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楹聯學會

中國楹聯學會

中國楹聯學會(Yinglian Society of China. 英文縮寫:YSC)系由全國楹聯藝術家、研究家、書法家及活動家和相關學術團體組織自願結成的學術性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學術團體。成立於1984年11月。本團體接受登記管理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和業務主管單位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本團體的住所: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路甲18號。

基本信息

學會簡介

中國楹聯學會中國楹聯學會

中國楹聯學會系由中國文聯主管、經民政部註冊的國家一級社團,成立於1984年11月。目前,全國已有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1000多個地、縣成立了楹聯組織,形成了一支擁有30萬名各級會員的楹聯隊伍,其中國家級會員近8000人、團體會員210多個。中國楹聯學會擁有一大批楹聯藝術家、楹聯研究家、楹聯書法家及楹聯活動家,聲名遠播。特別是在200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由中國楹聯學會撰寫的《新春使者送春聯》和2007年春節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欄目半個月的新春征聯活動等,向海內外觀眾展示了楹聯文化獨有的魅力,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中國楹聯學會下設8個專業委員會,分別負責學術、教育、書法藝術、宣傳出版、評審、對外交流、網路、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2010年1月中國楹聯學會被民政部評為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1]

業務範圍

(一)挖掘、蒐集、整理有關傳統楹聯的文獻、資料;
(二)研究、探討楹聯藝術的繼承和發展,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三)繁榮楹聯創作,開展健康的評論活動;
(四)開展各種形式的楹聯藝術教育,普及楹聯知識;
(五)按有關規定編輯出版學會內部交流或公開發行的楹聯專業報刊及書籍;
(六)表彰開展楹聯活動的先進會員;
(七)運用楹聯的社會、經濟、文化價值,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活動、對外交流活動。

中國楹聯學會章程

(經2009年5月23日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團體的名稱為中國楹聯學會(YinglianSocietyofChina.英文縮寫:YSC)。
第二條本團體是由全國楹聯藝術家、研究家、書法家及活動家和相關學術團體組織自願結成的學術性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學術團體。
第三條本團體的宗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各項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範,堅持社會主義文藝“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第四條本團體接受登記管理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和業務主管單位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本團體的住所: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路甲18號。
第二章業務範圍
 
第六條本團體的業務範圍:
(一)挖掘、蒐集、整理有關傳統楹聯的文獻、資料;
(二)研究、探討楹聯藝術的繼承和發展,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三)繁榮楹聯創作,開展健康的評論活動;
(四)開展各種形式的楹聯藝術教育,普及楹聯知識;
(五)按有關規定編輯出版學會內部交流或公開發行的楹聯專業報刊及書籍;
(六)表彰開展楹聯活動的先進會員;
(七)運用楹聯的社會、經濟、文化價值,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活動、對外交流活動。
第三章會員
 
第七條本團體的會員種類: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
第八條申請加入本團體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團體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團體的意願;
(三)在本團體的業務(行業、學科)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四)維護本團體利益,以實際行動支持楹聯事業並取得顯著效果的各級合法楹聯團體或個人。
第九條會員入會的程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經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本團體內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團體的活動;
(三)有獲得本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團體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六)享受本團體授予的各種獎勵。
(七)免費獲得學會會刊《中國楹聯》雜誌。
第十一條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本團體的決議;
(二)維護本團體合法權益;
(三)完成本團體交辦的工作;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本團體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團體,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兩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團體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本團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批准授予個人會員、單位會員各種榮譽稱號;
(六)聘請名譽職務的設立和人選;
(七)決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五條會員代表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五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一年。
第十七條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八條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決定或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本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九條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一條本團體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第二十二條常務理事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條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四條本團體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團體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會長、副會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
(四)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五)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六)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
(七)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五條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六條本團體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五年,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會員代表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本團體會長為本團體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團體簽署有關重要檔案。
本團體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本團體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本團體參加重要的對外交流、接待工作;
(四)代表本團體向主管機關請示和匯報工作。
第二十九條本團體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畫;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負責公文處理,受會長委託簽發學會檔案;
(六)處理其它日常事務。
第五章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條本團體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條本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本團體開展評比、評選、表彰等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三十二條本團體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三條本團體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資產來源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三十四條本團體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五條本團體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六條本團體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七條本團體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條本團體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式
第三十九條對本團體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條本團體修改的章程,經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終止程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一條本團體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併等原因需要註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二條本團體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三條本團體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四條本團體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註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五條本團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團體宗旨有關的事業。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六條本章程經2009年5月23日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團體的理事會。
第四十八條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學會會徽 

一、指導思想及設計原則
徽章是一個團體的形象化標識,也是志同道合者相互認識、交流的一個標誌。設計時主要遵循“特點鮮明、簡潔大方、美觀實用”的原則。
二、徽章圖案組成及含義
1、主體部分,外框為藝術化“中”字,內部是甲骨文的“聯”字,組合在一起其意為“中國楹聯”。
2、為讓人們易於識別,在外框上半圓中有“中國楹聯”四個漢字,是集唐懷素、宋高宗趙構、明董其昌三人的書法,增加了歷史的凝重感。
3、為便於外籍人士的識別,外框下半圓中加上了“CHINAYINGLIAN”。這樣一來,徽章便三次用不同形式突出了“中國楹聯”。
4、中心圓主色調為紅色,喻示中國楹聯這一中華國粹,猶如東方升起的紅日,光芒萬丈。為滿足不同人群對色彩的需求和愛好,也可選用藍色或綠色,以喻示和平、安泰之意。
5、整個徽章由金色、紅色、白色組成,色彩和諧,簡單明快。
6、採用圓形圖案,由兩條金色邊組成,喻意楹聯界團結一心,弘揚民族文化。再者,圓形徽章便於佩戴。
7、尺寸分兩種,一種直徑為18毫米,一種直徑為10毫米,小巧精美。
三、作者及創作經過
會徽由孟繁錦會長親自設計。此事動議已久,基層呼聲很高,20周年大慶時繪出初稿,反映不錯。常務辦公會議上確定會歌時,大家再次提出應有自己的會徽。由此,又多方徵求了一些同志的意見,同時也邀請一些同志設計方案,最後,大家認為現在這個方案比較好。經第五屆常務辦公會第五次會議討論決定作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徽。

現任中國楹聯學會領導機構名單

會長:孟繁錦
副會長:常治國、高壽荃、谷向陽、蔣有泉、何永年、郭殿崇、蔣力華、余德泉、錢來忠、高寶慶、郭省非、方留聚、孫滿倉、盧曉、葉子彤
秘書長:胡春奎
會長助理:張海生 劉太品
副秘書長:肖良平、薛宗漢
《中國楹聯》編輯部主任:仲新
名譽會長:周克玉常江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顧問:吳銓敘、于振武、沈鵬、陳虹、高運甲、唐雙寧、趙長青、劉征、歐陽鶴、溫儒敏、吳小如、白化文、劉藝、張飆、劉麒子、孫之貴、孟傳生、趙金光、林岫(女)、林從龍、錢明鏘、趙立凡、張紹誠、張改琴、陳東成、段天順、郭華榮、夏茹冰、趙雲峰、王慶新、宋韶仁、丁錫滿、連家生、張驊、谷方、李豆羅、聞楚卿、關振東、閻復興、王喬林、岳民立、婁以忠、龔望生、彭瑋、陳健、蒙智扉、李建軍、張殿臣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常務理事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濯非馬傑馬泰昌文師華方留聚牛書友王之望王新波王漱居王翼奇馮廣鑒馮修齊盧曉葉子彤寧志光劉太品劉興君劉年新劉慶華劉榮根劉景龍孫幼明孫英孫滿倉何永年余庭良余德泉吳雪張卓夫張國英張忠惠張海生李文鄭李永年李濤李敬忠李敬寅楊克炎楊憲金沈一丹(女)沈樹華肖良平谷向陽鄒繼海陳勇陳聯合陳錫波陳德謙卓斌青周紹麟孟繁錦易武興羅美安(女)鄭文詠(女)宮寶安胡春奎趙玉森趙勇趙望進倪進祥唐景明(女)秦志法賈志敏郭省非郭殿崇錢來忠高壽荃高寶慶常治國龔聯壽蔣力華蔣有泉
解福山蔡洪光潘家農潘濤薛宗漢薛起珠魏華榮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理事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濯非馬長泰馬傑馬泰昌馬駿祥文師華方留聚牛書友王之望王啟讓王繼承王新波王漱居王翼奇馮廣鑒馮修齊盧曉葉子彤葉善勝寧志光石印文仲新劉太品劉興君劉年新劉慶華劉榮根劉景龍危國俊孫幼明孫英孫超孫滿倉孫德成安學森朱森林祁明規許劍鋒陽光何永年何登榮(女)餘子牛余其平余庭良余德泉佟今(女)吳雪宋鳳洲宋柳根張山松張宏明張卓夫張國英張奇陽張忠惠張海生張維忠張銅彥李文龍李文鄭李永年李行敏李有生李濤李敬忠李敬寅李德生杜玉明楊克炎楊憲金楊斌儒楊鵬汪紹良沈一丹(女)沈禮森沈樹華肖良平谷向陽鄒宗德鄒繼海陳文增陳麗榮(女)陳志歲陳治中陳勇陳聯合陳超陳銳陳錫波陳德謙卓斌青周林周紹麟孟繁錦宗九奇龐盼望易武興羅永嵩羅美安(女)范濂鄭文詠(女)姜衛東宮寶安施春鶯(女)洪明社胡吉祥胡春奎胡獻軍胡豪胡靜怡荊向海賀宗儀趙天成趙玉森趙國柱趙勇趙望進倪進祥唐景明(女)徐弘道塗光雍塗宗文秦志發莫非賈志敏賈福林郭偉光郭省非郭集展郭殿崇錢來忠陶大明高鳳瑞高壽荃高寶玉高寶慶常治國康斯馨曹永森梁石梅仕燦符中文鄂明爾黃太茂黃鐘麟龔聯壽傅漢清喻石生彭一超景長春焦萬利舒貴生蔣力華蔣有泉覃務波謝毅魯曉川竇健蒙衛軍解福山詹宇生廖鐵星蔡洪光潘國璋潘家農潘濤黎耀成薄松濤薛麗君(女)薛宗漢薛起珠魏華榮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名譽理事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萬天銀馬永祥馬孟傑馬善政文振西支昭和毛立志毛選選王興麒王慶雲王其煌王建武王鴻喜王登科王瀚林付道全馮萌獻葉國恩葉昌艾振民朱小硯劉鳳麟劉玉孫寶成何耀起嚴福謙餘子衡張大勝張克鋒張啟序張壽鑄張養浩張笑庸李東雄李占春李世英李求真李京西李忠智李林根李金龍李俊和李春明李繼堯李錦如(女)吳紅楊千成楊麟閣陳鳳桐陳國利陳直心陳振珠卓厚瑤周友生林鳳胞林世萱林筱之鄭妙昌金實秋南方婁義釗柳義君柳成棟胡永平胡建雄胡福利費之雄趙西林趙志超趙佩紱鍾寶勝唐意誠夏民安秦瑞傑高顯齊董洪運彭連慶蔣萬怡謝民英謝孝寵韓艿壯韓星明粱申威雷鳳祥錫滿成黎傳緒戴盟
中國楹聯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名單
一、學術委員會
主任:常治國郭殿崇劉慶華
副主任:葉子彤龔聯壽
秘書長:劉太品
委員:王翼奇馮修齊宮寶安鄒宗德祖振扣喻石生張卓夫李濤
二、教育委員會
主任:蔣有泉蔣力華
副主任:葉子彤鄭文詠朱森林
秘書長:仲新薛宗漢
副秘書長:支昭和
委員:於濯非張笑庸寧志光王之望劉興君陳勇陳德謙韓艿壯高樹軍
三、書法藝術委員會
主任:谷向陽錢來忠余德泉高寶慶
副主任:趙望進陳聯合
秘書長:肖良平
副秘書長:沈一丹倪進祥胡獻軍
常務委員:張坤山趙勇張銅彥卓斌青張維忠羅永嵩高寶玉馬駿祥吳雪宋鳳洲
四、宣傳出版委員會
主任:蔣有泉蔣力華盧曉
副主任:張海生劉太品楊憲金牛書友
秘書長:胡春奎
副秘書長:彭一超
委員:劉景龍李敬寅潘家農宋柳根黃太茂孫英馬傑秦志法王新波
五、評審委員會
主任:何永年
副主任:文詩華李文鄭
秘書長:劉慶華
委員:梁石唐景明羅美安沈樹華楊克炎劉榮根張國英薛起珠
六、對外交流委員會
主任:高壽荃孫滿倉
副主任:潘濤劉年新
秘書長:肖良平李德生
委員:鄒繼海張忠惠王漱居李敬忠趙玉森解福山陳錫波魏華榮周紹麟孫幼明洪榮
七、網路委員會
主任:方留聚
副主任:吳紅賈志敏陳麗榮
秘書長:仲新
委員:田作明劉楓侯廣鄂明爾孫超金銳
 
八、遺產委員會
主任:孟繁錦郭省非
秘書長:李有生
九、事業發展委員會
主任:孟繁錦葉子彤
副主任:李永年馬泰昌
秘書長:胡春奎薛宗漢
副秘書長:邵拓雲王鴻喜
委員:李有生馬新民郭集展姜衛東孟凡平易武興余庭良

中國楹聯學會入會須知


中國楹聯學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楹聯學會章程》第三章中有明確規定:
第七條 本團體的會員包括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協會(學會)是直接的單位會員。
第八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資格,具備下列條件可以申請入會:
(一)擁護本團體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團體的意願;
(三)熱愛楹聯,熟悉楹聯,在楹聯的創作、研究、教育、宣傳出版、組織活動及楹聯事業發展中取得一定成績;
(四)維護本會利益,以實際行動支持楹聯事業並取得顯著效果的各級合法楹聯團體或個人。
第九條 會員入會的程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和一定數量的楹聯作品或事跡材料;
(二)經理事會或理事會常務辦公會討論通過;
(三)由理事會或理事會常務辦公會授權學會組聯部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本團體內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團體的活動;
(三)有獲得本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團體工作有知情權、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六)享受本團體授予的各種獎勵。
第十一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執行本團體的決議;
維護本團體合法權益;
完成本團體交辦的工作;
按規定交納會費;
向本團體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由本團體授權的省級、省會級楹聯組織,在規定範圍內代表本團體行使對有關個人會員、單位會員的協調、管理職責。
第十二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團體,並交回會員證。會員無正當理由連續二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團體活動,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學會會歌

楹聯之歌(中國楹聯學會會歌-歌詞)
孟繁錦 王成仁 詞
姜春陽 曲
泱泱大中華,
古老又文明,
風風雨雨千百年,
楹聯總興盛。
題山川、寫風雲、
賀新春、吐幽情,
天地古今事事都能對,
千般情感寄懷雅聯中。
國粹自古傳到今,
今朝聯花分外紅。
泱泱大中華,
日麗江河騰,
紅紅火火好歲月,
楹聯總關情。
歌盛世、頌太平、
鼓士氣、奔前程,
十萬聯軍跟著聯旗走,
勇當先進文化輕騎兵。
國粹自古傳到今,
今朝聯花分外紅。

大事記

(中國楹聯學會大事記
(2004年9月至2009年4月)
2004年9月
☆中國楹聯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於11-12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70多名代表,代表全國2,300餘名會員出席會議,並行使權力,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楹聯學會領導集體。名譽會長:馬蕭蕭、常江。會長:孟繁錦。副會長:常治國、**劉育新(兼秘書長)、高壽荃、陳東成、谷向陽、蔣有泉、何永年、陳健、婁以忠、郭殿崇、李建軍、孫滿倉、盧曉、蒙智扉。孟繁錦代表第四屆理事會作《服務大局、團結務實、努力開創中國聯壇新局面》的工作報告。
☆首屆自撰聯書法作品、慶祝建國五十五周年全國楹聯書法篆刻大賽,分別揭曉評選結果。
☆北京龍慶峽海內外征聯啟動。
2004年10月
☆第二屆自撰聯書創作研討班開課。來自河北、浙江、湖南等省市區的楹聯書法愛好者參加學習。
2004年11月
☆中國楹聯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隆重舉行。來自全國社會各界近200人參加了慶祝大會。孟繁錦會長作了《發揚傳統、團結務實、拼博進取》的講話。中國楹聯學會授予一批“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楹聯模範教師”光榮稱號。
☆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展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中國(南昌)首屆楹聯文化藝術節開幕。來自海內外的聯界代表近800人出席開幕式。孟繁錦會長,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豆羅分別發表講話。藝術節期間,分別舉辦了象湖楹聯論壇、菲華詩聯書畫南昌巡迴展、大學生對聯賽等活動。
2004年12月
☆中國楹聯學會下發《關於2005年春節組織十萬聯友下基層活動的通知》。
2005年1月
☆中國楹聯學會下發《關於成立清聯三百副編委會的決定》。《清聯三百副》編纂工作正式啟動。
☆由孟繁錦、王成仁作詞、姜春陽作曲的《楹聯之歌》被正式作為中國楹聯學會會歌。中楹會發出號召,希望各級楹聯組織廣泛宣傳、積極教唱《楹聯之歌》。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大典》編纂工作正式啟動。馬蕭蕭、常江任顧問,孟繁錦任主編。
☆從塞北到江南,各級楹聯組織立即行動起來,動員聯家、書家於2005年書春日,投入到為民眾送春聯、送文化的大軍之中,出現了“十萬聯友寫紅大江南北”的壯舉。
☆中國楹聯學會為200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新春使者送春聯”節目,撰寫十八副春聯,成為整台晚會的一大亮點,在海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好評。與此同時,中國楹聯學會又為中央電視台元宵節晚會編撰一批燈聯、巧聯、趣聯和謎聯。
2005年2月
☆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舉辦新春茶話會。
☆中國楹聯學會與中央電視台書畫院聯袂出版的《盛世大聯歡——中央電視台2005年春節晚會楹聯集粹》問世。
2005年3月
☆中國楹聯學會宣傳出版工作會議於16日在北京舉行,交流一報兩刊的工作情況,研究今後的工作思路。
☆中國楹聯學會會徽正式啟用。會徽由孟繁錦會長親自設計。
2005年4月
☆2005’中國(黃梅)國際楹聯文化節於16-18日在湖北省黃梅縣成功舉辦。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及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3000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會議期間還舉行了楹聯學術研討會、中學生楹聯現場對答賽等活動。
☆由中國楹聯學會授予的中國楹聯書法教育(濰坊)基地,在山東省濰坊師範學校掛牌。
2005年5月
☆中國楹聯學會於23-25日在山西省運城市召開“中國楹聯文化城鄉創建工作座談會”,全國已建、在建楹聯之市(鄉)的楹聯學會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2005年6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主辦的中央電視台“盛世大聯歡”聯墨原作展,在北京逸藝齋畫廊舉行。
2005年7月
☆中國(常州)楹聯文化節在江蘇省常州市隆重舉行。
☆第三屆南海(陽江)開漁節暨中國楹聯文化城市授牌晚會,在廣東省陽江市體育館隆重舉行。
☆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馬蕭蕭作品集《馬蕭蕭聯稿》首發式,假座中華百年老字號——北京西四沙鍋居隆重舉行。《馬蕭蕭聯稿》收錄了馬蕭蕭先生自上世紀四十年代以來創作的對聯作品一千餘副,並由作者親自校訂注釋。
2005年8月
☆天津市楹聯學會正式成立。
☆中國楹聯學會頒布《關於在征聯評獎活動中制止抄襲行為的幾點意見》。
2005年9月
☆中國楹聯學會常務辦公會議決定,正式申報中國楹聯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5年10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一報兩刊”共同組織策劃的“2005對聯中國”徵集評選工作全面啟動。
2005年11月
☆第十屆當代文學藝術創作交流會暨第二屆鍾雲舫對聯藝術研討會,在重慶江津市舉行。
☆中國楹聯學會編輯出版《中國聯墨百家》。
2005年12月
☆吉林省楹聯家協會於3日在長春隆重舉行成立大會。
☆由中國楹聯學會、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新浪網聯合舉辦的“天涯共此時”——2006新年春聯全球徵集活動順利舉行,在北京前門老舍茶館成功地進行了頒獎儀式的現場直播。
2006年1月
☆中國楹聯學會、野草詩社在北京明苑會議中心舉辦“新春聯誼書畫筆會”。周克玉、馬蕭蕭、唐雙寧、陳虹、孟繁錦等40餘人出席了聯誼活動。
☆中國楹聯學會應邀參與策劃,並為200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創作燈謎。
☆由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楹聯學會、北京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以“中國書法家進萬家”為主題的京城書法家送春聯活動啟動。
2006年2月
☆中國楹聯學會在北京燕京飯店舉行儀式,向海航集團捐贈10副由名家撰書,且具有鮮明企業文化特色的書法佳作。
2006年3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與山西省永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鸛雀樓海內外大征聯活動,共收到應徵對聯15,314副。經過評審會反覆斟酌,共有324名作者的397副作品入選,最終評選出18副佳作。
☆由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澳門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名家書畫展在澳門舉行。孫軼青、雷正民、孟繁錦出席開幕式。
2006年4月
☆中國楹聯學會召開常務辦公會議,學習、傳達中國文聯第七屆六次全委會精神。
☆中國楹聯學會下發通知,向全國各級楹聯學會、楹聯教育基地、函授院徵集中國小楹聯教材。
☆中國楹聯學會在湖北省荊門市隆重召開中國對聯集成編纂暨楹聯報刊工作會議。
2006年5月
☆中國楹聯學會創辦的專業網站——中國楹聯學會網正式運行,並委託中華國粹網站代為管理。
☆國務院發布《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國發[2006]18號),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共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楹聯被收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中國楹聯學會、中國台灣網、人民網、新浪網、騰訊網共同舉辦的首屆“海峽傳情”楹聯、詩詞、新春賀詞有獎徵集活動揭曉。
2006年6月
☆中國楹聯教育工作會議在吉林省白山市隆重召開。中國楹聯學會及來自全國各省市區楹聯學(協)會的分管領導、優秀楹聯教育工作者、楹聯教育基地的教師等近60人出席會議。會議期間,還召開了《楹聯教學大綱》的研討會。
☆首屆加拿大中華詩書畫大展在加拿大溫哥華市唐人街中山公園舉行。孟繁錦會長以“書畫伴楓丹”題詞。以馬蕭蕭名譽會長為團長的中國楹聯代表團參加開幕式。
2006年7月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大典》在京正式出版,這是中國楹聯學會成立以來以學會名義出版的第一部會員大典。
☆第二屆中國(南昌)楹聯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在聞名遐邇的滕王閣廣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代表800餘人出席開幕式。
☆首屆青少年對聯夏令營在北京黃河賓館開營。
2006年8月
☆《2005對聯中國》一書正式出版發行。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大典》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2006年9月
☆中國楹聯學會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會議在山西省永濟市召開。會議研究、擬定了《關於評選“梁章鉅獎”的意見》和《關於建立健全團體會員制度的意見》。
☆由中國楹聯學會、山西省永濟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鸛雀樓海內外大征聯頒獎儀式在永濟鸛雀樓前廣場舉行。
☆中國楹聯學會發出《關於評選“梁章鉅獎”的通知》,旨在褒獎在楹聯創作、理論研究、楹聯教育、出版發行、組織聯絡、聯墨創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和為我國楹聯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楹聯家。
2006年10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舉辦的高寶慶《楹聯書法學概論》一書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2006年11月
☆中國楹聯學會下發通知,部署在2007年書春日到來之際,以宣傳和諧、祝福和諧、構建和諧為主題,城鄉互動,開展“和諧春聯進萬家”活動。
☆中國文聯產業文聯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國內聯絡部副主任周雪靜一行受中國文聯委託到中國楹聯學會考察。
2007年1月
☆中國楹聯學會、安徽省文聯、蒙城縣委縣政府聯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中國楹聯報創刊20周年慶典暨建設和諧楹聯文化座談會”。
☆中國楹聯學會網路委員會成立。
☆全國各級楹聯組織回響中國楹聯學會“讓和諧春聯走進千家萬戶”的號召,發動會員同赴書春一線。
2007年2月
☆中國楹聯學會為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撰寫四副“和”字春聯。
☆中國楹聯學會、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欄目共同策劃春節期間春聯徵集和展示活動。孟繁錦等中國楹聯學會領導亮相中央電視台展示春聯進行賞析。
2007年3月
☆全國第一個巾幗楹聯學會在遼寧鞍山誕生。孟繁錦出席成立大會。
☆由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谷向陽編著的《中國楹聯學概論》一書出版。
2007年4月
☆來自全國楹聯界的50餘位代表齊聚湖北省漢川市,參加湖北省花朝聯會暨漢川市楹聯文化節。其間,中國楹聯學會舉辦以研討《聯律通則(草案)》為主題的楹聯論壇,
2007年5月
☆中國楹聯學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楹聯論壇,就嵌名聯的有關學術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2007年6月
☆中國楹聯學會正式公布《聯律通則(試行)》。
☆由中國楹聯學會和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等共同舉辦的《中國楹聯學概論》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2007年7月
☆武警某部舉行盛大慶典活動,慶祝建軍八十周年暨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團”稱號,孟繁錦等出席儀式。
☆第二屆青少年對聯夏令營在山西杏花村酒業舉辦。
2007年8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主辦,各省市區楹聯組協辦的“百城迎聖火海內外大征聯”活動正式啟動。
2007年9月
☆紀念鍾雲舫誕辰160周年暨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市江津區舉行。
☆由孟繁錦題寫書名、中國楹聯報創刊20周年慶典活動賀件圖文集《聯路飛歌》由中國楹聯出版社出版。
2007年10月
☆《2006對聯中國》正式出版。
2007年12月
☆中國楹聯學會在北京湖廣會館隆重舉行首屆“梁章鉅獎”頒獎活動。馬蕭蕭獲終身成就獎,余德泉等15人獲“梁章鉅獎”,賈志敏等26人獲提名獎。
☆中國楹聯學會“梁章鉅獎”獎勵基金成立並接受首批捐助。
☆中國楹聯學會學術委員會在京舉辦《聯律通則》研習班,來自全國聯界的80餘人參加研習。
2008年1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共青團中央青農部、人民網等聯合主辦的“新農村新青年新風采”征聯活動圓滿結束。
☆第一張校園楹聯報在江蘇沭陽誕生。
2008年2月
☆孟繁錦會長、常江名譽會長、谷向陽副會長等作客中央電視台,講解春聯知識。
2008年3月
☆中國楹聯學會發文,在全國開展評選楹聯之家和優秀楹聯教師活動。
☆馬蕭蕭詩聯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等五十餘位專家出席。
☆中國楹聯學會中華對聯文化研究院成立,周克玉為研究院授牌。
2008年4月
☆首次全國中國小生征聯決賽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42名選手代表全國中國小生參加。
2008年5月
☆中國楹聯界以不同方式沉痛悼念汶川地震死難同胞並向災區捐款、捐物。中國楹聯學會組織為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災的都江堰市文聯、楹聯學會募捐。
2008年6月
☆山西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成立。
2008年7月
☆第三屆青少年楹聯夏令營在福建舉行。
☆由中國楹聯會、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主辦的中國歷屆奧運會冠軍嵌名聯聯墨展,在北京開幕。
☆中國(漢川)楹聯論壇在湖北漢川舉行,與會專家再次對《聯律通則》進行研討。
☆由中國楹聯學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百城迎聖火聯墨作品展在遼寧瀋陽舉行。趙長青、孟繁錦等出席開幕式。
2008年8月
☆第29屆北京奧運會舉行,聯界掀起為奧運冠軍撰聯熱潮。
☆《2007對聯中國》與讀者見面。
2008年9月
☆中國楹聯學會五屆十七次常務辦公會議決定《聯律通則(修訂稿)》公布並從10月1日起實施。
2008年10月
☆中國(廣水)楹聯論壇在湖北廣水市舉行,來自全國的33家楹聯文化市、縣以不同方式交流了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的經驗。
☆全國楹聯教育工作會議在江蘇沭陽懷文中學舉行,會議表彰62名優秀楹聯教師。中國楹聯學會教育基地聯誼中心正式成立。
☆全國楹聯評審工作會議在江蘇徐州舉行,大會對《征聯評審細則》進行了討論。
☆中國楹聯學會派代表赴陝西黃陵縣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大典,孟繁錦會長代表中國楹聯藝術界敬獻花籃。
2008年11月
☆由中國楹聯學會編輯、出版的《聯墨百家》一書問世。
☆喬應甲楹聯藝術全國論壇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行,論壇就喬應甲的思想及其《半九亭集》的藝術價值、歷史意義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形成一致意見。
☆中楹會通報表彰丁長江等36個“楹聯之家”,頒發匾牌。
2008年12月
☆《馬蕭蕭詩稿》在北京舉行首發式,100餘位各界人出席。
2009年1月
☆中央文明辦、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楹聯學會聯合主辦,在中國文明網、中國楹聯學會網開展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的網上征春聯活動。孟繁錦會長接受新華網、人民網記者採訪,宣傳楹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講解春聯知識。
☆中國楹聯學會為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公安部“萬家燈火平安夜”春節晚會組織創作春聯。
☆中國楹聯學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與聯手為京郊民眾書春。
☆《中國楹聯報》增刊《月末》出版。
☆為了向六代會獻禮,《百家聯稿》、《中國楹聯學會圖典》編纂工作正式啟動。
2009年2月
☆東北三省首屆楹聯協作會議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
2009年4月
☆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馬蕭蕭於4月26日逝世。全國聯界同悼馬老,《中國楹聯報》、《對聯》、《對聯文化研究》等以專刊刊發輓聯。4月30日,馬蕭蕭遺體告別儀式追悼會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中國楹聯學會組織召開馬蕭蕭先生追思會。
2009年5月
☆2009年5月23日,中國楹聯學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召開。中國文聯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高運甲,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處長潘文海,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豆羅,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周關,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理事會主要成員,以及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的代表180餘人出席了會議。
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常治國主持大會。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育新致開幕詞。周關代表南昌市委宣傳部致賀詞。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盧曉宣讀了文化部原副部長賀敬之、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周克玉上將等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賀信、賀聯。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孟繁錦作了題為《科學發展、團結協作、再創輝煌》的工作報告。
按照《中國楹聯學會章程》規定,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領導機構,孟繁錦任會長兼秘書長,**劉育新、常治國、高壽荃、谷向陽、蔣有泉、何永年、郭殿崇、蔣力華、余德泉、錢來忠、高寶慶、郭省非、方留聚、孫滿倉、盧曉任副會長,選舉馬長泰等170人任理事,選舉於濯非等80人為常務理事;聘請葉子彤、張海生、劉太品任會長助理,胡春奎、蕭良平、薛宗漢任副秘書長;聘請周克玉、常江為名譽會長,聘請陳東成等47人為顧問;聘請萬天銀等85人為名譽理事。
(此件素材由《中國楹聯報》提供)
註:帶有“**”符號者表示已不在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