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30年

中國改革開放30年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2008年10月1日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一共495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改革開放30年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與我社合作多年的重點成果,被列入到新聞出版總署紀念改革開放重點選題。第三研究部是中共中央黨研室研究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權威部門,此書已經十年的反覆修改,第二版曾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是公認的當之無愧的改革開放官修“信史”。

前言

序章“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中國

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

“兩個凡是”的提出和對這一方針的抵制

國民經濟的復甦和新的冒進的發生

黨和國家正常政治生活的逐步恢復

第一章 偉大歷史轉折的實現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改革開放方針的醞釀

鄧小平北方之行

從中央工作會議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第二章 撥亂反正的全面展開

理論工作務虛會的召開

新“八字方針”和國民經濟調整

精彩書摘

1979年初,中共廣東省委一位領導同志去汕頭傳達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從汕頭回來向省委匯報時建議,廣東應當拿出一塊地方用各種優惠的政策來吸引外資,把國外先進的東西吸引到這塊地方上來。對外開放,最好從汕頭開始,因為:第一,在全省來說,除廣州外,汕頭是對外貿易最多的地方,每年有1億美元的外匯收入,搞對外經濟活動比較有經驗。第二,潮汕地區海外的華僑、華人是全國最多的,約占我國海外華人的1/3。其中許多是在海外有影響的人物,我們可以動員他們回來投資。第三,汕頭地處粵東,偏於一隅,萬一辦不成,失敗了,也不會影響太大。廣東省委、省政府經過研究後初步決定,先在深圳、珠海兩地試辦出口特區,並希望中央給廣東放權,抓緊當前有利的國際形勢,讓廣東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四化”建設中先行一步。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廣東省負責人習仲勛、楊尚昆、王全國參加。在直接向中央領導同志作匯報時,習仲勛說,如果廣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能幾年就搞上去了,但是在現在的體制下,就不容易上去,建議中央下放若干權力,允許在毗鄰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僑鄉汕頭市開辦出口加工區。中央領導同志很重視這個建議。匯報完的當天,鄧小平即安排與廣東省負責同志談話。在談話中,鄧小平說:你們上午那個匯報不錯嘛,在你們廣東劃一塊地出來,也搞一個特區怎么樣?辦一個特區,過去陝甘寧就是特區嘛,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廣東省委負責人建議開辦出口加工區,而鄧小平提出還是辦特區好。這是鄧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辦特區的主張。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