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博覽會

2001年第四屆國際水展250多家國際國內企業參展,國際參展商14家。 2006中國水博覽會,展覽面積共12000平方米。 經過幾年的實踐,中國水博覽會已經打造成為我國涉水行業展品全面,主辦權威,市場影響面廣的品牌展會。

簡要介紹

中國水博覽會依託中國水業龐大市場空間,直接影響中國水務市場決策層,中國水博覽會,是為中國水業創建的交流、合作的理想商務平台。水博會與其他展會最大的不同,在於設立了涉水行業完整的產業鏈展區,並努力挖掘市場供求信息,使各類涉水企業在這個平台上能獲得更大的直接收益。中國水博覽會的政府資源突出,就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態勢來看,中國水務市場需要一個平台,將水務公司和協會組織起來,通過和政府主管機構溝通交流,反映行業發展意願和企業訴求。而中國水博覽會恰恰起到政府和市場之間橋樑作用。
依據十二五計畫所規定的市場趨勢,中國水博覽會覆蓋全部涉水工業,並預測市場的方向。來到這裡你就能看見、觸摸、探討、了解和預測整個市場。

發展歷程

1989舉辦的第一屆國際水利技術裝備展覽會是動亂之年最好的一屆展會。
1996年第二屆水展
共有來自32個國家(包括中國)和地區的129家外商參展,國內參展商300多家。全國5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流域機構派團參加交流洽談,參觀觀眾達五萬多人次,展品交易額5100多萬美元, 簽定技術貿易協定契約3億多美元。
1999年的第三屆國際水展
是新中國建國50周年大慶,展覽會展現了我國50年來水利發展的光輝歷程;這屆展覽會共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廠商和單位參展,國際參展商38家。共設有新中國水利成就館、國際設備館、中國技術裝備館、節水灌溉館、電子與通訊網路館以及室外機械設備展場等6大展區,展覽總面積達13000平方米,規模超過前兩屆。99防洪技術國際研討會”、“中國的水—國際研討會”及15場新技術產品推廣座談會等技術與貿易交流活動。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電)廳(局)和水利部直屬的有關科研、設計、工程建設、管理單位的56個參展團,有5萬多名水利工作者和各界人士來京到展覽會參觀。
2001年第四屆國際水展
250多家國際國內企業參展,國際參展商14家。30個水利廳局、流域機構及南水北調辦公室等有關單位,組織企業參加了展會。觀眾總人數2.4萬人次,專業觀眾9000多人次。
2006年中國水博覽會
2006年根據中國水務體制改革和中國水市場的需要,國際水展正式更名為“中國水博覽會” 並決定水博會每年舉辦一屆。2006中國水博覽會,展覽面積共12000平方米。國際參展商29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加拿大、德國。國內參展企業110餘家。專業觀眾1萬多人。同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水務高峰論壇,有來自水利系統各單位及有關企業的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經過幾年的實踐,中國水博覽會已經打造成為我國涉水行業展品全面,主辦權威,市場影響面廣的品牌展會。2007年,世界領導展覽機構 -- 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加盟中國水博覽會,與中國主辦方 – 中國水利學會共同主辦,憑藉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廣泛的海外網路資源及品牌影響力,提供專業的展會組織服務,最大化地發揮水利部雄厚的資源,滿足展商的具體需求。
多年來,中國水博覽會為數千家企業提供過或正在提供優質服務,其中水務公司有威立雅,北京首創,中國水務投資,中環水務等。水利部的水務一體化改革,為新的水博覽會指出了辦展方向,今後的各個省市水利(水務)廳(局),作為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的主管部門,對城鄉的防洪、水源、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及回用,水資源保護等實行統一規劃和統一管理。順應中國水市場的改革,水博覽會適時的提出立足水博覽會,打造中國水務第一展的目標,推動中國水務市場的健康成長,壯大。

優勢簡介

中國水博覽會是國內唯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發起,並經商務部批准的專業展會,由中國水利學會和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共同舉辦。被稱為中國水務第一展。

主要特色

水博覽會是一個全面覆蓋涉水工業所有產品系列的專業展覽會。來自十大展品線的展商和觀眾相聚一堂,在採購、銷售和溝通中創造了巨大的協同效應。 廣受矚目的研討會及相關活動,幫助您了解當前和未來的政策。
目前,國內唯一的綜合性水展,涉及水的各個環節。
主辦單位組織服務工作專業。
媒體宣傳力度大,覆蓋廣。
觀眾:專業觀眾預計達到兩萬名,包括水利項目的決策者,承建商及分包商,有關污水處理設施、供水和排水系統、節水的中國大陸各省當局和潛在客戶;製造商,分銷商,經銷商,貿易商,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

第十一屆中國水博會

基本信息

展會時間:2014/12/1 至 2014/12/3
展會地點:國家會議中心

展品範圍

飲水安全
· 防洪抗旱
· 節水設備和技術
· 水處理技術和設備
· 給排水設備和技術
· 灌溉
· 水信息化
· 水利水電設備和技術
· 儀器儀表
· 水土保持
★ 飲水安全
1.直飲水系統設備:直飲水設備、礦泉水機械、純淨水設備、淨水器材等;
2.優質供水方案、技術、設備;
3.海水淡化設備與技術;海水、苦鹹水利用技術、設備;雨水回收利用技術、設備等;
4.衛生輸水管材、消毒設施、藥劑、地方水疾病的防治技術與設備;
5.管網控制軟體。
★ 防汛抗旱
1、堤圍防護新技術設備;
2、水陸兩棲防汛指揮車、船、小型多功能飛機;
3、防洪安全物資(船、救生衣、救生發生器)等;
4、救災物資(土工材料、燈具、帳篷、泵、閥)等;
5、水情、旱情檢測儀器;
★ 節水設備與產品
1、工業節水監測儀器;各類節水變距水龍頭;各類節水水咀;紅外線節水控制系統;
2、服務行業節水技術與設備;
3、生活節水技術與設備:節水龍頭、閥門、智慧型水錶、節水馬桶、節水型水箱、家庭中水處理系統等。
★ 水處理設備與技術
1、污水處理技術與設備;廢水處理技術與設備;水處理成套設備;
2、純水處理技術與設備;軟化除鹽設備與技術;加藥消毒設備與水處理藥劑;泳池設備;工業清洗技術設備;
3、水處理材料、爆氣設備、過濾分離設備;膜及膜組件;
★ 給水設備與技術
1、給水設備;容器、壓力容器;泵、閥、泵閥配件;管材、管件、其他配件;自控及系統集成。
★ 節水灌溉
1、農業節水灌溉系統技術與設備;
2、城市園林節水灌溉系統技術與設備;
3、運動場(高爾夫球場)節水灌溉系統技術與設備;
4、各種特殊類作物的灌溉技術與設備(花卉、苗圃、果林、藥材、牧草等);
5、節水灌溉系統自動化技術與設備。
★ 水利信息化建設
1、水情、工情、旱情信息採集、傳輸、處理技術和設備:
2、計算機網路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應急通信設備和技術:
3、網路安全、信息安全設備和技術:
4、資料庫、中間件軟體和技術:
5、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和技術;
6、數位技術與設備;水資源管理、決策、調度系統;
7、系統整合、資源共享技術;遙感技術在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等中的套用技術;
★ 水利水電技術設備、施工機械
1、電站工程、發電機組、電站設備;
2、各類型水力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
3、電廠自動化裝備、無人值班綜合自動控制系統、各種檢測設備、監控系統等;
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新技術、新材料;
5、中小型水電站改造技術;微水電機組關鍵技術;
6、流體技術、設備;泵、閥門;
7、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設備;
8、防洪、水庫除險加固新材料、新技術等。
9、施工設備:挖掘機械、起重運輸機械、鋼筋預應力機械、築壩機械、風動機械、混凝土機械、壓實機械、樁工機 械、清淤機械、高空升降、叉車、鏟土運輸機械等。
★ 儀器儀表
水分測定儀、水質分析儀、旱情監測儀;計量儀器、管道含沙量測量儀;取樣設備、水質測量儀器、水/流量監測、計量儀器、儀表/探頭、取樣設備、測試儀表、水質測量儀器、數據記錄儀、地球物理勘探儀器、壓力變頻器、開關、水/流量監測;水準儀 賽特水準儀、平板儀 小平板儀、水分測定儀、水質分析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流速儀、濃度測量、水量測、溫度及濕度、廢水分析;
★ 水土保持
1、監測:“3S”集成技術(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水土保持移動監測系統;GPS衛星定位儀,JY2—PC—2Y自動雨量監測站;水土流失動態監測設備;水土流失監測技術、測試設施及設備;
2、製圖:水土保持輔助設計軟體;水土保持設計製圖軟體;
3、防治:乾旱地區速生林草的優良種子與大面積播種設備與技術;乾旱地區的經濟作物品種利用技術;水土攔截技術、設備;小型山地作業機械;機器噴草、三維網植草、植被混凝土邊坡防護綠化技術:
★ 水利工程規劃設計
1、已建水利規劃設計成果;
2、在建工程規劃設計;
3、未走向市場待價而沽的工程設計;
4、勘測設計軟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