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長期以來,木材工業研究所深入系統全面研究了商品木材的結構、成分與性能及其生物學形成規律和機理,木質重組材料、木基複合材料、竹藤材料及秸桿纖維複合/重組材料等各種生物質材料的設計與製造及套用與開發。

(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木材工業研究所成立於1957年3月,是國內最大的木材工業科研與開發機構,同時為國際林業研究組織聯盟團體會員。主要學科為木材科學與技術木材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二級學科,設木材解剖學、木材物理學、木材化學、木材力學、木材幹燥學、木材保護與功能改良學、木材性質與林木培育關係學、木材性質與加工利用關係學、結構複合材料學、功能複合材料學、木質重組材料學、木質材料環境影響學、木材及其製品先進制造技術和非木質材料學等14個研究方向。

概況

(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設有林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是木材科學與技術和木材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二級學科的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授權以及材料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承擔著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畫(973)、國家高技術研究計畫(863)、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引進計畫(948)等國家重點科研計畫課題以及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等國際合作項目。已形成資產總值達1.17億元,其中科研儀器設備1626台(套),價值6118萬元,中試生產設備固定資產5549萬元。

截止2005年12月,有在冊職工132人,另有在站博士後、在讀研究生及流動科研人員97人,離退休職工136人(其中離休8人)。在冊職工中,在國際學術組織中任職有3人,有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1人、正高級科研人員16人、副高級科研人員48人、中級科研人員40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16人。科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3人,高級科研人員占全所人數43%以上。

現設木材性質研究室、機電工程部(與北京科力森公司合署辦公)、人造板工程部、木材保護工程部、信息中心、中試基地(與北京創林公司合署辦公)和實驗中心等8個下屬單位以及綜合管理部(與所黨委辦公室合署辦公)、產業開發部、科技管理處和計畫財務部4個管理職能部門。木材工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木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人造板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人造板與木材檢驗實驗室附設在研究所,其他掛靠單位有中國木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全國人造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中國林學會木材工業分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材幹燥專業委員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刨花板專業委員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浸漬紙專業委員會和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林業分會秘書處辦公室等。

1996年以來獲省部級以上獎26項,其中國家級獎5項。擁有專利授權42項,1項專利榮獲首屆全國專利評選全國林業系統唯一的中國專利優秀獎。包括纖維模壓門板、古建築木結構保護技術、微機控制成材幹燥工藝和設備、酚醛人造板低毒膠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996年以來發表論文中SCI收錄20篇,EI收錄16篇,出版專著26部,1部專著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編輯出版的《木材工業》和《中國人造板》(原《人造板通訊》)雜誌,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研究方向

(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長期以來,木材工業研究所深入系統全面研究了商品木材的結構、成分與性能及其生物學形成規律和機理,木質重組材料、木基複合材料、竹藤材料及秸桿纖維複合/重組材料等各種生物質材料的設計與製造及套用與開發,為林木的定向培育、集約經營以及木本、禾本和藤本植物等原材料的最佳化加工、高效利用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推動木材工業科技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主要開展如下9個方向的研究:

1、生物質材料結構、成分與性能

2、生物質材料生物學形成及其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3、生物質材料理化改良

4、生物質材料的化學資源化

5、生物質材料生物技術

6、生物質功能材料設計與製備

7、生物質結構材料設計與製備

8、生物質環境材料設計與製備

9、生物質材料先進制造技術

人才培養

(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1、科研力量:

研究所現有在冊員工135人,其中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2人,高級研究人員62人,中級人員44人,輔助人員29人。36-45歲中年研究人員87人,占64.4% ,35歲以下的青年研究人員29人,占21.5%。

每一研究方向包括若干個研究內容(學科組),並由1-3名學術帶頭人負責,形成了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和以學科組及大型科研項目為基礎的研究體系。

研究所努力營造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合作活躍。近年來有1人獲全球環境領導獎。2人被授予部級“巾幗建功標兵”光榮稱號,1人為國家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獲中國林業青年科技獎。

積極為青年科技人員創造出國留學、進修和合作研究的機會,每年平均有30-60人次到國外工作、學習和參加會議,並有20-30人來所講學和開展合作研究。

2、人才培養

研究所從事木材科學與技術研究歷史悠久,迄今已愈半個世紀,有較雄厚的學科基礎,是中國最早擁有該學科及相關專業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研究單位之一,同時是中國林業系統第一個林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設站單位,為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研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所現有研究生指導導師28人,其中博士指導導師12人,碩士指導導師16人,為中國培養了大量高級專業人才。目前,研究所相關專業學位授權點為:

博士學位授權專業2個:專業名稱:木材科學與技術、木基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

碩士學位授權專業2個:專業名稱:木材科學與技術,木基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1個:林業工程

研究所自1979年招生第一個碩士研究生,1994年招收第一個博士研究生以來共培養研究生6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6人,碩士研究生35人。現有在讀研究生5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5人,碩士研究生29人,自1995年招收博士後以來,接收博士後24人,其中16人順利出站,這些高層次人才在木材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外,所每年接收與培養木材科學與技術相關領域的兄弟單位如北京林業大學等高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生進行聯合培養,促進單位間地交流和溝通。

國際合作和區域交流

(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該所自改革開放以來就致力於創建國際一流院所的工作,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80年代, 第一個與UNDP/FAO國際組織合作, 開展以木材綜合利用和人造板製造研究,先後獲得150萬美元資助,培養了大批人才,武裝了工藝研究裝備;90年代初,又是國內林業系統第一個承擔ITTO國際合作項目的單位, 到目前為止該所已累計獲得ITTO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約150多萬美元的資助;新世紀以來,該所是國內第一家從JICA渠道申請並爭取到中日政府間專項技術合作“中國人工林木材研究”項目,獲得儀器設備價值約5.4億日元援助,使該所儀器設備得到全面更新, 整體科研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所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支持在職人員在國際組織中任職、出國考察、參加國際會議、進修學習和合作研究,吸引出國留學人員和海外華裔科學家為國服務等,大大擴大了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目前已與美國 林產品研究所、美國林務局南方林業試驗站、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英國木材研究與卡法研究所、加拿大福林泰克(Forintek)林產品研究院、紐西蘭林業研究所、日本京都府立大學、日本森林綜合研究所、德國弗勞霍夫—克勞迪茨木材研究所、澳大利亞國家科學研究院林業與林產品研究所、韓國林業研究所、馬來西亞林業研究所、菲律賓林產品研究發展中心、印度班加羅膠合板工業研究所等30多個高等院校、科研院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每年平均接待外籍專家來訪約80人次,先後聘請了約12位外籍專家擔任客座教授,每年選派科技人員出國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修和合作研究30多人次,每年承擔重要國際合作項目7項左右。

研究部門

木材性質研究室

設有木材解剖、木材化學、木材物理、木材力學、木材材性與加工利用和木材性質與林木培育相關性等6大研究領域。現有23名科技人員,研究員5名(其中1名為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副研究員7名,擁有博士學位13人。現有5名博士後在站,11名在讀博士生和10名碩士生。設有木材解剖與超微結構實驗室、木材化學實驗室、木材流體關係實驗室、木材物理和力學實驗室。儀器設備先進,並有技術嫻熟的實驗人員,在國內木材科學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進行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的同時,也為木材市場、生產、外貿、執法、考古、古建維修等領域提供諮詢服務,包括木材樹種鑑定和木材物理、力學和化學性質的測定等技術服務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