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2011年,塔里木油田生產原油577萬噸、天然氣170億立方米,油氣產量當量連續五年保持2000萬噸水平,建成我國重要油氣生產基地。 截至2011年底,累計生產原油超過9000萬噸、天然氣近1100億立方米,油氣發現成本、油氣操作成本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2011年塔石化大化肥裝置生產尿素80萬噸,首個完整生產年度實現達標達產,成為油田新的經濟成長點。

基本信息

2012年3月更新。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區公司,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油氣銷售、科技研發等業務為一體。公司總部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庫爾勒市。油田作業區域遍及塔里木盆地周邊南疆五地州二十多個縣市,最遠的作業區距離總部1200餘公里,契約化員工1.19萬人。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盆地周邊被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所環繞,中部是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乾沙漠,面積33.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性沙漠。據最新一輪資源評價,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150億噸,其中石油80.62億噸、天然氣8.86萬億立方米。截至2011年,盆地油氣探明率僅為18%,勘探前景十分廣闊。
1989年4月,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陸上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戰略方針,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在庫爾勒市成立了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在塔里木盆地進行大規模石油會戰。之後,經歷了兩次大的重組改制。1999年7月,按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油集團公司)的部署,重組成立了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和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並將原隸屬於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塔西南勘探開發公司整體劃歸塔里木油田公司;2004年8月,按照中油集團公司黨組決定,將塔里木油田公司、塔里木石油化工工程建設指揮部、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進行重組整合,實現了“四塔合一”。2007年,按照“三統一、三分開”原則,油田組建礦區服務事業部,形成了主輔業統籌規劃、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格局。
油氣勘探持續突破,儲量保持高峰增長。始終把油氣勘探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集中優勢資源,優選重點領域,油氣資源落實取得豐碩成果,近年來庫車、塔北、塔中三大陣地戰儲量大幅增長,塔西南崑崙山前獲得戰略性突破,油氣三級儲量連續六年超過4億噸,2011年達到5.43億噸,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11年,油田共探明26個油氣田,已累計探明三級油氣儲量當量達到40億噸,形成輪南、東河、塔中、哈得4個油田群,庫車—塔北、塔中北坡、塔西南3個天然氣富集區和輪南—英買力富油區帶,加快發展的資源基礎更加靠實。
油氣開發平穩運行,開發形勢逐漸好轉。積極探索開發生產新模式新技術,投入開發21個油氣田,先後建成國內第一個超深高產高豐度海相砂岩油田——東河塘油田,第一個億噸級海相砂岩油田——哈得遜油田,國內最大的凝析氣田群——牙哈—英買力凝析氣田群,建成並高效運行西氣東輸主力氣田——克拉2氣田,圓滿完成油氣產量和西氣東輸保供任務,油田迎來快速上產的大發展時期。老油田二次開發實施效果良好,主力氣田調整收效良好, 穩定並提高單井產量“牛鼻子”工程紮實開展,油氣單井日產保持較高水平。2011年,塔里木油田生產原油577萬噸、天然氣170億立方米,油氣產量當量連續五年保持2000萬噸水平,建成我國重要油氣生產基地。截至2011年底,累計生產原油超過9000萬噸、天然氣近1100億立方米,油氣發現成本、油氣操作成本保持國際先進水平。通過西氣東輸累計向北京、上海等14個省區市、80多個大中型城市供氣近1000億立方米,使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2~3個百分點,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煉化業務規模發展,成為新經濟成長點。牢固樹立“大質量”理念,著力打造精品煉化基地。2010年5月,塔石化大化肥項目建成投產,生產的大顆粒尿素填補了南疆市場空白,同時出口至印度、越南、朝鮮等國家,成功進入國際市場。2011年塔石化大化肥裝置生產尿素80萬噸,首個完整生產年度實現達標達產,成為油田新的經濟成長點。塔西南分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車用汽柴油均達到國Ⅲ標準, “葉河牌”車用無鉛汽油榮獲新疆首個汽油名牌產品稱號。生產普通尿素、SODm增效尿素和林果複合肥,尿素產品優級品率達到98.5%,初步形成覆蓋南疆四地州的化肥行銷網路。油田已具備加工原油50萬噸和生產尿素130萬噸的產能,油田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格局不斷鞏固。
改革管理穩步推進,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堅持新體制新技術、高水平高效益的“兩新兩高”工作方針,實施專業化服務、社會化依託、市場化運行、契約化管理的運行機制和黨工委統一領導,開創了我國陸上石油工業走向市場經濟的先河。深入推進機構改革,勘探開發一體化實施效果明顯;紮實推進“553”管理工程、“一流管理”建設工程和基礎管理建設工程,基本搭建形成了基本建設、定額標價、全業務流程制度和“三全”項目管理管理體系,人才成長雙通道建設和高端技術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單井產能建設、市場準入審核、工程結算效率提高30%以上,投資項目立項論證和科技項目套用效果評估進一步科學完善,鑽完井總承包、EPC總承包穩步推進,基本建設和標準化設計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油田整體運行質量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科學發展的油公司體制機制更加成熟。
科技攻關成效顯著,關鍵技術創新發展。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從全球範圍內廣泛引進、集成套用新工藝、新技術,重點圍繞“提產、提速、提高成功率、提高採收率”四個攻關方向,以庫車天然氣勘探開發、碳酸鹽岩油氣上產增儲、碎屑岩原油持續穩產、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四大工程為抓手,加快建立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工程技術系列,形成塔里木盆地大型複雜油氣田勘探開發配套技術。2011年,碳酸鹽岩鑽井成功率達到84%,塔北平均鑽井周期比2010年縮短15天,平均機械鑽速同比提高26.5%,塔中直井鑽井周期和完井周期同比分別縮短6.26%和5.24%,塔中400萬噸建產區高中產井占完鑽井61%。截至2011年底,油田累計獲得1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18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2項技術或產品獲專利授權,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難題,為實施油氣發展規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安全文化持續推進,HSE業績保持良好。始終奉行“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牢固樹立“環保優先、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企業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建立並持續完善具有塔里木特色的HSE管理體系,全面推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安全文化體系建設,連續10年獲得“自治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2011年成為首批“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切實履行“開發一個區塊、建設一片綠洲、撐起一片藍天”的承諾,大力實施污水回注、放空天然氣回收等環保工程,促進能源與環境的和諧。截至2011年,累計人工綠化面積7.1萬畝,其中沙漠公路防護林總里程470公里,林帶總面積3758公頃,2008年被國家評為“環境友好工程”。
構建和諧碩果纍纍,發展成果廣泛共享。油田主動承擔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始終貫徹“依靠行業主力,依託社會基礎,統籌規劃,共同發展”的二十字方針,大力扶持當地相關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會戰23年來,油田積極向地方開放市場,注入當地資金支援地方經濟建設、開展扶貧救助等,有力地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開發、大流通、大市場格局的形成。建設了以沙漠公路為代表的1500多千米油地共用公路和以南疆氣化為代表的一批基礎性民生工程,實施了以希望工程、天然氣入戶、扶貧幫困、賑災救災為重點的社會公益性項目,2011年油田投入大量扶貧資金援建墨玉縣闊其鄉巴合西拉村地毯廠、洛浦縣恰爾巴格鄉商鋪等一批對口扶貧開發建設項目,同時為這兩縣的農牧民解決生產生活用水打井10口,增進了民族團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油地關係和諧發展。據統計,油田對南疆地區工業增加值貢獻率超過70%,環塔里木盆地庫爾勒、喀什、庫車、阿克蘇、若羌、和田等6個縣市入選2011年“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縣”名單。2009年油田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1年油田被評為集團公司首批“和諧示範小區”。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新疆進入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新時期。自治區規劃到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集團公司計畫到2015年在疆油氣產量達到5000萬噸,建設新疆大慶。塔里木油田作為集團公司實施在疆戰略的主力軍和新疆地區最大的石油石化企業,將緊緊圍繞“乘勢奮進,持續創新,承擔發展責任,造福新疆人民”的總體要求,堅持油氣發展不動搖,履行保障責任不懈怠,加強基礎建設不折騰,進一步加快落實油氣發展規劃:到2015年實現油氣當量產量3000萬噸,2019年踏上4000萬噸台階,成為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忠誠、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