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以工為主、理工管文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其前身是1953年創建的北京石油學院,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和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並設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現有東營、青島兩個校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餘人,研究生3800餘人,函授、網路教育在籍生5.7萬人,年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幹部5000多人次。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從事繼續教育的專門機構,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開展全方位多學科繼續教育。現已成為國家安全生產一級培訓機構中國石油石化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石油石化企業外籍雇員和資源國高級官員培訓基地、中國企業聯合會及中國石油企業協會職業經理人培訓機構、全國職業資格ISO9001內審員考試點,國家人事部“653知識更新工程”實施單位之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依託學校得天獨厚的學科及科研優勢,憑藉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石油工程學院、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各主幹院系知名專家教授的雄厚師資並充分吸納海內外知名學者及現場專家等寶貴資源,面向石油石化領域開展油氣勘探、開發、儲運、煉油、化工、機械、電子、自動化、新材料、管理、安全等多學科專業技術培訓。學院緊密圍繞石油、石化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國內外技術前沿的成果,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專題講座、專家講壇等多種形式的特色培訓。同時,學院具有近30年外語培訓歷史,在配合國家能源國際化發展戰略,為石油石化企業大力培養對外合作崗位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外語培訓模式和質量得到石油石化企業的廣泛好評。培訓語種涉及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法語、波斯語、印尼語、新蒙古語及哈薩克斯坦等語種。近年來,隨著石油石化企業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學院還開展了國際培訓,參訓人員既有中國公司的外籍雇員,也有當地政府官員,當地合作夥伴等。培訓內容涉及石油地質、開發、儲運、煉油等技術培訓,石油財務、人力資源、石油經濟、項目管理、礦權管理、儲量管理等管理培訓,還有中國文化、改革開放、書法藝術、計算機、辦公室文秘等通用類培訓。
近年來,學院始終堅持“行業特色、質量第一、管理規範”的培訓方針開展各種培訓,截至2010年,學院共舉辦各類培訓班一千餘期,共培訓各類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外籍人員逾四萬人次,受訓學員在各自崗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學院也因“高質量教學、高水平管理”獲得上級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賴和讚譽。

專業設定

專家高級研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擁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研究機構。師資力量雄厚,現有院士8人,教授214人,博士生導師153人。學校科研實力強大,“十五”以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00餘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30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0項。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依託學校和北京市科研院所集中、高科技人才匯聚的優勢,“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石油石化企業技術專家高級研修”項目,為技術專家提供拓展知識、開闊視野、提升能力、掌握前沿的良好平台,為油田企業提升科技創新和科技項目管理能力,培養尖端科技領軍人才。
頂尖師資配置,傳播技術前沿
講座考察結合,拓展相關知識
國內國外培訓,開闊專家視野
模式靈活多樣, 注重提升能力

油氣勘探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勘探專業包括地質學油氣勘探與開發地質、地球化學與環境科學、盆地與油藏、物探、測井等多個研究方向,學校擁有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物探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測井重點研究室、中國石化綜合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市地球探測與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地質與地球物理綜合研究中心、石油數據與知識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通過多年的研究積累,學校已在石油天然氣成藏理論、油藏地球化學理論、岩相古地理方法、層序地層學和地震沉積學、油藏描述和儲層建模、油區盆地構造解析和構造模擬、中國油區古生態和古地理、提高油氣探測科學與信息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石油工程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專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石油鑽井和油氣田開發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該專業現有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其他專業包括: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石油工程管理、流體力學岩土工程、結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工程等。
機械與儲運項目編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專業包含機電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工程力學、控制理論與控制、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石油天然氣儲存與運輸等方向,同時擁有石油機械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油氣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油氣儲運工程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品牌專業之一,在油氣長輸管道工藝領域總體上處於國內油氣儲運專業的領先地位。

煉油化工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專業經過近57年的建設,目前已經在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置與控制工程、環境工程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標誌性成果包括:重質油化學基礎研究;兩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術及先進裝備開發;重油懸浮床加氫新工藝的工程化研究;重質油轉化催化材料新型孔結構的設計和製備研究;水合物法分離氫氣技術;低碳烯烴及清潔生產。學校化學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其中化學工藝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工業催化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擁有重質油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工科本科化學教學基地、煤制油和煤化工研究中心。

國際培訓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從八十年代開始組織外籍人員培訓。隨著中國石油公司的快速海外拓展,外籍人員培訓蓬勃發展。參訓人員既有中國公司的外籍雇員,也有當地政府官員,當地合作夥伴等。截至2011年10月,學院已為來自北非、中東、中亞、南美、亞太的27個國家的1900餘名外籍人員組織了120餘期次的培訓,內容涉及油氣勘探、開發、儲運、煉油化工等技術培訓,石油財務、人力資源、石油經濟、項目管理、礦權管理、儲量管理等管理培訓,還有中國文化、改革開放、書法藝術、計算機、辦公室文秘等通用類培訓。
每年20餘期次,200餘人次的外籍人員培訓使我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能準確領會主辦方意圖,出色完成培訓中的技術、政治、文化、感情任務。我們的外籍人員培訓不僅傳播了中國的技術與文化,結交了大量國際友人,展示了中國與中國石油公司的實力,而且能有效地消融資源國的政治文化壁壘,樹立企業國際形象,幫助企業完成社會責任,培養當地化人才,為以後國家間石油領域的長遠合作打下人員基礎、感情基礎和文化基礎。
中國特色量身定製
一流團隊質量卓越
以人為本品牌制勝
行業第一世界競爭

人才外語培訓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的外語培訓開始於1979年的石油部北京外語培訓中心,有30多年培訓歷史。2000年以來,學院在配合國家能源國際化發展戰略,為石油石化企業大力培養對外合作崗位高層次國際化複合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外語培訓的模式和質量得到石油石化企業的廣泛好評。培訓語種涉及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法語、日語、波斯語、印尼語、新蒙古語及哈薩克斯坦等語種。每年為石油石化企業培訓高層次國際化複合型外語人才近千人。外語培訓部擁有自己優秀的管理團隊和教學樓及學員公寓,共有語音室2間,多媒體教室13間,配備語音播放設備的各類教室近10間。長期聘請多名持有TESL(TeachingEnglishasaSecondLanguage)執業資格的英、美籍教育專家,和100餘名具有大學教師任職資格的專兼職教師。

安全工程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是國家在油氣安全生產領域重要的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已建成較為完整的安全學科體系,設有安全技術工程等本科、碩士點、博士點,“石油天然氣安全工程”已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此外,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依託我校成立了油氣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加強學科建設與研究的同時,2003年4月24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監管人字[2003]62號)批准,成為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首批授予的一級安全生產培訓機構。2006年至2011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為石油石化企業和當地企業舉辦各類安全培訓班總計88期,培訓人員6535人。近4年,學校作為主辦方,與北京市安監局連續舉辦了四屆“北京市安全文化論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工商管理項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專業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財務與會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企業管理、項目管理、經濟法律、技術經濟及管理等多個學科,同時擁有石油經濟研究所和跨學科的校級研究機構──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學校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分別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瑪哈分校、加拿大Calgary大學合辦了MBA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