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30年

中國改革30年

《中國改革30年:10位經濟學家的思考》的10位作者均為“2008年北大光華新年論壇”的演講嘉賓。本書主頁記錄了10位權威經濟學家對改革30年的思考、評價、展望已經對話與交鋒。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成思危,吳敬璉,茅于軾,厲以寧,林毅夫,周其仁,錢穎一,陳志武,樊綱,張維迎名家齊聚,破解迷局。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第10屆光華新年論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名經濟學專家對於改革開放30年的回顧、評價與展望。具體內容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這10位專家的演講實錄,共有10篇,分別是:對改革開放30年的三點體會(成思危);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怎樣才能繼續(吳敬璉);從制度演變看改革以來財富的創造(茅于軾);論城鄉二元體制改革(厲以寧);中國漸進改革的邏輯(林毅夫);取一個角度,看看中國改革開放30年(周其仁);從國際比較的角度分析中國經濟(錢穎一);中國改革開放30年(陳志武);改革開放30年的回憶、分析與未來30年的展望(樊綱);從改革開放30年談收入分配問題(張維迎);第二部分是媒體提問(包括《經濟半小時》的訪談。

作者簡介

張維迎張維迎

張維迎,2002年至 今北京大學校長助理,2006年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網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1959年出生於陝西吳堡縣,1982年西北大學經濟學本科畢業,1994年獲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84-1990年曾在國家體改委工作。在牛津大學讀書期間,師從諾貝爾獎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和產業組織理論專家Donald Hay,主攻產業組織和企業理論。致力於推動中國大學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商學院教育體制的改革。2003年北京大學教師體制改革方案的主要設計者。1999年開始任學院副院長。2005年任學院常務副院長。2006年9月8日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內容簡介

本書的10位作者均為“2008年北大光華新年論壇”的演講嘉賓。

“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創辦於1998年,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北京大學MBA聯合會承辦,每年元旦前後舉行。每次圍繞一個緊扣中國經濟發展與企業管理的重大主題,來自企業、政府與學術界的精英人物發表見解,互動交流,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公開學術論壇之一。

序言

在序言中,張維迎認為要理解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改革及其成就,五個轉變最關鍵:第一、資源配置信號由計畫指標轉向市場價格。第二、經濟決策的主體由政府官員轉向企業家。第三,個人權益由政府職位轉向私人財產。第四,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由中央動員轉向地方競爭。第五,經濟運行系統由封閉轉向開放。

開篇《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創新》是成思危在第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的演講。成思危在演講中談了三點體會。第一點體會是談我國改革開放的四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自上而下;第二個特點是量力而行;第三個特點是順序漸漸;第四個特點是路徑依存。這四個特點成就了中國改革取得的成功。第二點體會談了深化改革需要處理好的四個關係:第一是法治和人治的關係;第二是公平和效率的關係;第三是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第四是集權和分權的關係。第三點體會是談到發揮專家學者在改革中的作用。

圖書目錄

序言:理解中國經濟改革

開篇: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創新——在第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的演講

上篇

吳敬璉

演講: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怎樣才能夠持續

延伸:增長模式與技術進步

推薦閱讀

茅于軾

演講:從制度演變看改革以來財富的創造

延伸:從財富創造和財富分配看經濟

推薦閱讀

厲以寧

演講:城鄉二元體制改革中的十個問題

延伸: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推薦閱讀

對話一:中國改革的成功與不足

下篇

林毅夫

演講:漸進改革的邏輯

延伸:發展與轉型——思潮、戰略和自生能力

推薦閱讀

周其仁

演講:重新界定產權之路

延伸:大路向不能錯

推薦閱讀

錢穎一

演講: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經濟

延伸:市場與法治

推薦閱讀

陳志武

演講:改革開放160年

延伸:對“中國奇蹟”與改革路徑的再思考

推薦閱讀

樊綱

演講:經濟改革仍需“挖潛”

延伸:對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

推薦閱讀

張維迎

演講:市場化改革與收入分配

延伸:理性思考中國改革

推薦閱讀

對話二:尋求進一步改革的動力

書摘章節

開篇]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創新——在第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的演講

今天,我非常高興以一個學者的身份,來和大家共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在這30年中,我第一個10年是從事科技管理和出國學習,第二個10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個10年在全國人大和民建中央工作。在此期間,我還和一些專家學者共同研究中國的經濟和金融改革問題,一共出了20多本專著,其中包括複雜性科學、虛擬經濟、風險投資、社會保障、事業單位改革、住房制度、股市、貨幣市場、通貨緊縮、金融危機、商業銀行改革、農村金融、農村消費市場、發展計畫制訂、對外開放戰略、保稅區改革等內容。

今天,我想在會議給我規定的時間之內簡要地講三個問題,也是從我的工作和研究中取得的三點體會。

我國改革開放的四個特點

中國30年來改革開放的成績是巨大的,大家有目共睹。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今天的世界地位,也沒有我們在座各位的今天。我認為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創新,儘管現在對制度還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個人的看法是制度本身包括體制和機制兩個方面,體制講的是結構,機制講的是過程和程式,只有我們同時在結構和程式方面都進行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改革的成功。從複雜性科學的觀點來看,在一個系統中,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立行動的,但不可能不受到別人和環境的影響,從而會產生一種自組織作用,推動系統向一定的方向發展。關於中國的改革,我認為有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自上而下。我們30年來的改革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進行的制度創新。例如,改革初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徹底改變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道路;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這些制度創新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特別是最近在各方面推進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都是重要的制度創新。

第二個特點是量力而行。我國的改革並沒有像蘇聯和東歐國家那樣採取激進的辦法,而是根據我國的國情,根據民眾可以承受的程度,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量力而行,一步一步地推進。正因為這樣,所以在改革的同時維持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基本穩定,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個特點是循序漸進。改革初期確實沒有經驗,要摸著石頭過河。當然,摸著石頭過河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就是一腳深一腳淺,有時甚至還有可能會摔一跤。但是總的看來,因為我們明確的目標是過河,只要能過河,那么開始時摸著石頭也是必要的。當然,在改革取得了成績和經驗之後,也會找到更好的辦法。回顧這30年的改革進程,從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化,開始從有計畫的商品經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四個特點是路徑依存。改革像下象棋一樣,走第一步,就會影響到今後幾步。所以如果一步走得不合適,可能以後的幾步都會受到影響。而且你要退回來的話,像悔棋那樣,你付出的代價會更大。大家可能還記得,2001年10月,當時政府推出一個按市價減持國有股的政策。我認為這個政策從動機來看還是好的,但是按市價減持這一點卻遭到了公眾的質疑。因為當時國有股是不能流通的,而流通股的股價是被投資者炒上去的,如果按市價減持國有股,必然會引起很大反彈。儘管政府不久就取消了這一政策,但以此為導火線,還是導致了連續幾年的熊市。這說明改革過程確實很複雜,是路徑依存的,採取的每一步措施對以後的改革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認為在改革措施出台前,一定要謀定而後動,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去推行。同時,最好是通過試點來摸索經驗。現在看來,政府漸漸注意到了這一點。

中國改革30年的變化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成立時,人們的衣服上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繫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繫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畫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畫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菸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乾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蔔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板書)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里,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簡樸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複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