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論心理學

中國理論心理學

《中國理論心理學》是2010年2月1日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車文博。本書主要是車文博對中國理論心理學的研究。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平裝: 462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198835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車文博文集·第1卷:中國理論心理學》內容簡介:我於1931年4月出生於東北松花江畔——吉林省扶餘縣(現松原市),在那裡讀的國小和中師,以後在長春、瀋陽讀高中。1948年考入東北行政學院教育系,後被推薦為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系調整又轉入北京師範大學,由“蘇聯專家”直接培養,學的是教育學專業,但當時許多課程與心理學、哲學專業的研究生是相同的。1952年研究生畢業返校,學校先後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變成一所綜合性大學。

編輯推薦

《車文博文集·第1卷:中國理論心理學》是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車文博,吉林扶餘人,1931年生,1952年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後任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等十餘所院校客座教授或兼職研究員,吉林省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第五、六屆副理事長,全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哲學專業(心理學)委員,《心理學報》編委,《心理學探新》顧問、名臀主編,台灣大學《本士心理學研究》雜誌顧問編輯,美國心理學會外籍會員,美國中美精神心理學研究所顧問,中華心理諮詢師國際協會名譽理事長,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名譽會長。主要專長:理論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史。主要成就:(1)開拓中國無意識研究的領域;(2)突破中國學者對弗洛伊德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和中外心理學比較思想史的研究;(3)主編中園第一部大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工具書。發表論文二百餘篇,出版專著、教材七十多部。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兩項,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兩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各一項,吉林省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其他省級獎十餘項。1990年獲吉林省首屆優秀教學成果獎,1991年被評為吉林省具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被評為吉林省榮譽省管優秀專家,2003年破授予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2004年榮任中國心理學創始會士:(Fellowship)。21304年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成立四十周年學術成就獎。被收入英國劍橋名人傳記中心《國際名人淵典》第24卷。應邀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參加國際心理學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或演講。

目錄

序言:博約相依貴在創新——我的學術思想自述

第一章 中國理論心理學研究

第一節 理論心理學的界定

第二節 心理學基本理論研究的概觀

第三節 幾個主要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

第四節 幾點結論

第二章 意識與無意識研究

第一節 對意識和無意識歷史的考察

第二節 對幾種意識看法的商榷

第三節 意識的本質

第四節 意識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五節 人的意識的基本特點

第六節 無意識的本質

第七節 對幾種無意識看法的商榷

第八節 無意識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九節 無意識心理的功能及其重要價值

第十節 意識和無意識的轉化

第三章 主體能力的自然基礎

第一節 主體是自然演進到社會的最高產物

第二節 主體能力的生理基礎

第三節 主體能力系統與智慧型模擬

第四節 對當代腦科學成果的反思

第四章 中國本土心理學研究

第一節 心理學的中國本土化問題

第二節 本土心理學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當代中國人社會心理的特點及走向

第四節 社會轉型時期民心工程的建構問題

第五節 中國統一的心理初探

第五章 三十年中國心理學基本理論的研究

第一節 歷史的回顧

第二節 幾個主要理論問題的研究

第三節 經驗與瞻望

第六章 十年來中國心理學基本理論與心理學史研究的進展

第一節 主要進展

第二節 幾個主要理論問題的研究

第三節 今後研究的方向

第七章 中國改革開放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三十年

第一節 基本概況

第二節 研究進展與成果

第三節 研究總結與展望

附錄

高瞻遠矚革新建構——《潘菽全集》評析

紀念一代心理學大師——唐鉞教授——在北京大學紀念唐鉞教授110周年誕辰會議上的發言

陳老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懷念心理學大師陳立教授

造詣精湛育人楷模——懷念心理學史大師高覺敷教授

尊師重教開拓創新——紀念朱智賢教授九十華誕

大學生解開心靈世界的良師益友——試評張厚粲教授主編的《大學心理學》

高瞻遠矚貢獻突出——沈德立教授70華誕祝辭

勇於開拓獨樹一幟——評林崇德教授《我的心理學觀》

人格心理學最新成果的展現——評黃希庭教授主譯的《人格手冊:理論與研究》

視野開闊,匠心獨運——評楊治良審定的《實驗心理學》

開創新局面再創新輝煌——在北京師範大學成立心理學院和《朱智賢全集》首發式上的發言

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國際理論心理學協會2009年大會上的發言

序言

我於1931年4月出生於東北松花江畔——吉林省扶餘縣(現松原市),在那裡讀的國小和中師,以後在長春、瀋陽讀高中。1948年考入東北行政學院教育系,後被推薦為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系調整又轉入北京師範大學,由“蘇聯專家”直接培養,學的是教育學專業,但當時許多課程與心理學、哲學專業的研究生是相同的。1952年研究生畢業返校,學校先後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吉林大學,變成一所綜合性大學。我除被借調到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任教兩年外,一直在本校從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教學,從助教(1952)、講師(1954)、副教授(1978)直至成為教授(1983)、博士生導師(1990),擔任過教研室主任、哲學系副系主任、吉林大學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副主任等。曾先後任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河南大學、山西大學等十餘所院校客座教授或兼職研究員,北京燕園博思朝陽心理諮詢中心特聘心理諮詢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所顧問、蘇州大學心理諮詢中心顧問、中國空軍航空心理康復中心兼職教授和專家組組長,吉林省心理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第五、六屆副理事長,全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哲學專業(心理學)委員,《心理學報》編委,《心理學探新》顧問、名譽主編,《心理研究》顧問,《外國心理學》編委,《法制心理研究》顧問,第二屆亞非心理學大會組委會委員,國際心聯第28屆大會中國組委會委員,台灣大學《本土心理學》雜誌顧問編輯,華人心理諮詢師國際協會名譽理事長,美國心理學會外籍會員,美國心理學家協會會員。主要專長:理論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史。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70餘部。主要著作:《意識與無意識》、《西方心理學史》、《人本主義心理學》、《透視西方心理學》、《西方心理學思想史》(主編)、《20世紀西方心理學大師述評》(15卷,主編)、《中外心理學比較思想史》(3卷,主編)《弗洛伊德主義論評》(主編)、《弗洛伊德文集》(8卷,主編)、《心理學原理》(主編)、《高等學校管理心理學》(主編)、《套用心理學》(12卷,主編)、《心理諮詢大百科全書》(主編)、《心理治療手冊》(主編)等。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兩項,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兩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兩項,省級獎十餘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