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美麗

中國式美麗

中國式美麗,是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6塊電子顯示屏同時播出中國首部國家形象宣傳片,該影片首幕英文題為“Stunning Chinese Beauty”(令人驚艷的中國美)。在該宣傳片中,范冰冰、楊麗萍、章子怡、周迅和張梓琳以“中國式美麗”的代表現身,在影片中爭妍鬥豔。在國區域網路絡上露臉宣傳片的章子怡、范冰冰、周迅、張梓琳、楊麗萍等五位女星,也被標榜為“中國五美人”。除此之外,中國社會各界精英也現身宣傳片,從不同的角度共同詮釋了“中國式美麗”。

基本信息

概述

中國式美麗中國式美麗

2011年1月17日,一則6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戶外大螢幕播放。在接下來4周時間內,從每天早6點至凌晨2點的20小時內,這則宣傳片每小時播放15次,總計播放將近萬次。

時長一分鐘的形象片“人物篇”在紐約時報廣場電子顯示屏上播出。首幕英文題為“StunningChineseBeauty”(令人驚艷的中國美),范冰冰楊麗萍章子怡周迅張梓琳以“中國式美麗”的代表在影片中爭妍鬥豔。她們或優雅、或嫵媚、或精靈,詮釋獨特風韻的中國美。

除了表現時尚圈女星,宣傳片還涵蓋了體育、商界、智庫、航天等各行各業的50位傑出華人,以“智慧、藝術、財富、文化、勇敢、才能、體育、學術、設計、超模、媒體、航空”等關鍵字詮釋各行各業的優秀的中國人形象。不少美國網友對片中的千手觀音印象深刻。  

中國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的拍攝工作於2010年7月啟動,此次在這塊大螢幕上播出的為其中的《人物篇》。

拍攝背景

如此大規模、高頻度投放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被視為中國官方高調推出的重大公關行動,也是以外國民眾為對象的中國公共外交的具體動作。與此同時,宣傳片開播時間選擇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進行國事訪問前一天,也頗具造勢之意。

這則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主角中,既有因為體育與美國結緣的姚明平,也有因好萊塢為美國觀眾認知的吳宇森等,此外還有被華爾街熟知的丁磊李彥宏,但其中的更多人,例如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並不為美國及西方社會的普通民眾所識,儘管他們在各自領域成就卓越。

影片組成

中國美人

1、此次播放宣傳片名為《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片長60秒,以紅色為主色調,畫面主角包括中國各領域優秀代表,以及普通老百姓。

范冰凍的青花瓷禮服很有中國范兒范冰凍的青花瓷禮服

2、引人注目的是第一個篇章是“中國美”的展示,第一個畫面中就是范冰冰、楊麗萍、章子怡、周迅、張梓琳領銜的“中國式美麗代表”(ChineseBeauty),5種風格迥異的美,也被網友喻為“中國五美人”。

3、穿著青花瓷的范冰冰,以優雅形象現身宣傳片非常恰當,生活中她俠骨柔情,自立門戶做老闆頗具男兒氣概,並且容貌上依舊美艷性感。古典造型詮釋現代美,古今融合,具有中國現代都市女性作風。

4、楊麗萍的舞姿散發原始的野性。中國少數民族人文風貌孕育出的藝術之美,被她的舞姿和肢體語言詮釋得淋漓盡致、質樸純淨。

5、精靈女周迅的知性美、章子怡現代摩登個性美、模特張梓琳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氣質美,也令網友稱道。

中國光榮

1、除了“中國五美人”,人物篇中娛樂明星還有宋祖英譚晶等,因好萊塢為美國觀眾認知的導演吳宇森陳凱歌,超模裴蓓等。此外楊利偉、姚明等各領域優秀代表以及普通百姓,也在宣傳片出現。

2、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2009年11月立項,2010年7月開始在全國各地取景拍攝。按照原來的拍攝計畫,此次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播放的《人物篇》將在接下來4周時間內,每天早6點至次日凌晨2點的20小時內,將在時報廣場每小時播放15次,並同步在華盛頓特區畫廊廣場的戶外大螢幕上播放。

3、濃縮為3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篇》也於2011年1月17日起,通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各個頻道覆蓋全球播放。宣傳片還計畫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地區以及全球網際網路上陸續展示。

總策劃人解讀

該片總策劃人說:“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形象宣傳片,但每個國家都在用不同方式宣傳自己。”在他看來,美國沒有形象宣傳片,是因為美國所有大片、音樂、漫畫都在宣揚它的國家形象。它的大眾文化消費品都暗藏了國家理念、價值觀。而中國文化目前還沒這樣的宣傳能力,所以必須有這樣的宣傳片才能在短期內達到一定效果。

拍攝感言

1、范冰冰表示宣傳片是2010年7月份拍攝的,選擇“青花瓷”能代表中國,所以導演看了後很快也就同意了。我記得她當時拍完後,冰冰就說自己作為中國人很自豪,尤其是跟那么多個行業精英一起,所以很珍惜機會,全力配合導演完成了片子。

2、楊麗萍說宣傳片中露臉的時間加起來就1秒鐘,不過能代表舞蹈界亮相很開心。

3、他們詮釋中國人形象,中國國家形象片項目總策劃人朱幼光介紹,《人物篇》中共由59位中國名人分12組集體亮相,向海外詮釋中國人的形象。

中國形象

1、章子怡、張梓琳、楊麗萍、周迅、范冰冰等人或站或坐,以“美麗時尚的中國人”形象出現;

2、甄子丹金晶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等人詮釋“讓世界熱血沸騰的中國人”;

3、吳宇森、陳凱歌等為“讓世界讚嘆的中國人”;

4、郎朗、譚晶、宋祖英、劉歡、譚盾等代表“讓世界沉醉的中國人”;

5、袁隆平等為“讓世界欽佩的中國人”;

6、王建宙李彥宏、丁磊、馬雲等詮釋“讓世界重視的中國人”;

7、姚明、丁俊暉、郭晶晶鄧亞萍郎平等是“讓世界激動的中國人”;

8、厲以寧、吳敬璉、丘成桐、孫家棟、岑拯等是“讓世界思考的中國人”;

9、陳魯豫水均益敬一丹白岩松等“讓世界傾聽的中國人”。最後一組畫面是:航天員楊利偉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聶海勝、費俊龍是“讓世界更大的中國人”。

10、隨後螢幕上出現許多張中國人的笑臉,來詮釋“讓世界更小的中國人”。在資料片中看到了袁隆平黃永玉和表演《千手觀音》的邰麗華。

各方看法

英國路透社2011年1月21日報導,原題:中國形象宣傳片瞄準“軟實力”但料難改變美國人看法,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滾動播放,但專家對此舉能否改善中國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表示懷疑。

專家指出,中國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自身“軟實力”,即通過文化和生活而非威逼的方式,施加國家影響力。

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奈稱,自北京奧運會以來,中國一直大力發展自身軟實力,正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來改善海外形象,包括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教授中文並宣傳中國文化。奈說:“此次播放宣傳片就是中國提升軟實力的方式之一。對他們來說,這種活動有其用處,但我不認為它會產生巨大影響。”

華盛頓東西交流機構總裁、國家形象推廣專家克倫威爾說,美國人通過接觸大量信息,早已形成對中國的看法。他表示:“以這種方式進行簡單的國家形象重塑,不大可能讓美國人的看法明顯改變。宣傳片並未從哪怕是一個側面涉及到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核心擔憂。”

民調結果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可謂好壞參半,主要擔憂集中在中國的人權記錄、貿易政策和環境問題上。皮尤研究中心本月的民調發現,只有22%的美國人將中國稱為“敵手”,但4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個“嚴重的問題”。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生艾倫認為,美國老百姓對中國的了解還太少,他們應該學著全面去了解中國。

有分析稱,當西方觀眾看到這則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時候,他們會發現很多中國面孔對他們而言很陌生。不過,這或許也是中國希望提醒他們的:“你們對中國的了解還太少。”

中國官方稱,該宣傳片除了登入美國,還計畫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地區以及在全球網際網路上陸續展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