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大會第二季

中國成語大會第二季

2015《中國成語大會》是由中央電視台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科教頻道承辦,北京實力電傳製作。成語所承載的人文內涵非常豐富和厚重,大量成語出自傳統經典著作,表達著臧否人倫善惡、境界高下的中國價值觀。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廣的,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2015中國成語大會冠軍爭奪戰於2016年2月1日20:00在央視一套播出。

基本信息

簡介

主持人張騰岳主持人張騰岳
本屆《中國成語大會》在選手與嘉賓組成方面也進行了升級:變個人參賽為各高校代表隊之間的對抗,還吸納了具有網路影響力的青年作家群參與節目;文化嘉賓如蔣方舟、余世存、酈波和蒙曼等則來自不同研究與創作領域,他們以更高和更廣闊的視角,對成語進行了豐富的解讀。
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13對青春學霸和一群以文字為生的作家進行對決,是第二季《中國成語大會》的最大看點,到底是讀書的更懂成語還是寫書的更懂成語?在青春和經驗之間,誰在賽場上會更勝一籌?這些青年作家到底能走多遠?顯然,和全心全意備戰的學霸們相比,邊背成語邊寫作的網路作家們貌似處於劣勢,在比賽之餘,他們還得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用於寫作,網路作家知道,如果跟學生拼記憶力、拼精力,獲勝的希望不大,只能用寫作過程中的知識積累和同學們對陣。
節目導演介紹,網路作家豐富的語彙是他們的勝算,因為,“我們不是比誰的成語辭彙量最豐富,也不是比誰答成語的速度最快,而是比選手對成語的語言描述能力,以及理解成語的不同思維角度。”節目組希望選手能夠通過歷史典故,現場設計情景帶入,或者用一些與成語字面無關,卻通俗易懂、幽默的語言來表述成語,因而更側重選手的綜合能力。

賽制

本屆《中國成語大會》共分12期,來自全國各地的24對選手經過四個賽程的較量,最終決出1對選手贏得本屆成語大會總冠軍。
本賽程有24對選手分成三場進行比賽。每場比賽有8對選手參與,6對晉級,2對淘汰。比賽分兩輪,晉級賽和奪位賽。

晉級賽

8對參賽選手分為4組,兩兩對抗。每組選手將經歷5種不同類型的比賽,5局3勝。勝者晉級,負者進入奪位賽。

奪位賽

4支敗隊選手按照上一環節出場順序,逐一上台,120秒內正確猜中成語數量最少的兩組淘汰。
本賽程共18對選手參賽,淘汰6對。每場有6對選手參賽,淘汰2對。每場比賽與第一賽程一致,分晉級賽和奪位賽兩輪。
本賽程共12對選手參賽,淘汰2對。每場有6對選手參賽,淘汰1對。單場比賽分晉級賽和奪位賽兩輪。

規則

馬善智馬善智
本屆成語大會大幅簡化了比賽規則,並致力於提升觀眾與節目“兩情相悅”的互動體驗。在出題方式上,增加了成語典故搶答題、詞義理解選擇題,並將猜詞的成語按主題細分,對成語的背景與寓意進行了深入挖掘與梳理,不僅增加了競賽的看點,更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回味空間。
譬如“洒家”這一主題,顯然是描述江湖人士的豪邁氣概,它所對應的成語就包括赤膊上陣、鼻息如雷、酒酣耳熱等成語;”潛伏“這一主題,對應的成語則有裡應外合、以假亂真、守口如瓶等。

組合

本屆成語大會在選手與嘉賓組成方面也進行了升級:變個人參賽為各高校代表隊之間的對抗,還吸納了具有網路影響力的青年作家群參與節目。
文化嘉賓如蔣方舟、余世存、酈波和蒙曼等則來自不同研究與創作領域,他們以更高和更廣闊的視角,對成語進行了豐富的解讀。

對決

邯鄲四霸邯鄲四霸
今年的成語大會舞台上,由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13對青春學霸和一群以文字為生的作家進行對決。
一向在網上名氣如雷貫耳的青年作家,這次也因成語大會現身螢屏。他們在場上的表現如何?值得千萬冬粉們關注。
《回到明朝當王爺》的作者“月關”與《1911新中華》的作者“天使奧斯卡”是公認的“大神級”寫手,他們的組合因此得名“雄關峻卡”。其他作家如“太一生水”、“高樓大廈”、“流浪的蛤蟆”、“不信天上掉餡餅”等,也是業內赫赫有名的牛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