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

內容介紹《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本著述而不作的原則,力求真實、客觀、準確、系統地記錄植物研究所發展的歷史,為讀者提供一份可信的參考資料。 、正文“學術研究”一編中“主要完成人”後所列人員為本所人員或在本所兼職的人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採用公曆紀年,世紀、年代、年、月、日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內容介紹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本著述而不作的原則,力求真實、客觀、準確、系統地記錄植物研究所發展的歷史,為讀者提供一份可信的參考資料。本志斷限上及1928年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建立,下至2007年底。全志由序言、凡例、概述、正文(歷史沿革、學術研究、所務管理、學位教育與在職培訓、條件保障、綜合和人物等編)、紀事、附表及編後記組成。正文各編並列,以類相隨。以文為主,輔以數表,敘述採用語體文。體裁運用述、記、志、傳、表、錄,以志為主。
概述冠首,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夾敘夾議,目的是為了協助讀者閱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時形成整體印象;正文以類相聚,只述不議,縱貫起止,橫陳事實,目的是為讀者提供事實資料。人物篇中,除院士、正職所領導和部分分支學科奠基人及1966年前的副職所領導外,其餘人物均按姓氏筆畫排序,2007年底在職研究員以列表形式表示。
、正文“學術研究”一編中“主要完成人”後所列人員為本所人員或在本所兼職的人員。附表“合作單位主持申報的獲獎項目”中,“完成人”一欄中一般也只列本所人員。
稱謂一律使用第三人稱。敘事涉及的人物除作為一方代表的情況,需要註明職務外,一律直書其名。其他名稱在第一次出現時用全稱,需用簡稱時,註明簡稱稱謂。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採用公曆紀年,世紀、年代、年、月、日均使用阿拉伯數字。涉及計量單位,以現行法定計量單位表示。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志》資料來源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和北平研究院檔案,中國科學院檔案館所藏植物研究所檔案,植物研究所檔案室所藏文書、科技、基建、人事等檔案,圖書館館藏文獻以及極少量當事人回憶等。本志中所用資料一律不註明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