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牛

中國水牛

中國水牛原為中國國南部水稻區的重要役畜,絕大多數分布於東南和西南兩區以在淮河以南的水稻產區最多,中國水牛均屬於沼澤型,體格粗壯,被毛稀疏,多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後方彎曲。皮厚,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浸水散熱,故名。腿短蹄大,適於水田耕作。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黃牛高。蘇北的海子水牛、上海水牛、湖南的濱湖水牛、四川德昌水牛、雲南德宏水牛為優良品種。水牛角可入中藥。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水牛原為中國南方水稻區的重要役畜,絕大多數分布於東南和西南兩區,以在淮河以南的水稻產區最
多,占全國水牛總數的97.7%。中國水牛均屬於沼澤型,體格粗壯,被毛稀疏,多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後方彎曲。皮厚,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浸水散熱,故名。腿短蹄大,適於水田耕作。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黃牛高。蘇北的海子水牛、上海水牛、河南的信陽水牛、湖南的濱湖水牛、四川德昌水牛、雲南德宏水牛為優良品種。水牛角可入中藥。
農用役畜。沼澤型水牛。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役力強,屠宰率53%,發病率低,性溫順,易調教,以耐粗、耐勞著稱。

形態特徵

根據分布地區、生態條件和體型大小,300天泌乳期產乳量500~1000千克,中國水牛可分為以下類群:①濱海水牛。主要分布於東海海濱的上海郊區與江蘇的鹽城地區,有上海水牛和海子水牛等。屬大型水牛。3歲正式使役,成年公牛體重7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體長大而勻稱,成年公牛體重450~500千克,肌肉發達。役力強,肉用性能較好。②湖區水牛。在海拔1800~2600米的高原上能正常繁殖與使役。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平原湖區,有湖南省的濱湖水牛、湖北省的江漢水牛、河南省的信陽水牛、江西省的鄱陽湖水牛等。數量多、分布廣,體型中等(見彩圖)。成年公牛體重500~650千克,體型中等,母牛450~550千克。體軀矮壯,肌肉發達。役力強,能勝任淤泥湖田耕作。③高原水牛。主要分布於高原平壩地區,體軀矮壯,如四川涼山的德昌水牛、雲南德宏的德宏水牛等。母牛450~550千克。體型中等,成年公牛體重500~700千克,體型中等(見彩圖)。母牛480~550千克。體軀較高,適於山地放牧及河谷壩區耕作,在海拔1800~2600米的高原上能正常繁殖與使役。④華南水牛。肉用性能較好。主要有廣東的興隆水牛、廣西的西林水牛等。體型較小,成年公牛體重450~500千克,母牛350~45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

生活習性

中國水牛一般在2歲開始調教,3歲正式使役,4~12歲為使役能力最強的時期,使役期可達12~18歲。主要分布於東海海濱的上海郊區與江蘇的鹽城地區,泌乳期長約8~10個月。300天泌乳期產乳量500~1000千克,繁殖率50%左右(30~80%)。中國為了改進水牛的乳、肉生產性能,易調教,曾先後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引進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與本地水牛雜交,其三品種雜種後代305天平均泌乳量達2400千克,發病率低,屠宰率53%,役力也有增強。

適應性能

中國水牛分布範圍廣,分布區的生態條件不完全一樣,如長江中下游,夏天酷暑,絕對高溫可達41~43℃,冬季風大嚴寒,絕對低溫達-15℃,水牛仍能適應。水牛發病率低,一般在5%左右,在稍微改善飼養管理的條件下,水牛很少發病。水牛性情溫馴,便於管理,廣大農村都以老人或體弱者飼養管理水牛,五、六歲的兒童即可牽引或騎乘放牧。
評價與展望:中國水牛數量多,分布廣,體質強健,抗蜱,耐粗,適應性強,乳肉生產潛力大,役用性能好,利用年限長,是我國重要的畜種資源。我國對水牛的利用還只限於使役,一年實際使役的時間僅3~5個月,有的地區更短,不到3個月。利用擠乳的地區很少,用老殘牛屠宰作肉食,為了擴大水牛的用途,提高飼養水牛的經濟效益,應由單一的役用逐步向役、乳、肉綜合利用的方向發展。

繁殖性能

公牛1.5歲開始有性慾,尾追爬跨發情母牛,2歲半至3歲開始配種,4~8歲精力最旺,配種能力最強,以後逐漸下降。中國本牛的繁殖以自然[1]公牛爬跨到拒絕公牛爬跨的間隔時間為18~36小時。一般為常年發情,但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春未夏初勞役重,冬季缺乏青飼料,營養狀況下降,母牛發情的比例很低,約20%~30%,秋季膘情良好,氣溫也較適宜,母牛發情比例達70%~80%,為母牛發情旺季。母牛繁殖年限為14~15歲,營養狀況好,勞役輕者可達18歲左右,個別可達20歲以上。產犢密度大多數5年產3犢或3年產2犢,一般終生可產犢8~10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