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是由周一良、鄒逸麟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中國是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文明古國。她東南瀕臨太平洋西部邊緣海,西北深入亞洲腹地,北部為蒙古高原,西南與南亞次大陸相接。南北跨溫、熱兩大氣候帶,地形和氣候條件多樣複雜,有著豐富的水利、生物和礦產資源。中國人民的祖先很早就勞動、生息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由於自然環境本身的變化以及人們為求生存不斷地改造著周圍的自然界,在全新世以來約1萬年的時間裡,中國遼闊土地上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各族人民相繼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如鐵器的出現和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時由於生產力發展而引起的社會制度的種種變革,以及人類對自然界愈來愈多的索取,等等,都對中國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按照歷史時期中國地理環境各要素變化的過程、特點及其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變化之間相互關係及其規律性,可分為三大部分進行簡述:一、自然環境的變遷;二、歷代疆域和政區的變遷;三、歷代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

目錄

上篇 自然環境的變遷

第一章 氣候和植被的變遷

第一節氣候變遷

第二節 植被變遷

第二章 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

第一節 黃河下遊河道的變遷

第二節 長江中下游水系的演變

第三節 海河水系的歷史變遷

第四節 黃淮海平原湖沼的歷史變遷

第三章 海岸線的變遷

第一節 遼東灣海岸

第二節 渤海灣海岸

第三節 蘇北海岸

第四節 長江口海岸

第五節 杭州灣海岸

第四章 沙漠的變遷

第一節 中國東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帶

第二節 第四紀以來形成的沙漠地區

中篇 歷代疆域和政區的變遷

第五章 歷代疆域變遷

第一節 先秦時期

第二節 秦漢時期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四節 隋唐五代時期

第五節 宋遼金夏時期

第六節 元明清時期

第六章 歷代政區沿革

第一節 郡縣制的萌芽和確立——春秋中期至秦漢時期

第二節 州郡時代——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三節 道路時代——隨唐五代兩宋時期

第四節 行省時代——元明清時期

下篇 歷代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

第七章 北部農牧界限的歷史變遷

第八章 古代主要農業區的歷史變遷

第九章 古代蠶桑、植棉業和絲棉織業的分布與變遷

第十章 人口的分布和遷徙

第十一章 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線的歷史變遷

參考書目

初版後記

重印附近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