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2.0

航空城2.0

航空城2.0的背景航空城開發在中國已經接近十年,早期航空城的問世,是航空業結合機場配套為基礎的產業地產的雛形,當時航空城的籌建多為服務機場物流這一單一功能。 經過十年的發展,隨著城市功能、客流以及貨運的格局變化,航空城進入了多元化功能階段,單一開發思維成了阻礙航空城發展的瓶頸,而航空城2.0的觀念也應運而生。 在第一代航空城產品面世至今,面對國內外航空城開發中凸顯出的問題,航城興業又提出了航空城2.0的升級版概念以順應市場需求與產業升級。

航空城2.0的背景

航空城開發在中國已經接近十年,早期航空城的問世,是航空業結合機場配套為基礎的產業地產的雛形,當時航空城的籌建多為服務機場物流這一單一功能。經過十年的發展,隨著城市功能、客流以及貨運的格局變化,航空城進入了多元化功能階段,單一開發思維成了阻礙航空城發展的瓶頸,而航空城2.0的觀念也應運而生。

航空城2.0的四個核心價值

國際化運作
匯集國內外航空,物流,商業和地產領域的優秀人才和優質資源,以高效的協調能力,與政府和機場當局齊心協力,傾心打造現代化航空城
平台化運營
國際化視野和前瞻性思路,整合、吸收世界領先的航空城規劃、開發與管理經驗,合力打造中國機場航空城戰略規劃並推進發展實施
地緣化規劃
明確功能定位與差異化競爭原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整體規劃,從航空城建設的長遠目標出發,明確規劃布局,預留發展空間,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不搞二次規劃和重複建設
多元化功能
依託機場的樞紐功能,因地制宜,集零售、酒店、產業園、物流或者主題樂園等具備綜合性特徵的功能組群於一體,在保證“城市化”運轉同時,更加強調連線性,即城市與機場航空城之間的互動。

歷史

早期概念提出:約翰·卡薩達教授對於航空城有這樣的闡述:“如同17、18世紀的水路、19世紀的鐵路和20世紀的高速公路,在21世紀,以機場為核心的航空城對於商業區域和城市的發展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案例

北京航空城
2004年起,航城興業的母公司泰鴻集團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和北京順義區政府合作,本著“共同規劃、共同發展、共同建設、共同運營、共同收益”的五共同原則,投資打造北京航空城,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個成功的航空城項目。北京航空城的策略是“雙核驅動,綜合發展”,大通關基地作為物流及產業園區是北京航空城的核心驅動之一。大通關基地項目總投資額將達14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超過40億元,集中規劃了航空貨運站區、快件中心、進出口海關監管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辦公設施, 實現了整體統一規劃,無縫連線,大幅度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在大通關的基礎上,泰鴻還主導規劃﹑開發和運營了依託首都機場的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將航空貨運保稅物流的功能延伸,成為中國首個基於空港的綜合保稅區。
大通關項目於2010年底投入運營,經過兩年的運營後已進入了成熟期,整體出租率達到90%。2011年,在與新加坡上市的亞洲最大物流地產公司普洛斯(GLP)進行股權置換後,成功實現大通關項目的資本化運營。
在第一代航空城產品面世至今,面對國內外航空城開發中凸顯出的問題,航城興業又提出了航空城2.0的升級版概念以順應市場需求與產業升級。
寧波航空城
2013年,航程興業長三角航空城項目選址寧波。為全面回響寧波市委市政府提出寧波機場全面融入現代化國際港口建設戰略,實現將寧波機場加快建成長三角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發展目標,以及“客貨並舉、以貨為主”,空港與海港聯動發展的戰略,航程興業啟動了和寧波機場與物流園區管委會的全面戰略合作。秉承著“發展共贏、合作共享”的理念,通過具前瞻性的深度戰略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創新打造國際領先的綜合型航空城和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的臨空經濟圈,以充分發揮寧波航空城在寧波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引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