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CAET)成立於1991年,是經教育部批准,民政部備案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

基本信息

簡介

姓名:於雲秀 姓名:王珠珠 姓名:房雨林 姓名:邵 南 姓名:單兆眾   職務:會 長於雲秀
教育部民政部批准,2002年11月,中國電化教育協會改名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她的主要任務是:推動社會各界關心重視、支持教育技術工作;協調和組織教育技術研究,舉辦各種學術活動,推廣、交流教育技術理論及技術、設備研究的成果和經驗;為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技術的決策提供諮詢服務和行業管理;培訓教育技術有關管理幹部、教師、理論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編輯出版書刊和資料,交流教育技術信息;舉辦專業展覽;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的聯繫,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接受教育部委託的任務。

成員

她的成員覆蓋了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與成人教育四大領域的許多學校和機構。現有省、部級團體會員102個,各級會員組織幾千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設立學術委員會,由中國知名教育技術專家、遠距離教育專家組成。協會下設高校遠程、外語、體育、金融、高校工科、高校文理科、教育技術學、微格教學、煤炭、機械、醫學、中醫藥、職業技術、中國小、中學遠程教育、教學軟體、期刊等多個專業委員會,具體負責在本系統、本專業開展工作。

領導

現任會長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於雲秀當選會長,中央電教館副館長王珠珠當選常務副會長,劉雍潛當選秘書長。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有理事279人,常務理事89人。

成就

1995年10月協會召開學術研討會,研討了當代國際、國內教育技術最新理論發展動態,首次介紹了1994教育技術新定義,對我國教育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

1996年9月聯合召開中美培訓與教育技術研討會,共同研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職業培訓的水平與效益。

1997年在協會主持下完成了教育部電教辦下達的《普通高校電化教育面臨問題與對策》的科研報告,對高校電教面向21世紀的改革與發展提出全面改革意見 

1998年協會與香港教育傳意與技術協會共同召開“內地與香港教育技術研討會”,推進了兩地學者的交流。

1999年舉行了第三屆協會理事會成立大會,全面規劃了協會在21世紀的發展藍圖。

2000年舉辦“永新杯網路課程與多媒體課件大獎賽”和“中青年網路教育論文大獎賽”。

2001年在教育部科技司指導下,在湖南大學召開了“新世紀全國網路教育學術研討會”。600多位代表就遠程教育環境與平台、教學模式進行研討。會議成功採用遠程電視會議的方式,連通了北京大學分會場。

2002年協會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發展研究》。四百多所各級各類學校申請了子課題。在2002年的年會中,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進行了學術論文的交流和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的評選。

2003年12月,在桂林召開了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3中國教育技術發展論壇。本次論壇共收到論文600餘篇。會上還對子課題的中期檢查進行了交流和總結。

2004年在培訓、提高的基礎上,開始重點課題的國家子課題結題工作,和面向學生的教育技術標準的研究、實驗工作。

榮譽

十年來協會組織出版理論書籍多部。1999年翻譯出版的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CAET)定義委員會編寫的《教學技術:領域的定義和範疇》一書,對增進中美教育技術界的了解,加快我國電化教育向教育技術轉化的研究發揮了積極作用。2002年翻譯出版了美國國際教育技術協會(ISTE)編寫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課程與技術整合》。它的現實意義在於,促進我國中國小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開展,為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標準體系提供參考與借鑑。《面向教師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和《面向管理者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在2004年即將出版發行。

協會多年來致力於國際教育技術交流,與AECT、IECT等國際組織有著良好合作關係。多次參加國際重要學術會議,為增加對各國教育技術情況發展的了解,多次派團去歐美各國訪問。

培訓工作也是協會著重開展的項目,幾年來培訓了多批教師和教育技術骨幹。在新世紀,協會將進一步在理論與套用研究、新技術培訓、學術交流、教育資源與軟體建設等多方面,團結全國廣大教育技術工作者和教師一起開展工作,共同推動中國教育技術事業的發展。 

專業委員會

一、外語專業委員會
地址:北京外國語大學
聯繫人:王峻京
電話:010—68916253
二、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電教專業委員會
地址:東北大學
聯繫人:高明
電話:024—83687790
三、高校遠程教育專業委員會
地址: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聯繫人:張少剛
電話:010—66490588
四、中國小專業委員會
地址:中央電化教育館
聯繫人:陳慶貴
電話:010—66490645
五、金融專業委員會
地址:中國人民銀行
聯繫人:馬玉蘭
電話:010—010—66199375
六、高校文理科專業委員會
地址:北京大學
聯繫人:郭文革
電話:010—62767723
七、教材軟體專業委員會
地址:中央電化教育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服務中心
聯繫人:費龍
電話:010—66490966
八、高校工科專業委員會
地址:清華大學
聯繫人:吳庚生
電話:010—62782388
九、師院專業委員會
地址:石家莊師專電教中心
聯繫人:何文茜
電話:0311—5960849
十、微格教學專業委員會
地址:北京教育學院
聯繫人:孟憲凱
電話:010—82089179
十一、煤炭院校專業委員會
地址:華北科技學院
聯繫人:邢紅
電話:010—61594841
十二、期刊專業委員會
地址: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
聯繫人:張敬濤
電話:010—66490926
十三、中醫藥專業委員會
地址:北京中醫藥大學
聯繫人:靳振洋
電話:010—64286631
十四、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
地址: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職業學院
聯繫人:杜平原
電話:0371-65821188
十五、中學遠程教育專業委員會
地址:北大附中
聯繫人:廖祥兵
電話:010—62267529
十六、醫學專業委員會
地址: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
聯繫人:郭光友
電話:010—68212529
十七、機械電子工業專業委員會
地址:北京機械工業學院
聯繫人:馬振平
電話:010—62939138
十八、紡織院校專業委員會
會址:北京服裝學院教育技術中心
聯繫人:陳懷民
電話:010-64288371
十九、輕工院校專業委員會
會址: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聯繫人:宋木慶
電話:010—68905326
二十、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
會址:東北師範大學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所
聯繫人:董玉琦
電話:0431-85099395
二十一、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工作委員會
會址:北京大學
聯繫人:汪瓊
電話:010-62755991
二十二、電影教育專業委員會
會址: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60號
聯繫人:雷禎孝
電話:010-81714601
二十三、大中城市教育技術套用專業委員會
會址: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聯繫人:廖漢文
電話:027-85326433
二十四、實踐教學專業委員會
會址:上海商學院管理學院
聯繫人:宋文官
電話:13003259200
二十五、物流專業委員會
會址:河北經濟管理學校
聯繫人:常新英
電話:0311-83614768
二十六、學校教研專業委員會(籌備)
會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少年教育素質報
聯繫人:董清泉
電話:0311-85517803
二十七、多元智慧型專業委員會(籌備)
會址:天津紅橋區教育中心
聯繫人:魯士發
電話:022-86513050
二十八、實訓仿真技術專業委員會(籌備)
會址:大連海事大學
聯繫人:於雙和
電話:0411-847298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