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果樹栽培史

中國果樹栽培史

正文

在以採集、漁獵經濟為主的原始社會,某些樹木的果實已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之一。中國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果實、果核出土。如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有大量的橡子和酸棗核,西安半坡遺址出土有栗、和松子,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有甜瓜子、菱、酸棗核和毛桃核等。商代已出現栽培果樹、蔬菜的園圃;西周至春秋時期園圃已相當普遍,秦、漢之際有了商品性的果樹栽培;還出現了一些果品貿易的集散地。經歷代相沿,留下了豐富的種質資源和寶貴的栽培技術。
種類、品種和產區 關於果樹包括的種類和範圍,由於古代往往把糧食作物外所有果實或種子可食的植物,甚至把一些球莖可食的植物都歸入果類,因此包涵較廣。明代將它們大別為核果(等)、膚果(等)、殼果(栗、核桃等)、檜果(松子、柏仁等)和角果(豆類)5類,或分為膚果(梨、李、、柰等)、殼果(栗、核桃、荔枝等)蓏果(瓜類)和澤果(慈姑等) 4類。見於歷代古籍記載的果樹種類至少在70種以上。先秦時期栽培的果樹主要有核果類的桃、李、梅、杏、棗,堅果類的栗、榛和常綠果樹中的柑橘等。到了漢代,南方原產的荔枝、枇杷龍眼香蕉等也有了栽培。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進一步溝通了與西方的陸上交通,一些原產新疆和國外的果樹,如綿蘋果、葡萄、核桃、石榴等被陸續引進栽培於中原一帶。唐代和國外的交通也很發達,又引進了扁桃油橄欖、阿月渾子以及無花果等。及至明代,海上交通進一步發展,又從海路陸續引進了鳳梨、番木瓜、芒果等。至於西洋蘋果、西洋梨和西洋櫻桃等則是清代後期通過外國傳教士引進的。
果樹選種方面,秦、漢文獻中已有關於桃、李、棗等果樹的不同品種的記載。魏、晉時出現了“甘若蜜、脆若菱”的“真定御梨”、“薄殼多肌”的“陳倉核桃”和“豐肌細核”的“樂氏棗”等優異品種。北魏《齊民要術》中將棗樹選種的經驗概括為“常選好味者,留栽之”,說明當時選種已成為果樹栽培的重要環節。此後,名貴品種代有出現,著名的有唐代的“乳柑”,宋代的“陳紫”、“宋香”荔枝,明、清時期的上海水蜜桃、山東肥城桃,河北的鴨梨、秋白梨、潮汕地區的蕉柑、雪柑等。
不同的果樹種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了許多有名的果樹產區。如:秦漢之際安邑的棗,燕秦的栗,蜀漢江陵的橘,唐代江蘇洞庭東西山的柑橘,四川的荔枝;宋代河北良鄉的板栗,福建福、興、泉、漳四郡的荔枝等。明、清時期,太湖地區形成水蜜桃產區;珠江三角洲則發展為中國熱帶、亞熱帶果樹的生產基地,荔枝、柑橘、香蕉、鳳梨成了這一地區的四大名果。
栽培技術 實生繁殖是人類開始栽培果樹時首先採用的方法。但古代人民早就觀察到許多果樹經實生繁殖後會產生劣變現象,如《齊民要術》注稱:“每梨有十許子,唯二子生梨,余皆生杜”;柰和林檎“種之雖生,而味不佳”等。在南北朝時期實生繁殖法僅有:選擇地套用於少數幾種變異較小的果樹如板栗、桃等。自根營養繁殖法在漢代文獻中已見記載。南北朝時期大部分果樹採用分株、壓條扦插方法繁殖。這一時期嫁接繁殖技術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可稱為1400多年前古代農業技術發展上的一大成就。當時已知嫁接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和提早結果;並知宜從“美梨”上選取向陽的枝條充作接穗,用作接穗的枝條的著生部位不同,可影響嫁接苗長成後的樹形和結果年齡的早遲;同時,所用砧木的樹種不同,對嫁接苗也會產生不同影響;嫁接時間則以“梨葉微動”(萌發)時為宜。對具體操作方法,當時已注意到“木邊向木,皮還近皮”,即做到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密接,接後要封土,保持濕潤,以利於成活。至唐代末年,又進一步認識到嫁接親和力取決於砧木與接穗間的親緣關係。“砧”這一名稱也是這一時期的文獻中首次提出的。宋、元之際,枝接有多種多樣的操作方法,此外還出現了芽接。
在果樹疏花、修剪、防治蟲害等方面,古代也創造了許多可貴的經驗。如南北朝時已注意到果樹開花過多與座果率之間存在矛盾。對棗樹採取了“以杖擊其枝間,振去狂花”的措施,認為:“不打,花繁,不實不成。”此外,還創造了用斧背擊傷果樹皮,阻礙養分分流下行,以提高座果率的“嫁棗法”,可說是現代疏果和環狀剝皮技術的起源。關於果樹修剪,較早的見於宋代《橘錄》中有關柑橘修剪的簡要敘述,指出修剪是“刪其繁枝之不能華(花)實者”,目的在於“以通風日,以長新枝”。《南方草木狀》中載有利用驚蟻防治柑橘害蟲的方法,說明利用生物防治法消滅果樹害蟲,在中國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唐代文獻中首次記載了用人工鉤殺法防治天牛一類害蟲的方法。宋代又創造了類似今日套袋的方法,用以防治害蟲。在果樹防寒防凍方面,南北朝有冬季葡萄埋蔓,板栗幼苗“裹草”,以及熏煙防霜等方法。
參考書目
 辛樹幟:《我國果樹歷史的研究》,農業出版社,北京,196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