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史論文集

中國海關史論文集

《中國海關史論文集》,作者吳倫霓霞,何佩然,論文的內容王要按中國海關史第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議程,分為六大部分:(一)海關史研究資料(二)中國海關與對外貿易(三)海關與近代中國社會(四)中國海關之人事制度(五)中國海關與日本(六)中國海關與中外關係。歸類後的論文主要按作者的姓氏筆劃順序編排先後,而英文論文則以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順序,放於文集的最後一部分。以方便讀者查閱。

基本信息

中國海關史論文集

內容提要

論文的內容王要按中國海關史第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議程,分為六大部分:(一)海關史研究資料(二)中國海關與對外貿易(三)海關與近代中國社會(四)中國海關之人事制度(五)中國海關與日本(六)中國海關與中外關係。歸類後的論文主要按作者的姓氏筆劃順序編排先後,而英文論文則以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順序,放於文集的最後一部分。以方便讀者查閱。

由於作者分處於不同地區,不同院校,文稿的校對工作未能直接請作者本人擔任,繁複的校對工作全賴《中國海關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各委員,以及歷史系各同仁的努力。論文的格式及論文的疑誤之處,則由編者加以統一或刪改。由於論文涉及多種學科及理論,編輯過程中難免有粗疏錯漏,懇請讀者包涵、批評指正。

中國海關史第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得以召開,實有賴陳詩啟教授的大力推動,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各同仁的積極參予及各界學者的支持。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在經濟上的資助,尤其重要。《中國海關史論文集》得以出版成書,多蒙崇基學院贊助出版經費,在此一一致以衷心謝意。

目錄

前言

作者簡介

(一)海關史研究資料

阮芳紀:近年來中國海關史研究述評

孫修福: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海關檔案簡介

飯島涉:高柳松一郎與中國海關

戴一峰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二)中國海關與對外貿易

林仁川:粵海關與清代廣州的海外貿易

岡本隆司:從市舶司到海關一一明清易姓與海外

貿易制度之演變

松浦章:清代浙江海關與對外貿易

黃啟臣:明清時期中國政府對澳門海關的管理

張彬村:明清福建的海關制度與貿易變遷

傅宗文:海外貿易的管理傳統與早期海關

(三)海關與近代中國社會

王鶴鳴:蕪湖開埠與安徽近代經濟的發展

李金強:從V福建十年報告>觀察近代福建社會之變遷

姜鐸:晚清海關與洋務運動

孫修福:中國近代海關與禁菸禁毒

連心豪:三十年代台灣海峽上走私與海關緝私

黃順力:近代海關與洋務思潮略論

黃福才:論近代海關在管理郵政時對民信局的態度

陳霞飛:再談舊中國海關與中國現代化

薛鵬志:試論中國海關與庚子賠款談判

(四)中國海關之人事與制度

陳詩啟:論一九二九年國民政府的海關改制

張亨道:粵海關船料之研究

葉倫會:中華民國海關組織與人事制度的演變

趙繼祖:國民政府遷台後之海關總稅務司署與關務署

(五)中國海關與日本

久保亨:日中關稅協定的成立過程和三十年關稅

吳亞敏:論七七事變後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

對中國海關行政的侵奪

曾業英:日本侵占我國華北海關的經過及後果

鄭會欣:日偽強占東北海關及其對中國財政的影響

(六)中國海關與中外關係

陳文桂:中法戰爭期間赫德“業餘外交”研究

陳明銶:珠江上之“炮艦外交”:一九二零年代廣州

海關事件與中英關係

葉鳳美:梅樂和與中國海關

(七)英文論文

Adam Lui: Some Observations of the Regulations on Chinese Customs as Recorded in the Da Qing Huidian Shili, 1644-1800

Eiichi Motono: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omprador-Merchant Network in the jangnan Districts, 1882-1904

David Pong: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Personnel and China's Modern Defence Industry: The Fuzhou Navy Yard, 1866-74

Richard Smith: Hart's man on the Margins: The Diplomatic and Davisory Role of H. B. Morse, 1874-190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