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養殖學

中國水產養殖學

《中國水產養殖學》一書,是我國水產養殖學科領域中的第一部涵蓋淡水養殖與海水養殖,動物養殖與植物栽培並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綜合性著作,具有明顯的特色。是多位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總結,較完整地反映了水產養殖科學研究與養殖生產關鍵技術的新成果和新技術,可供水產養殖科技人員,水產養殖學專業師生以及水產養殖企、事業單位人員和水產行政管理人員等參考,也可作為水產學科研究生教材和水產養殖學科對外學術交流的材料。

基本信息

中國水產養殖學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10章,運用綜合比較的撰寫方式,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成就和經驗,水產品營養價值,養殖水域生態環境,水產動物育種,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魚類、蝦蟹類、貝類和其他經濟動物(腔腸動物、棘皮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的養殖,藻類養殖,以及水產養殖病害防治。

本書由長期從事水產養殖研究和水產高等教育的近30名專家撰寫而成,其中8名是水產動物與藻類養殖及其病害防治的知名教授。

作者簡介

劉煥亮,山東省蓬萊人,漢族,1933年生,畢業於山東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大連水產學院教授,原院長,農業部及遼寧省水產養殖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水產學會“池塘養殖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及“淡水養殖分會”顧問。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從事高等院校水產教學、科研和行政領導工作近50年,曾主持國家教育部(原國家教委)、農業部大型科研和教研課題多項,1993~2005年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和遼寧省一等獎3項,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各1項,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項;主編及參編著作7部,公開發表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論文20餘篇、科技論文50餘篇;1995年和2003年分別獲大連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國水產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水產養殖業與水產養殖學

第二節 水產品的營養價值

一、主要水產經濟動植物的一般營養成分

二、主要水產經濟動物的胺基酸組成與特點

三、主要水產經濟動物的脂肪酸含量與組成特點

四、主要水產經濟動物的膽固醇含量

第三節 水產養殖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改善人類食物營養結構,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合理開發利用國土資源

三、廣開生產門路,增加農民收入

四、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累資金

五、促進與水產養殖業有關的產業發展,推動相關學科的科技進步

第四節 我國水產養殖的自然資源條件

一、養殖水域廣闊且潛力大

二、養殖種類豐富且具特色

三、氣候條件優越,有利於養殖生物的生長發育

第五節 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一、水產養殖業簡史

二、水產業及其養殖業的發展

三、水產業及其養殖業建設與發展的基本經驗

第六節 水產養殖科技成就與展望

一、科技成就

二、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我國養殖水域生態環境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內陸養殖水域生態環境

一、內陸水域漁業分區

二、水域自然環境條件與漁業關係

三、河流生態環境

四、淡水湖泊生態環境

五、水庫生態環境

六、淡水池塘生態環境

七、鹽湖生態環境與鹵蟲資源

八、鹽鹼地池塘生態環境

第三節 河口灣生態環境

一、概況

二、生態環境

第四節 淺海、灘涂生態環境

一、概況

二、生態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水產動物育種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種質資源的保護

一、群體大小的保護

二、群體遺傳結構的保護

三、種質純潔性的保護

四、種質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節 選擇育種

一、選擇育種的性狀指標

二、質量性狀的選擇

三、數量性狀的選擇

四、選擇育種的方法

五、選擇育種的幾項準則

六、選擇育種的套用

第四節 雜交育種

一、雜交育種的原理

二、雜交育種的方法

三、雜交育種的關鍵技術

四、雜交育種的程式與準則

五、雜交育種的套用與成果

第五節 水產生物多倍體育種

一、多倍體育種原理

二、多倍體的人工誘導方法與研究成果

三、多倍體的鑑定

四、多倍體育種的套用及前景

第六節雌核生殖和雄核生殖

一、雌核生殖

二、雄核生殖

……

第四章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

第五章 魚類養殖

第六章 蝦蟹類養殖

第七章 貝類養殖

第八章 其他水產動物增養殖

第九章 藻類養殖

第十章 水產養殖病害的診斷與防治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附錄C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水質標準

附錄D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

附錄E 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漁用藥殘留限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