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律學2011

中國心律學2011

《中國心律學2011》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郭繼鴻。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心律學2011》,本書由業內最權威的醫學專家團隊共同執筆,內容體現當年最前沿的理念、最新的技術、心律失常診治全方位的新進展。保持前沿、保持最新是本書的特色。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心律失常的基礎研究

復極儲備

心力衰竭的電重構

藥物性離子通道病

內向整流性鉀通道

If通道與心臟起搏

心肌浦肯野細胞

運動與肌鈣蛋白

線粒體ATP敏感性鉀通道

心房纖維化

心肌纖維化的生化診斷

第二篇 心電學進展

心房復極波段

左心耳房速

心臟移植與心電圖

心外膜室速的心電圖特徵

RR間期散點圖

心肌梗死心電圖新理念

鐘擺樣束支阻滯

心臟搖擺綜合徵

流產型心肌梗死

持續性超急期T波

缺血心電圖辨真偽

巨大Epsilon波

QRS波形態多變的房室阻滯

J波綜合徵大論戰201l

胸導聯心電圖移行區指數

急性心肌梗死按ST段改變分類是否有臨床意義

第三篇 心臟性猝死的預警與防治

心臟震擊猝死綜合徵

心臟驟停后綜合征

運動後QT變化預測猝死

心肌瘢痕心電圖指數

鈣超載與心室顫動

飲酒與猝死新視點

冠心病易損人群的心臟性猝死

NT-pmBNP:預測心臟性猝死的新指標

左室乳頭肌與室顫基質

P波時限預測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

室速與室顫多尺度分形

第四篇 ICD及套用

ICD的ST段監測功能

右位ICD

長壽ICD

皮下型ICD

ICD除顫測試新方法

室顫區ATP治療新功能

ICD心室波三維積分

ICD增加心衰死亡率嗎

IcD一級預防適合女性嗎

先心病患者IcD程控十大要點

第五篇 心臟起搏器技術

心臟起搏新視點

起搏治療的誤區

起搏器與IcD易感染因素

起搏心電圖長問期解析

縮窄濾波頻率帶

耦聯電容器電路

R波早期感知

起搏器和ICD重複套用

靜脈成形術:老技術新套用

起搏器置入華法林繼續服用嗎

第六篇 CRT

CRT新適應證20ll

升級CRT的新視點

左室三部位起搏

CRT療效的性別差異

cRT左室心內膜起搏

CRT與心肌瘢痕

CRT與腎功能

CRT與外科

CRT治療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CRT治療心室緻密化不全

冠狀竇主動固定電極

左室起搏閾值的自動管理

第七篇 心臟電生理進展

ATP敏感性房速

左房折返

左心耳旁路

旁路的性別差異

頻發室早增加交感活性

防治獲得性TdP

室速消融新視點

右室乳頭肌室速

右室非流出道特發性室速

二尖瓣峽部解剖與消融

心臟大血管肌袖與心律失常

新導管:超聲可視性消融導管

新技術:CARTO 3及套用

第八篇 房顫的現代觀點

中國房顫20年

肺靜脈隔離新標準

轉復房顫的新靶點:miRNA

長期持續性房顫的消融

房顫伴心衰的消融

再論房顫神經叢消融

房顫消融後復發機制

無症狀性房顫

上游治療與零級預防

非經典遞質與房顫

CHA2DS2-VASc新評分系統

房顫抗凝治療2011

年齡與房顫腦卒中

第九篇 遺傳性心律失常

PRKAG2心臟綜合徵

束室旁路:PRKAG2突變的作用

右室心律失常的遺傳學基礎

Tp—Te的細胞學基礎

早復極與早復極綜合徵

自主神經與LOTs

LQTS診治指南解讀

ARVC是心臟幹細胞病嗎

長QT綜合徵的ICD治療

運動試驗鑑別LQTl與LQT2

竇律紊亂預警LQTs心臟事件

第十篇 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

心律失常的上游治療

房顫律率治療2011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策略

決奈達隆2011

利伐沙班:房顫抗栓新藥

奎尼丁:藥物治療的新主將

異搏定:控制房顫室率的雙刃劍

房顫卒中預防新視點

老年房顫華法林套用要點

穩心顆粒作用機制的新突破

第十一篇 指南解讀與其他

房顫國際新指南中國專家解讀

六分鐘步行試驗指南解讀

急性sTEMI診治指南新概念

評ESC心衰器械治療新指南

心肺復甦指南新要點

心肺復甦指南的共識與爭議

房顫新指南的“緊”與“松”

美國房顫指南2011補充內容的解讀

歐美房顫指南的共識與爭議

心肌澱粉樣變性的無創診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