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症地圖

中國癌症地圖

中國癌症地圖,指的是2014年8月為方便老百姓了解癌症在各地高發分布情況,中國科技部所啟動的“《中國癌症地圖集》編制”項目,項目成果預計於2017年出爐。中國癌症地圖,由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癌症地圖顯示,癌種呈現地域化特點,如胃癌集中在西北及沿海。食管癌高發區主要集中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區,肝癌則集中在廣東、福建以及東北的吉林地區。中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有5人死於癌症,人們一生中患癌機率為22%。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為發病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使女性健康受到威脅,這些高發癌症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基本信息

製作背景

進入21世紀,現代社會各式各樣的污染正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癌症村在東部沿海地區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了,而是從北至華北,南至浙江的1000多公里的廣大的,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沿海經濟帶地區遍布了癌症村。
癌症村的分布不再是一個一個點,而是成片的一個帶。一個個癌症高發區讓人觸目驚心,極高的死亡率讓脆弱的生命不堪一擊,如若不加以控制,健康將離我們越來越遠。
2014年8月為方便老百姓了解癌症在各地高發分布情況,科技部啟動了“《中國癌症地圖集》編制”項目,項目成果預計於2017年出爐。新版癌症地圖,將更全面地了解我國目前癌症負擔的分布,尤其是確定哪些地方高發,可以提高惡性腫瘤病因學的研究效率。

分布情況

肺癌
中國癌症地圖中國癌症地圖

高發地區:東北雲南
在肺癌的發病原因中,東北和雲南的一些高發地區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礦產業比較集中,嚴重污染的空氣讓大量致癌物質侵蝕人們的肺部,誘發癌症。實際上,隨著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快速上升,地域和性別差異越來越不明顯。如果不做好預防和篩查,可能在未來30年,肺癌的死亡率依然排在首位。
吸菸是誘發肺癌的罪魁禍首。統計表明,在10個死於肺癌的患者中,有9個是菸民。除了主動吸菸的人,受害更深的是那些經常被迫吸“二手菸”的人,他們發生肺癌的幾率也相對較高。而日益惡劣的環境因素,如尾氣、陰霾天、工業污染等因素,拉近了人們與肺癌間的距離,可以說肺癌是“人造災難”。專家建議,公共場所要全面禁菸。更重要的是,45歲以上有吸菸史的人每年做1次體檢,通過肺部低劑量螺鏇CT篩查出早期肺癌。

甲狀腺癌 .
高發地區:所有城市
與乳腺癌一樣,甲狀腺癌也偏愛都市白領女性。甲狀腺位於頸部前面、喉結下方、氣管兩側,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承擔人體攝取和存儲碘,合成和分泌甲狀腺素的功能,而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內的女性激素,很可能參與了甲狀腺癌的發生、發展,體內雌激素水平越高,越可能得甲狀腺癌。20—40歲女性處於生命旺盛期,體內激素水平是一生中最高的時候,促進了甲狀腺癌的發生。
正因為甲狀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因此它對射線極為敏感,放射治療用的放射線、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壓電線的放射線是已明確的甲狀腺癌致病因素。另外,碘攝入過量也會影響甲狀腺正常生理功能。專家提醒,人們要有防護意識,儘量少接觸輻射大的物品,白領女性、有甲狀腺癌家族史,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發人群,每年至少體檢1次。
宮頸癌
中國癌症地圖中國癌症地圖
高發地區:內蒙古、山西、陝西、湖北、湖南、江西
中國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有10萬人,占全球病例的1/5。中國宮頸癌高發區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農村略高於城市。宮頸癌發病高低與生活水平、衛生和受教育程度相關。
宮頸癌的病因最明確,因此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消滅的腫瘤。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最大病因。與宮頸癌相關的其他高危因素還有:過早開始性生活,多個性伴侶;經期不注意衛生;性傳播疾病導致的宮頸炎症對宮頸的長期刺激;吸菸;長期口服避孕藥等。預防宮頸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宮頸癌疫苗,防止不潔性行為,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疾病。
乳腺癌
高發地區:所有城市
“女性殺手”乳腺癌發病越來越兇猛,其中城市白領所占比例節節攀升,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的平均年齡為48.7歲,比西方國家提早了10年。在女性高發癌症中,乳腺癌已經超越過去的肺癌成為第一。
城市女性之所以容易得乳腺癌,與長期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晚婚晚育、頻繁吃避孕藥以及久坐不動、缺少鍛鍊有關。另外,由於化學物質大量使用,環境中許多有類雌激素作用的污染物明顯增多,它們會通過皮膚、消化道和呼吸道被吸收,所以化妝品、洗滌劑、塑膠用品等要慎用。而且女性最好要哺乳;有乳癌家族史;40歲以上未孕;過度肥胖的女性應該定期體檢和早期篩查。
胃癌
高發地區:遼寧、山東、甘肅、江蘇、福建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七成患者確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這也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
在胃癌的發病群體中,中年男性是“主力”。究其原因主要與暴飲暴食、飲酒過度等因素有關。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飲食習慣,比如愛吃高鹽、醃製的食品,特別是沒醃透的食品,其中含有較高的致癌物亞硝酸鹽。遼寧和山東人喜歡喝酒、飲食偏鹹,而江蘇、福建地區的人愛吃醃製食品,所以這些地方胃癌發病率就相對高一些。還需要提醒的是,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患胃癌的幾率也比常人高很多,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又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那就更危險了。
專家建議,預防胃癌要多吃綠、黃色蔬菜;少吃鹹、醃、乾硬、發霉的食物;限酒;40歲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慢性胃病史,併合並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應定期去檢查。
結直腸癌
高發地區:浙江、上海、江蘇等
幾年前,結直腸癌(大腸癌)還未進入中國癌症高發病種的“前三甲”,其發病率突飛猛進,浙江、上海、江蘇等省市的發病率增速已遠超西方國家。結直腸癌是個典型的“富貴病”。有研究顯示,結直腸癌與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都有相同的基因發病機制。反映到生活方式上,主要是常年高脂肪飲食、缺少膳食纖維攝入,以及久坐少動、不按時排便等不良生活習慣。因此,生活上我們要做到“少吃多動”,少吃油炸、煎炸、醃製食品,適量增加運動量,促進腸道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還應多吃粗糧、果蔬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另外,即便得了結直腸癌,如果能在病變早期就發現它,通過手術等方式治療,幾乎不會影響壽命。
肝癌
高發地區:浙江、廣西、江蘇等沿海地區,內蒙古、吉林
從肝癌的地區分布特點來看,華東、華南和東北明顯高於西北、西南和華北,沿海高於內地。
肝癌有兩個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黃麴黴素,這些高發地區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第一,沿海地區氣候炎熱、潮濕,為致癌物黃麴黴素的滋生創造了條件,增加了患肝癌的風險。第二,沿海地區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相對較高。一些農村居民喝溝塘水或受污染的水,也會增加患肝癌風險。對於東北來說,喝酒是導致肝癌的一個重要誘因,長期飲酒會使肝細胞反覆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導致肝硬化,最終轉化為肝癌,而由肝硬化轉化成肝癌的比例高達70%。
由於肝癌發病的特定性,預防肝癌要從以下3方面做起:接種肝炎疫苗;少飲用溝塘水,以深井水和自來水替代;改變飲食習慣,少喝酒,不吃霉變食物,如花生、玉米等。
食管癌

高發地區:河南、河北、山西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就因為食管癌高發而聞名全國。與其他癌症不同的是,食管癌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遺傳、飲食等因素都是誘因。
但飲食因素是可控的。長期吃得過快、過粗、過燙或飲酒,都可能反覆灼傷或損傷食管黏膜,從而誘發癌變。專家建議,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體檢;食物溫度要在40度以下。

正式發布

2014年12月17日,人民日報旗下媒體生命時報官方微博發布了最新版“中國癌症地圖”,總結了各地最多發的癌症。從該圖可以發現,甲狀腺癌和乳腺癌在全國所有城市都高發。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平均每天新發腫瘤病例約8550例,平均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有5人死於癌症。生命時報報導指出,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環境、空氣、水這些國計民生的基礎卻並不樂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