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重心南移

內容介紹

以往史學界普遍認為,自唐後期即安史之亂以後(755年後),中國歷史時期的經濟重心已開始南移。作者深入研究後發現,實際上唐代後期只是在政區、人口和水利等方面的重心開始南移,其他方面還不是太明顯。而且所謂的「南方」,實際上主要是指淮南和太湖地區,此時的江南大部分地區尚待開發,因此不能輕率地斷言當時的經濟重心已開始移向南方,至多只能說部分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本書除了通過具體劃分區域來進行縱向比較研究外,也對不同時期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將唐宋文獻中大量的資料進行比較後,發現至北宋中期熙寧、元豐年間以後(1085年以後),農業、手工業至此才逐漸移向南方,之前北方地區還有相當的實力。因此以此作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分水嶺,是將史學界以往普遍認為是唐後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的時間,向後推遲了約330年左右。特別是到北宋崇寧時,原先南方比較落後的地區,,如福建、江西和兩湖地區都在大幅發展中。而北方的「陝西上戶多棄產而居京師,河東富人多棄產而入川蜀。河北衣被天下,而蠶織皆廢;山東頻遭大水,而耕稼失時。」是北方經濟大衰退最具體有力的證據。所以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可謂至北宋末年得以初步形成,到了南宋時期才逐漸完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杜瑜
學歷:
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專業畢業
經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室研究員、參與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史稿地圖集》、《中國歷史大地圖集》
著作: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合編)
《中國疆域沿革史話》
《海上絲路史話》
《中國地理學史話》
《輿地圖籍》

作品目錄

總序
緒言……………………………………………………1
第一章黃土高原地區………………………………7
第一節山西地區1O
第二節關中地區35
第三節陝北、寧夏地區62
第四節隴右、河湟地區87
第五節河西地區102
第二章黃淮海地區………………………………119
第一節河北地區120
第二節河南地區149
第三節山東地區177
第三章長江中下游地區…………………………203
第一節江淮地區204
第二節太湖地區234
第三節浙江地區271
第四節福建地區293
第五節皖南、江西地區317
第六節荊湖地區346
第四章西南地區…………………………………379
第一節四川盆地379
第二節雲貴高原412
第五章嶺南地區…………………………………43l
第一節廣東地區431
第二節廣西地區453
第六章地區差異比較……………………………475
第一節各地區經濟縱向發展的回顧475
第二節政區、人口方面比較483
第三節農牧業方面比較489
第四節手工業方面比較506
第五節商業城市比較518
第六節商稅財賦比較533
結語…………………………………………………543
圖目錄
圖一唐宋時期區域劃分簡圖6
圖二唐宋間北方經濟消長變化圖201
圖三安史之亂以後人口、水利重心南移的淮南、太湖地區圖270
圖四唐宋間南方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圖474
圖五經濟重心南移過程示意圖482
圖六天寶人口分布圖(唐玄宗天寶元年[西元742年])490
圖七北宋人口分布圖(北宋崇寧年間[西元1102—1106年])491
圖八北宋熙寧、元豐年間工礦業產地分布圖517
圖九秦漢唐宋時期主要經濟都會比較圖532
表目錄
表2-1唐貞觀、天寶年間在今河北省範圍內戶口增減比較表126
表2-2隋與唐代前期在今河南省範圍內戶口增減比較表159
表2-3隋唐至此宋時期山東主要地區戶數變化表189
表3-1淮南二路北宋崇寧元年與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及嘉定十六年的人口比較229
表3-2唐宋時期太湖地區戶數變化表242
表3-3唐宋時期浙江地區戶數變化表275
表3-4唐代及唐以前福建人口變化簡表294
表3-5唐代後期至北宋時期福建人口變化簡表297
表3-6唐宋時期皖南地區戶數變化表322
表3-7唐宋時期江西地區戶數變化表323
表3-8唐宋間長江中下游地區戶數增長一覽表324
表3-9唐宋時期湖北地區戶數變化表354
表3-10唐宋時期湖南地區戶數變化表355
表6-l隋時南、北二方郡、縣、戶數的比較表484
表6-2唐代劃分十道與十五道所轄州、縣及戶數比較表486
表6-3唐宋時期南北方戶數比例比較表487
表6-4唐宋時期南北方各擇二例戶數增減比較表488
表6-5唐宋時期南方戶數增長最快的江西、福建狀況表488
表6-6隋唐兩宋時期各地興修水利數量比較表494
表6-7唐代前、後期各地水利工程數量比較表495
表6-8此災熙寧年間諸路水利田、職田和元豐年間官民田統計排序表497
表6-9唐天寶八年(749年),各地和耀、倉儲各色米糧數500
表6-10北宋主要礦產分布排位表5l0
表6-11北宋各地鹽課數比較表512
表6-12北宋元豐時南北方各地鹽稅額比較表512
表6-13北宋後期各種紡織品主要產地數量比較514
表6-14北宋元豐年間諸路二稅現催額數及嘉祐年間、熙寧十年商稅額和宣和元年上供數統計排序表534
表6-15嘉祐年間和熙寧十年前六名的商稅額比較表535
表6-16南北方嘉祐年間與熙寧十年商稅額比較536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