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是中國科學院最早建立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研究所之一;1977年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是院屬的研究所。研究漢語的歷史和現狀,包括語音、辭彙、語法、文字等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同時加強理論語言學的研究以及語音分析、合成與識別,機器翻譯,中文信息處理,辭書編纂,語言文字規範化等語言學科的套用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6月,是中國科學院最早建立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研究所之一。首任所長羅常培。1955年成立哲學社會科學部,語言所屬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1977年5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是院屬的研究所。

語言所的研究領域在1956年以前兼及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1956年,語言所原第四組獨立為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1962年與民族研究所合併,2002年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語言所始以漢語為主要研究對象。

目前的研究方向和任務是:研究漢語的歷史和現狀,包括語音、辭彙、語法、文字等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研究;同時加強理論語言學的研究以及語音分析、合成與識別,機器翻譯,中文信息處理,辭書編纂,語言文字規範化等語言學科的套用研究。

著名學者

羅常培(1899—1958)

羅常培羅常培

1950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歷史音韻學,現代語音學,漢語方言學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

丁聲樹(1909—1989)

丁聲樹丁聲樹

1950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歷史音韻學,漢語方言學,漢語語法學和詞典編纂

陸志韋(1894—1970)

陸志韋陸志韋

1952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57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歷史音韻學,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辭彙學、語法學

呂叔湘(1904—1998)

呂叔湘呂叔湘

1952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63-1982年任語言研究所所長
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語法研究,詞典編纂和語文教學研究

李榮(1920—2002)

李榮李榮

1979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82-1985年任語言研究所所長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音韻學和漢語方言學

劉堅(1934—2002)

劉堅劉堅

1986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85-1996年任語言研究所所長
主要成就集中於近現代漢語辭彙和語法的研究

吳宗濟(1909—2010)

吳宗濟吳宗濟

1979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06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語音學

周定一(1913—2013)
1987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06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辭彙學
邵榮芬(1922—)
1986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06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音韻學
江藍生(1943—)
1994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96-1998年任語言所所長
2006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漢語歷史辭彙和語法學
沈家煊(1946—)
1994年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99-2009年任語言所所長
2006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集中於理論語言學和漢語語法研究

歷任所長

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於1950年6月籌備成立,羅常培任所長,至1958年12月逝世;1952年呂叔湘自清華大學調入語言所,1953年底任副所長,1954年底任代理所長,1963年10月任所長;1954年,在中宣部工作的葉籟士兼任語言所副所長;1957年石明遠自馬列學院調入語言所任副所長;1962年趙洵自黑龍江大學調到語言所任副所長。

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呂叔湘任語言研究所所長,1982年12月改任名譽所長;石明遠任副所長,1981年12月改任所顧問。1980年4月劉湧泉陳章太任副所長,1981年1月胡青坡為副所長。李榮於1982年12月任所長,1985年8月改任所顧問。劉堅於1985年8月任所長,侯精一晁繼周任副所長;1988年7月劉堅任所長,江藍生、賀巍、晁繼周任副所長;1993年10月劉堅任所長,江藍生、孟慶海任副所長,1995年9月董琨任副所長。江藍生於1996年5月任所長;1998年9月江藍生任所長(10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孟慶海、董琨、張國憲任副所長。沈家煊1999年1月任所長,2002年10月蔡文蘭任副所長,2008年9月曹廣順劉丹青任副所長。2013年6月劉丹青任所長,張伯江任副所長。2015年6月劉暉春任副所長。

研究機構沿革

語言所成立之初設立三個研究小組:(一)現代漢語組,(二)少數民族語文組,(三)中國文字改革研究組。三個組最初的研究任務分別是:現代漢語方面,著重語法結構和基本辭彙的研究;少數民族語言方面,重點開展西南和中南地區的調查工作;文字改革方面,蒐集相關文獻和材料,為擬定方案提供參考。

隨著研究工作的細化和深化,這三個研究組慢慢擴充為更多的專題研究小組。

現代漢語組最初既做語法、辭彙,也做方言的研究,丁聲樹是最初的負責人,他主持了1952-1953年《語法講話》的工作。此後這個組專門做語法研究,呂叔湘為負責人。
1953年設立了辭彙研究組,開始時重點研究近現代常用辭彙的演變,後來開展了構詞法的研究,陸志韋為負責人。
1954年成立了方言研究組,丁聲樹、李榮為主要負責人,主辦了九期國語語音研究班,開展了重點方言調查。
1956年,羅常培、吳宗濟等就在民族語言組內開始了語音實驗研究,1958年成立了側重於機器翻譯和語音實驗的研究組,重點研究國語元音和輔音的生理特性和聲學特性。石明遠、劉湧泉先後擔任負責人。
1956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民族語言研究所,原來在語言所從事民族語言研究的人員傅懋勣、王輔世、王均等整體轉到民族語言所。
1957年成立以吳曉鈴為組長的宋元辭彙組,重點研究關漢卿等元代作家的辭彙。
1956年成立了詞典編輯室,以編纂中型現代漢語詞典為主要任務,呂叔湘、丁聲樹先後擔任編輯室主任。
1959年以原辭彙研究組為基礎成立了漢語史研究組,重點是對古代漢語語法做專題研究。陸志韋、鄭奠為主要負責人。
1962年,成立了外語研究室,趙洵為主任。其中一組人員在趙洵帶領下投入《俄華大詞典》的編寫工作,另一組以譯介和研究普通語言學理論為主,伍鐵平負責。
《中國語文》雜誌創刊於1952年,編輯部是語言所一個與研究組室平行的部門。羅常培、林漢達、丁聲樹先後擔任總編輯或主編。

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以後,語言研究所設八個研究室和一個編輯部。至今仍為語言所研究室基本架構。

現代漢語研究室,2001年更名為句法語義研究室。歷任室主任為:呂叔湘、李臨定、鄭懷德、張伯江、王燦龍。
古代漢語研究室,2001更名為歷史語言學研究一室。歷任室主任為:王顯、王克仲、董琨、姚振武、孟蓬生。
近代漢語研究室,2001更名為歷史語言學研究二室。歷任室主任為:周定一、劉堅、江藍生、白維國、曹廣順、吳福祥。
方言研究室,歷任室主任為:李榮、賀巍、張振興、周磊、沈明。李榮、熊正輝、賀巍、張振興、麥耘先後任《方言》雜誌主編。
語音研究室,歷任室主任為:吳宗濟、林茂燦、孫國華、李愛軍
機器翻譯研究室,1981年更名為套用語言學研究室,劉湧泉任室主任。1985年改組為計算機室(劉倬、傅愛平先後任室主任)和套用語言學研究室(姚兆煒、林聯合先後任室主任)。1995年以後,兩個室再度合併為套用語言學研究室,傅愛平、顧曰國先後任室主任。
情報資料室,1980年更名為國外語言學研究室,1997年更名為當代語言學研究室。歷任室主任為:馮嘉芳、伍鐵平、衛志強、沈家煊、顧曰國、胡建華。《語言學動態》由文革前的《語言學資料》復刊後更名而來,馮嘉芳、黃長著先後任主編。1980年更名為《國外語言學》,先後任主編的有:伍鐵平、趙世開、廖秋忠、衛志強、沈家煊。1998年再度更名為《當代語言學》,主編沈家煊、顧曰國,徐雲揚、胡建華先後任副主編。
詞典編輯室,歷任室主任為:丁聲樹、單耀海、韓敬體、陸尊梧譚景春
《中國語文》編輯部,歷任編輯部主任為:侯精一、王伯熙、施關淦林連通方梅。呂叔湘、侯精一、沈家煊先後任《中國語文》雜誌主編,陳章太、侯精一、徐樞饒長溶、王伯熙、施關淦、劉丹青、方梅先後任副主編。

學術委員會

1955年,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首次選出學術委員會,委員為:丁聲樹、王力、方光燾、呂叔湘、吳文祺、吳曉鈴、季羨林、高名凱、馬學良、袁家驊、陸志韋、陸宗達、傅懋勣、葉聖陶、葉籟士、鄭奠、魏建功、羅常培。
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後,語言研究所至今已產生八屆學術委員會。
第一屆學術委員會(1979年)
委員:丁聲樹、范繼淹、傅懋勣、李榮、劉湧泉、呂叔湘、孫德宣、王力、王顯、吳宗濟、伍鐵平、熊正輝、張志公、周定一、朱德熙
主任委員:呂叔湘,副主任委員:丁聲樹、王力、李榮
第二屆學術委員會(1985年)
委員:呂叔湘、李榮、劉堅、侯精一、邵榮芬、劉倬、熊正輝、李臨定、林茂燦、廖秋忠、趙世開、單耀海、朱德熙、陳章太、王輔世
主任委員:劉堅,副主任委員:侯精一
第三屆學術委員會(1988年)
委員:呂叔湘、李榮、李臨定、陳平、劉堅、邵榮芬、熊正輝、賀巍、劉倬、廖秋忠、林聯合、林茂燦、楊順安、徐樞、趙世開、單耀海、閔家驥
主任委員:劉堅,副主任委員:賀巍、陳平
第四屆學術委員會(1994年)
委員:劉堅、江藍生、熊正輝、張振興、侯精一、徐樞、李臨定、王克仲、董琨、林茂燦、劉倬、林聯合、沈家煊、單耀海、韓敬體
主任委員:劉堅,副主任委員:江藍生
第五屆學術委員會(1999年)
委員:江藍生、劉堅、沈家煊、董琨、張國憲、侯精一、張振興、顧曰國、韓敬體、林茂燦、傅愛平
主任委員:沈家煊,副主任委員:侯精一、林茂燦
第六屆學術委員會(2004年)
委員:曹廣順、董琨、傅愛平、顧曰國、江藍生、李愛軍、劉丹青、麥耘、沈家煊、譚景春、張伯江、張國憲、張振興
主任委員:沈家煊,副主任委員:董琨
第七屆學術委員會(2009年)
委員:蔡文蘭、曹廣順、傅愛平、顧曰國、江藍生、李愛軍、劉丹青、麥耘、沈家煊、譚景春、張伯江
主任委員:沈家煊,副主任委員:曹廣順、劉丹青
第八屆學術委員會(2015年)
委員:方梅、顧曰國、郭銳、胡建華、李愛軍、李藍、李運富、劉丹青、孟蓬生、沈家煊、譚景春、吳福祥、張伯江
主任委員:劉丹青,副主任委員:張伯江

學術刊物

《中國語文》創刊於1952年7月,從創刊至1962年12月為月刊,共出121期;1963年2月至1966年4月為雙月刊,共出20期;1966年4至5月又出月刊兩期,1966年6月起停刊;1978年5月復刊以後,至今一直是雙月刊。先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語文雜誌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語文》創刊時,辦刊宗旨定位於綜合性為主,兼顧普及和提高。設有文字改革問題討論、中國語文研究、語言學著作譯述、語文知識講話、語文教學、語文評論、語文書刊評論、語文筆記、報導、訊息等欄目。進入六十年代以後,發表的文章以研究性質的為主。1978年復刊的時候,兼顧語言研究和語文教學問題的討論,八十年代以後,以刊登研究性論文為主。半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語言研究最重要的學術成果多數首刊於《中國語文》,這些文章引起的學術討論和引發的學術潮流深遠地影響著漢語研究的發展,目前,《中國語文》是漢語語言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語言研究》創刊於1956年,1956-1959年共出4期。這是由語言研究所編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語言研究專門刊物,內容主要是:一,語言科學理論研究;二,現代漢語(包括方言)和漢語史的專題研究;三,國內少數民族語言的專題研究;四,外國語的專題研究;五,有價值的語言研究資料;六,國內外語言學重要論著的評論。
《語言學資料》是《中國語文》的附屬刊物,雙月刊、內部發行。1961-1966年共出刊32期。《語言學資料》對國外的結構主義語言學、語言年代學、類型學、詞源學、語義學、人類語言學、轉換生成語法、歷史比較語言學等領域都有譯介。其中“描寫語言學專號”在國內語言學界曾產生重要影響。此刊是當時國內唯一的介紹國外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的刊物。刊物的前身是情報資料組編輯的《語言學論文選輯》,1956-1958年共8輯。
《中國語文通訊》創刊於1978年,雙月刊,由中國語文編輯部編輯。自1978年8月至1985年12月共出45期。主要刊登三類文章:(一)介紹國內各地語言文字的科研和教學情況的文章;(二)選題內容暫時不宜在《中國語文》上發表的文章;(三)語文工作評論。1986年,《中國語文通訊》擴大版面,內容擴展至語言研究和語文套用的各個方面,改名為《中國語文天地》,自1986年至1989年共出雙月刊24期。由《中國語文》副主編王伯熙具體負責。
《語言學動態》(以及改刊後的《國外語言學》)自1978年始,延續了文革前《語言學資料》的傳統,全面譯介國外語言學理論動向,在八十和九十年代為漢語學界了解國外語言學打開了一扇視窗,產生很大影響。改刊為《當代語言學》後,由原來譯介為主轉向刊登研究性文章為主。為加強專題和新學科的研究,《當代語言學》先後編輯了6個專號,分別為“語料庫語言學”、“語言與社會——羅常培先生百年誕辰”、“中文信息處理”、“句法研究”、“俄羅斯語義學”和“計算語言學”。另外,“手勢語研究”專號也在籌備中。
《方言》雜誌創刊於1979年,季刊,由方言研究室編輯。這是我國方言學界唯一的全國性專業刊物。《方言》雜誌提倡實事求是,注重調查,相互切磋的嚴謹學風,強調方言事實的描寫和方言特點的挖掘,注意把方言研究從一般描寫逐步引向深入探討,相繼發表了一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在培養和發現方言研究入才,提倡和引導方言研究方向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海內外方言學界乃至語言學界都有廣泛影響。

學術團體

中國語言學會的常設機構設在語言研究所。早在1957年初,羅常培、呂叔湘等就曾動議成立全國性的語言學會。1980年學會正式成立以後,積極推動語言科學研究,開展全國性學術活動,組織國內學術交流。1980年至今年一共召開了14屆學術年會。中國語言學會歷任會長是:呂叔湘、季羨林、朱德熙、劉堅、侯精一、沈家煊。語言所直接負責了歷屆學術年會的組織工作和《中國語言學報》、《中國語言學會通訊》的編輯工作。為了加強國內語言學家與國際語言學界的交往,1988年由語言所負責協調中國語言學會加入了國際語言學家常設委員會,使中國成為該組織的正式會員國。
《中國語言學報》是中國語言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由學會秘書處負責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學報》為每一屆學術年會上提交的論文選編而成。自1982年至今已經出版14期。
漢語方言學會的秘書處設在語言研究所,李榮、熊正輝先後任會長,1981年至2009年先後舉辦15屆學術討論會。學會在團結學界同仁,組織方言研究的攻關合作,普及方言學科,扶持新人以及加強本學科的國際聯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後來又先後舉辦了5屆官話方言研討會,4屆方言語法國際研討會。2007年方言研究室會同全國方言學會又創辦了《中國漢語方言學報》。隨著方言調查研究的深入發展,還組織了吳語方言、粵語方言、閩語方言、客家方言、晉語、官話方言等專門方言的定期學術討論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