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

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

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英文:Cup of China ISU Grand Prix of Figure Skating)簡稱:花樣滑冰中國杯,是國際滑冰聯盟(ISU)主辦的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六個分站賽中的第三站,中國滑冰協會(CKA)參與合辦,每年11月中上旬舉行,舉辦城市並不固定。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從2003年來到中國舉行,至今已經在北京、南京、哈爾濱和上海4座城市成功舉辦了15次中國杯。2019年中國杯世界花滑大獎賽將於2019年11月8-10日重慶舉行。

基本信息

賽事介紹

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
中文名稱: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

外文名稱:CupofChinaISUGrandPrixofFigureSkating

其他名稱: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中國站、國際滑冰聯盟花樣滑冰大獎賽中國站

簡稱:花樣滑冰中國杯、花滑中國杯

首次舉辦:2003年

舉辦次數:15次

比賽項目: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女子單人滑、雙人滑、冰上舞蹈

賽事沿革

2019年之前,國際滑聯中國杯比賽曾連續舉辦了15年,2018年由於備戰2022北京冬奧會和首都體育館改造,2018/2019賽季國際滑聯所有在中國的賽事計畫全部取消,中國杯也就此停辦一屆。

世界滑冰聯合會2019年1月3日晚公布了2019年花樣滑冰6站大獎賽和總決賽舉辦地,中國杯時隔1年再度啟程,將於2019年11月8-10日重慶舉行。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是繼北京、上海、南京、哈爾濱後,中國杯落戶的第5座城市。短短兩年之後,中國杯再度被國際滑聯列入賽程表。

按照世界滑聯的賽程安排,2019年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共包括美國站、加拿大站、法國站、中國站、俄羅斯站和日本站,而最終的總決賽定於2019年12月5日-8日在法國舉行。

歷屆賽事

歷屆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
屆數 時間 地點 比賽場館 參賽國數 運動員數
1 2003年11月6日-11月9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 -
2 2004年11月11日-11月14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7 46
3 2005年11月3日-11月6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5 67
4 2006年11月9日-11月12日 南京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16 63
5 2007年11月8日-11月11日 哈爾濱
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
16 60
6 2008年11月6日-11月9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4 60
7 2009年10月30日-11月1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1 60
8 2010年11月5日-11月7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2 60
9 2011年11月4日-11月6日 上海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
9 51
10 2012年11月2日-11月4日 上海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 9 52
11 2013年11月1日-11月3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0 52
12 2014年11月7日-11月9日 上海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
12 56
13 2015年11月6日-11月8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2 56
14 2016年11月18日-11月20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1 60
15 2017年11月3日-11月5日 北京 首都體育館 11 60

歷屆前三名

男子單人滑

年份 冠軍 亞軍 季軍
2003 蒂莫西·戈貝爾(美國) 布萊恩·茹貝爾(法國) 李成江(中國)
2004 傑弗瑞·布特(加拿大) 李成江(中國) 施特凡·林德曼(德國)
2005 伊曼紐爾·桑德胡(加拿大) 史蒂芬·蘭比爾(瑞士) 安德烈·格里亞澤夫(俄羅斯)
2006 伊萬·萊薩切克(美國) 謝爾蓋·達維多夫(白俄羅斯) 伊曼紐爾·桑德胡(加拿大)
2007 約翰尼·威爾(美國) 伊萬·萊薩切克(美國) 史蒂芬·蘭比爾(瑞士)
2008 傑里米·亞伯特(美國) 史蒂芬·卡里爾(美國) 托馬斯·維內爾(捷克)
2009 織田信成(日本) 伊萬·萊薩切克(美國) 謝爾蓋·沃洛諾夫(俄羅斯)
2010 小冢崇彥(日本) 布蘭登·莫羅茲(美國) 托馬斯·維內爾(捷克)
2011 傑里米·亞伯特(美國) 織田信成(日本) 宋楠(中國)
2012 町田樹(日本) 高橋大輔(日本) 謝爾蓋·沃洛諾夫(俄羅斯)
2013 閆涵(中國) 馬克西姆·科夫頓(俄羅斯) 小冢崇彥(日本)
2014 馬克西姆·科夫頓(俄羅斯) 羽生結弦(日本) 理察·多布希(美國)
2015 哈維爾·費爾南德茲(西班牙) 金博洋(中國) 閆涵(中國)
​2016 陳偉群(加拿大)​ ​金博洋(中國) 沃諾羅夫(俄羅斯)​
2017 米哈伊爾·科爾亞達(俄羅斯) 金博洋(中國) 馬克思·阿隆(美國)

女子單人滑

年份 冠軍 亞軍 季軍
2003 埃琳娜·利亞申科(烏克蘭) 恩田美榮(日本) 村主章枝(日本)
2004 伊瑞娜·斯盧茨卡婭(俄羅斯) 維多利亞·沃什科娃(俄羅斯) 瑞安·羅切特(加拿大)
2005 伊瑞娜·斯盧茨卡婭(俄羅斯) 淺田真央(日本) 荒川靜香(日本)
2006 朱莉婭·塞巴斯蒂安(匈牙利) 中野友加里(日本) 艾米麗·休斯(美國)
2007 金妍兒(韓國) 張圓圓(美國) 卡羅琳娜·科斯特納(義大利)
2008 金妍兒(韓國) 安藤美姬(日本) 蘿拉·萊比斯托(芬蘭)
2009 鈴木明子(日本) 基拉·科爾皮(芬蘭) 瑞安·羅切特(加拿大)
2010 安藤美姬(日本) 鈴木明子(日本) 阿廖娜·里奧諾娃(俄羅斯)
2011 卡羅麗娜·科斯特內爾(義大利) 長洲未來(美國) 阿德麗娜·索特尼科娃(俄羅斯)
2012 淺田真央(日本) 茱莉亞·列布尼斯卡婭(俄羅斯) 基拉·科爾皮(芬蘭)
2013 安娜·帕格里拉雅(俄羅斯) 阿德麗娜·索特尼科娃(俄羅斯) 卡羅麗娜·科斯特內爾(義大利)
2014 伊涅扎維塔·圖克塔米舍娃(俄羅斯) 利普尼茨卡婭(俄羅斯) 村上佳菜子(日本)
2015 淺田真央(日本) 本鄉理華(日本) 達利婭·拉迪奧諾娃(俄羅斯)
2016​ 拉迪奧諾娃(俄羅斯) ​凱特琳·奧斯蒙德(加拿大 圖克塔米舍娃(俄羅斯)
2017 阿麗娜·扎吉托娃(俄羅斯) 樋口新葉(日本) 達利婭·拉迪奧諾娃(俄羅斯)[17]

雙人滑

年份 冠軍 亞軍 季軍
2003 申雪/ 趙宏博(中國) 龐清/ 佟健(中國) 瑪莉亞·佩特洛娃/ 阿列克謝·蒂洪諾夫(俄羅斯)
2004 申雪/ 趙宏博(中國) 張丹/ 張昊(中國) 瓦萊麗·馬庫斯/ 克雷格·布汀(加拿大)
2005 瑪莉亞·佩特洛娃/ 阿列克謝·蒂洪諾夫(俄羅斯) 龐清/ 佟健(中國) 多洛塔·扎格斯卡/ 馬瑞斯·蘇德克(波蘭)
2006 申雪/ 趙宏博(中國) 龐清/ 佟健(中國) 阿廖娜·薩維琴科/ 羅賓·索爾科維(德國)
2007 龐清/ 佟健(中國) 凱奧娜·麥克勞林/ 羅克內·布魯貝克爾(美國) 傑西卡·米勒/ 伊恩·莫拉姆(加拿大)
2008 張丹/ 張昊(中國) 塔蒂亞娜·沃洛佐扎/ 斯塔尼斯拉夫·莫洛佐夫(俄羅斯) 龐清/ 佟健(中國)
2009 申雪/ 趙宏博(中國) 張丹/ 張昊(中國) 塔蒂亞娜·沃洛佐扎/ 斯塔尼斯拉夫·莫洛佐夫(俄羅斯)
2010 龐清/ 佟健(中國) 隋文靜/ 韓聰(中國) 卡特琳·揚科斯卡斯/ 約翰·考夫林(美國)
2011 亞歷山大·維克托羅維奇·斯米爾諾夫/川口優子(俄羅斯) 張丹/ 張昊(中國) 克爾斯滕·摩爾·托威爾斯/ 迪倫·莫斯科維奇(加拿大)
2012 龐清/ 佟健(中國) 亞歷山大·維克托羅維奇·斯米爾諾夫/川口優子(俄羅斯) 克塞尼亞·斯托爾波娃/ 費多爾·克里莫瓦(俄羅斯)
2013 阿廖娜·薩維琴科/ 羅賓·索爾科維(德國) 龐清/ 佟健(中國) 彭程/ 張昊(中國)
2014 彭程/ 張昊(中國) 於小雨/ 金揚(中國) 王雪涵/ 王磊(中國)
2015 亞歷山大·維克托羅維奇·斯米爾諾夫/川口優子(俄羅斯) 隋文靜/ 韓聰(中國) 於小雨 /金揚(中國)
​2016 ​於小雨/
張昊(中國)
​彭程/
金揚(中國)
​伊留舍金娜/
莫斯科維奇(加拿大)
2017 隋文靜/ 韓聰(中國) 於小雨/ 張昊(中國) 摩爾·托爾斯/ 米歇爾·馬里納羅(加拿大)

冰上舞蹈

年份 冠軍 亞軍 季軍
2003 塔特婭娜·納烏卡/ 羅曼·考斯特麥洛夫(俄羅斯) 埃琳娜·格魯什娜/ 茹斯蘭·岡切洛夫(烏克蘭) 伊莎貝拉·德勞博/ 奧利沃·斯喬恩弗萊德(法國)
2004 塔尼斯·貝爾賓/ 班傑明·阿岡斯托(美國) 卡莉特·查伊特/ 謝爾蓋·薩克諾夫斯基(以色列) 瑪莉-弗蘭斯·杜布雷烏里/ 帕特里斯·勞宗(加拿大)
2005 塔提亞娜·納烏卡/ 羅曼·科斯特馬洛夫(俄羅斯) 卡莉特·查伊特/ 謝爾蓋·薩克諾夫斯基(以色列) 梅根·溫/ 阿倫·洛(加拿大)
2006 奧克薩納·多姆妮娜/ 馬克西姆·沙巴林(俄羅斯) 塔尼斯·貝爾賓/ 班傑明·阿岡斯托(美國) 雅娜·霍克洛娃/ 謝爾蓋·諾維特斯基(俄羅斯)
2007 塔尼斯·貝爾賓/ 班傑明·阿岡斯托(美國) 奧克薩納·多姆妮娜/ 馬克西姆·沙巴林(俄羅斯) 費德里卡·費埃拉/ 馬西莫·斯卡利(義大利)
2008 奧克薩納·多姆妮娜/ 馬克西姆·沙巴林(俄羅斯) 塔尼斯·貝爾賓/ 班傑明·阿岡斯托(美國) 雅娜·霍克洛娃/ 謝爾蓋·諾維特斯基(俄羅斯)
2009 塔尼斯·貝爾賓/ 班傑明·阿岡斯托(美國) 雅娜·霍克洛娃/ 謝爾蓋·諾維特斯基(俄羅斯) 費德里卡·費埃拉/ 馬西莫·斯卡利(義大利)
2010 娜塔麗·佩查拉特/ 法比安·伯爾扎特(法國) 葉卡捷琳娜·波布洛娃/ 德米特里˙索洛維耶夫(俄羅斯) 費德里卡·費埃拉/ 馬西莫·斯卡利(義大利)
2011 葉卡捷琳娜·波布洛娃/ 德米特里·索洛維耶夫(俄羅斯) 瑪亞·涉谷/ 亞歷克斯·涉谷(美國) 佩雷納爾·卡隆/ 勞埃德·瓊斯(法國)
2012 娜塔麗·佩查拉特/ 法比安·伯爾扎特(法國) 葉卡捷琳娜·波布洛娃/ 德米特里˙索洛維耶夫(俄羅斯) 凱特琳·維維爾/ 安德魯·波耶(加拿大)
2013 娜塔麗·佩查拉特/ 法比安·伯爾扎特(法國) 葉卡捷琳娜·波布洛娃/ 德米特里˙索洛維耶夫(俄羅斯) 麥迪遜·喬克/ 埃文·貝茨(美國)
2014 加布里埃拉·帕帕達吉斯/ 吉約姆·西澤龍(法國) 瑪亞·涉谷/ 亞歷克斯·涉谷(美國) 安娜·卡佩里尼/ 盧卡·拉諾特(義大利)
2015 安娜·卡佩里尼/ 盧卡·拉諾特(義大利) 麥迪遜·喬克/ 埃文·貝茨(美國) 埃琳娜·伊琳內赫/ 魯斯蘭·吉岡申(俄羅斯)
​2016 ​瑪亞·涉谷/
亞歷克斯·涉谷(美國)
​凱特琳·維沃/
安德魯·波傑(加拿大)
​亞歷山德拉·斯特帕諾娃/
伊萬·布金(俄羅斯)
2017 加布里埃拉·帕帕達吉斯/
吉約姆·西澤龍(法國)
麥迪遜·喬克/ 埃文·貝茨(美國) 葉卡捷琳娜·巴布洛娃/ 迪米特里·索洛維耶夫(俄羅斯)

將在重慶舉行

世界滑冰聯合會2019年1月3日晚公布了2019年花樣滑冰6站大獎賽和總決賽舉辦地,中國杯時隔1年再度啟程,將於11月8-10日重慶舉行。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是繼北京、上海、南京、哈爾濱後,中國杯落戶的第5座城市。

花滑大獎賽是國際滑聯主辦的頂級賽事,由6站分站賽和總決賽組成,每年從10月中下旬開賽至12月中旬結束。此前,國際滑聯中國杯比賽曾連續舉辦了15年,2018年由於備戰2022北京冬奧會和首都體育館改造,2018/2019賽季國際滑聯所有在中國的賽事計畫全部取消,中國杯也就此停辦一屆。短短兩年之後,中國杯再度被國際滑聯列入賽程表。

按照世界滑聯的賽程安排,2019年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共包括美國站、加拿大站、法國站、中國站、俄羅斯站和日本站,而最終的總決賽定於12月5日-8日在法國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