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迅猛發展,我們要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就必須具有現代的精神。 曾任《中國論壇》編委會召集人。 他認為中國哲學家很少討論不朽問題,靈魂不朽的信仰更是少見。

內容介紹

本書為台灣著名學者韋政通先生的自選集,該書是從散見於作者多本著作的文章中精選出來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共22篇。從內容上看,首先,作者以個人治學的經驗和方法入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為“創造轉化”做準備工作的;其次,作者提中國所面臨的現代化的考驗,在考驗過程中,不只是從現代化考問傳統,也由傳統批判現代化;再次,作者主要思考中國倫理如何重建的問題。本書對中國思想傳統所做的創造性的轉化工作,標示著中國文化的重建工作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迅猛發展,我們要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就必須具有現代的精神。

作者介紹

韋政通,江蘇鎮江人,1929年生。哲學家、政論家。曾任大學教授。為“澄社”發起人之一。曾任《中國論壇》編委會召集人。常發表政論文章,頗有政治影響力。主攻中國思想史,著作有《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辭典》、《荀子與古代哲學》、《董仲舒》、《倫理思想的突破》、《儒家與現代中國》、《儒家與現代化》、《中國的智慧》、《中國哲學思想批判》、《現代中國儒學的挫折與復興》、《胡適思想綱要》等二十餘種。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漢學研究》。他認為中國哲學家很少討論不朽問題,靈魂不朽的信仰更是少見。這現象主要是受孔子思想的影響,孔子教人“未能事生,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他要人注意的是我們在人間的努力,死後的問題可不必措意,因為死後究竟如何,也是要由生前的努力來決定的。這種思想對靈魂不朽的信仰,起了防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