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型底棲生物:研究與實踐

渤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東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南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精裝: 37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2778438, 9787502778439
條形碼: 9787502778439
尺寸: 29 x 20.8 x 2.4 cm
重量: 1.2 Kg

內容簡介

《中國海洋大型底棲生物:研究與實踐》內容簡介:底棲生物生活在水域底上或底內,是海洋生物最重要和複雜的生態類群,它與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在豐富多樣特點不同的生境中,組成結構不同、功能各異的生物群落,在完整、健康的生態系統內構成的複雜食物網一環一鏈中,承擔著生產者、消耗者和/或分解者的功能、作用與任務,為保持順暢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過程,完成生源要素在水體、沉積物與生物體間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為保證水域有機物質的健康生產,生物生產力持續發展,食品、藥物、工業原料的持續、充足供應,完成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任務作出貢獻。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海洋底棲生物的生態類群
第二節 海洋底棲生物的研究歷史
第三節 海洋底棲生物的生態作用
第四節 典型海洋底棲生物的生活史
第二章 大型底棲生物調查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調查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 樣品採集
第三節 室內標本處理
第四節 資料整理和保存
第五節 潮間帶生物生態調查
第六節 底棲生物常規數據分析方法
第七節 功能群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大型底棲生物實用採集和分類技術
第一節 潮間帶採集
第二節 潮下帶大型底棲動物的採集
第三節 大型底棲動物的採集舉例
第四節 標本採集注意事項
第五節 標本整理
第二篇 中國各海區大型底棲生物
第四章 渤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第一節 渤海海域環境特點
第二節 物種組成
第三節 生物量分布
第四節 豐度分布
第五節 次級生產
第六節 群落結構分析
第七節 遼東灣北部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生態特點
第五章 黃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第一節 環境特點
第二節 物種組成
第三節 生物量和棲息豐度
第四節 群落結構和物種多樣性
第五節 黃海典型海域分述
第六節 與環境的關係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東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物種組成和優勢種類
第三節 生物量和豐度
第四節 群落結構分析
第五節 東海典型海域分述
第七章 南海海域大型底棲生物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生物物種組成和優勢種類
第三節 生物量和豐度
第四節 南海海域物種多樣性現狀及研究進展
第五節 群落結構分析
第六節 大型底棲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第七節 南海典型海域分述
第三篇 海洋環境管理技術與套用
第八章 基於底棲生物的水環境質量評價
第一節 底棲生物在生物評價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套用底棲生物指示水環境狀況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實例研究——松花江下游水質生物學評價
第九章 關於河口生態系統健康與底棲生物生態修復的幾個科學問題
第一節 從流域尺度研究河口生態系統健康
第二節 河口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的指標選擇
第三節 關注新興污染物對河口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
第四節 加強對河口生境的評估與分區研究
第五節 關注沉積環境對河口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
第六節 底棲生物在生境修復中的套用
第七節 小結
第十章 大型底棲動物研究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附錄I中國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物種名錄
附錄Ⅱ大型底棲動物採集圖集及一些大型底棲動物物種圖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