20世紀的高速公路,在21世紀,以機場為核心的航空城對於商業區域和城市的發展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2]
——John.D.Kasarda
全新模式,經濟引擎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航空運輸憑藉其快捷、高效的特點正逐步取代港口、鐵路和公路的樞紐地位。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階段之後,依託於大型機場的吸引力和輻射力,逐步在機場周邊形成了具有城市特徵的功能組群,成為當地商業和城市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一般把這樣具有城市特徵的功能組群稱為航空城。航空城集多元化產品和功能於一身,涵括了倉儲物流、保稅園區、產業園區等工業物流設施,商務辦公、會展中心等商務設施,以及高端住宅、購物中心、酒店、主題公園等生活休閒設施。
作為城市發展的全新模式,航空城不僅能夠促進機場貨運量的增長、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同時還將顯著增加政府稅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航空城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以及國際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國際經驗,中國樣本
在世界範圍內,航空城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一些國際大型樞紐機場如荷蘭的斯基輔、法國的戴高樂、德國的法蘭克福、韓國的仁川、美國的亞特蘭大等機場均已形成頗具規模的航空城。國際經驗表明,航空城對當地經濟社會貢獻顯著,是提高城市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在中國,由航城興業母公司泰鴻集團主導開發的北京航空城成功開創了國內航空城開發投資、建設運營的先河。

發展契機

S/H:得天獨厚,把握良機,領先開發中國航空城。
趨勢已然,把握先機
根據波音公司預測,中國將在未來1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其航空客流量預計將超過10億人次,航空貨運總量亦呈高速增長態勢。同時,航空物流業正逐步由傳統航空貨運向現代航空物流的轉變,充分發揮機場、保稅、物流之間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是未來航空物流的發展方向。此外,國務院與地方政府也相繼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打造航空經濟產業鏈,加快“臨空經濟區”的形成,推動臨空經濟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航空城的發展面臨無限契機。[3]
相機而動,應權通變
然而,在航空城發展過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機場產權問題、管理機構複雜、專業團隊匱乏以及發展建設需要與多方政府機構協調存在難度,都是投資、開發及運營航空城項目面臨的挑戰。而在開發北京航空城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大量人脈資源及實踐經驗,確保航程興業能夠應權通變,攻克難關。

核心優勢

S/H: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提供航空城業務一站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全方位解決能力
從項目獲取、定位策劃、區域規劃、財務投資,到產品設計、開發建設、招商運營及資產管理,航城興業具備一站式、一體化的綜合開發與集成服務的核心能力。
我們以促進產業及商業繁榮為根本著眼點,周密規劃設計、共同投資並開發相應的項目;以創造最優商業價值為核心基礎,促成對機場當局、相關政府機構、周邊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實現最優組合。[3]

國際合作

航城興業獨具國際化的視野和前瞻性的思路,從而能夠整合、吸收世界領先的航空城規劃、開發與管理經驗。我們與國際及本土的優秀夥伴攜手合作,匯集了投資、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等領域的全球優質資源,組成陣容強大的專業團隊,協同打造中國現代航空城。

本土特色

航城興業對政府政策法規有深刻的理解,並能夠敏銳洞悉中國的市場動態,在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機場資源類業務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我們具備出色的溝通及協作能力,與各級政府、行業主管機構、業務合作夥伴和客戶建立了穩定而堅固的溝通渠道與合作關係。
通過與機場當局和地方政府的攜手合作,我們在項目的每個階段均能以往鑒來、措置裕如,推動項目穩步進展,謀求三方共同發展。[1]

精英團隊

航城興業,匯聚了國內外航空、物流、商業和地產領域的優秀人才和優質資源,以高效的協調能力及豐富的投資、規劃、開發及運營經驗,與地方政府和機場當局齊心協力,本著“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建設、共同運營、共同收益”的“五共同”原則,傾心打造現代化航空城,為當地經濟和合作夥伴創造最優商業價值,為城市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平台。

業務範疇

高瞻遠矚,精誠合作,以專業服務創造最優價值。
從定位、規劃、投資、設計、開發、建設、招商到運營管理,航城興業專業、高效的服務將覆蓋項目發展的每一階段。

項目投資

·項目篩選與評估
·可行性研究
·財務測算
·投資實施

規劃設計

·整體區域規劃設計
·產業規劃
·功能區布局及動線規劃
·政府溝通及政策申請

開發管理

·設計管理
·預算、成本管理
·施工管理
·採購管理
·最終驗收與交付

招商與運營

·招商與運營
·行銷宣傳
·信息平台開發及維護
·物業管理
H/L:北京航空城
S/H:北京航空城是泰鴻集團通過戰略性、前瞻性的周密規劃,根據首都機場及其周邊地區的地域、資源和社會環境等條件,因地制宜、量身打造航空城的成功先例,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個成功的航空城項目。
2004年起,航城興業的母公司泰鴻集團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和北京順義區政府合作,本著“共同規劃、共同發展、共同建設、共同運營、共同收益”的五共同原則,投資打造北京航空城。北京航空城的策略是“雙核驅動,綜合發展”,大通關基地作為物流及產業園區是北京航空城的核心驅動之一。大通關基地項目總投資額將達14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超過40億元,集中規劃了航空貨運站區、快件中心、進出口海關監管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辦公設施,實現了整體統一規劃,無縫連線,大幅度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在大通關的基礎上,泰鴻還主導規劃﹑開發和運營了依託首都機場的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將航空貨運保稅物流的功能延伸,成為中國首個基於空港的綜合保稅區,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個航空城項目。
大通關項目於2010年底投入運營,經過兩年的運營後已進入了成熟期,整體出租率達到90%。2011年,在與新加坡上市的亞洲最大物流地產公司普洛斯(GLP)進行股權置換後,成功實現大通關項目的資本化運營。

大事記

大通關項目的發展歷程:
·2004年12月,航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獲國家商務部和民航總局批准成立
·2005年8月,獲得海關總署及國家稅務總局批覆成為中國首個基於空港的保稅物流中心
·2006年3月,大通關基地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項目核准
·2008年8月,獲得《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的批覆》成為中國首個基於空港的綜合保稅區
·2009年7月,天竺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
·2010年10月,天竺綜合保稅區開園運營
北京天竺綜保區及大通關基地的經濟總量在開園運營兩年的時間呈跨越式增長,實現了從起步到發展的轉變,2012年各項經濟指數提升顯著。
·實現進出境貨運量326.9萬噸,進出口總值占北京各口岸總值的85%以上,進出口增速在全國各綜合保稅區中排名第一;保稅區實現稅收66.1億元,同比增長100%;企業資產總計231.7億元,同比增長12%;
·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貿易、物流等服務業所占比例由10%上升到90%,入區企業從最初的44家增至130家,實現了從簡單加工業向高端服務業的轉變。
·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入持續增加。
·口岸操作區全面運營,區港一體優勢凸顯,屬地稅收從最初的不足3000萬元增至7億元,實現了從投入到產出的轉變。

展望未來

未來十年,中國將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十二五”期間中國將規劃布局新增機場82個,擴建101個現有機場。截至“十二五”末,中國機場的數量將達到230個左右。
航程興業作為中國領先的航空城投資、開發、運營綜合平台,將依託綜合開發集成服務的核心能力與國際化戰略聯盟的資源優勢,著眼於大中華區整體發展戰略,精心選擇中國核心經濟區域-長三角、珠三角及中西部區域,圍繞綜合交通樞紐,布局最具發展潛力的航空城及臨空產業網路,通過整合航空、物流和產業地產等各類優質要素資源,以模組化發展方式,構建商業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組合。
2013年,航程興業長三角航空城項目選址寧波。為全面回響寧波市委市政府提出寧波機場全面融入現代化國際港口建設戰略,實現將寧波機場加快建成長三角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發展目標,以及“客貨並舉、以貨為主”,空港與海港聯動發展的戰略,航程興業啟動了和寧波機場與物流園區管委會的全面戰略合作。秉承著“發展共贏、合作共享”的理念,通過具前瞻性的深度戰略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創新打造國際領先的綜合型航空城和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的臨空經濟圈,以充分發揮寧波航空城在寧波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引擎”作用。
精誠團結,共展鴻圖,中國航空城,揚帆正啟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