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是200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文浩。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呂文浩,1971年生。1993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社會學)博士學位。自1996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在潘光旦學術思想研究、社會學史、社會思想史以及清華校史、西南聯大史等方面發表論文、書評十餘篇,著有《潘光旦圖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另有四五十篇歷史文化方面的文章發表。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聚焦於活躍在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末期的學者型社會思想家潘光旦,將他放在清末至民國時期思想文化演變的背景下予以考察,著重評述他對優生學、社會學、性心理學等新興學科的接受與認識,以及他在民族觀、婚姻家庭、性文化與中西文化觀等方面的見解。中國現代思想史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後五四時代學者群的崛起,以及他們給思想文化生態所帶來的新因素。這些學者的出現,一方面奠定了中國現代學術的根基,另一方面,他們中的一些人廣泛參與中國現代社會政治變革與思想文化建設,為中國社會的現代化和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學術界長期以來對社會思想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夠重視,《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以知識史/學科史與思想史的關係為線索,嘗試著將潘光旦的社會思想放在一般思想史的視野下加以評析,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目錄

序言

前言

一一別卅載又逢君

二後五四時代知識分子與思想史

第一章家世與國內求學時代

一詩書之家覓新知

二西風習習溫舊知

第二章從優生學向社會學的擴展

一西方優生運動的波瀾

二選擇優生學作為專業

三在美國學習優生學

四兼顧社會思想的經過與原因

五從優生學擴展到社會學的邏輯環節

第三章潘光旦:社會學界的優生學家

一春風化雨博雅師

二“文化與優生學”之爭

三其他社會學界同仁反應不一

四餘言

第四章潘光旦對社會學的認識

一個人與社會並重的社會觀

二社會學是一門“很切實的學問”

三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區分社會學與社會主義

五餘言

第五章潘光旦的中國民族觀

一民族:血緣與文化共同體

二潘光旦中國民族性認識的思想淵源

三潘光旦所見中國民族的四種病態

四以優生學作為手段來改善民族品質

五從兩個論爭看民族品質改善的不同見解

六餘論

第六章潘光旦對婚姻家庭問題的見解

一戀愛與婚姻選擇的標準

二遠婚近婚與遲婚早婚

三婚姻的可取性

四折中家庭的意義

新賢妻良母

六生育節制本身也要受到節制

七鍾情於家庭養老

八餘論

第七章潘光旦、靄理士與中西性文化的融會

一學術因緣

二靄理士在思想傾向上對潘光旦的影響

三兩點思想差異

四“貞節”新解與五四後性道德的探討趨勢

五選擇性闡釋中國性文化史

六對當時涉性事件、言論的評論

七餘論

第八章潘光旦的中西文化觀

一種族競存標準下的中國文化

二與胡適在文化觀上的兩次討論

三“中國本位”的內涵

四“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

五以“三才通論”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

主要參考文獻

一論文、一般文章

二專著、資料集

三學位論文、博士後報告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