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話·社會風俗系列:禮俗史話

3.冠禮復古制 1.婚姻禮俗 2.喪葬禮俗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外文書名: A Brief History of Rituals and Customs in China
叢書名: 中國史話
平裝: 2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9726747
條形碼: 9787509726747
尺寸: 20.8 x 13.2 x 1.2 cm
重量: 259 g

內容簡介

禮俗一詞,早在《周禮》一書中就被多次使用,常常和政治制度並列。從先秦時代以來,禮俗就與整個的“禮”不同,它有一定的範圍,正如《禮記·王制》篇中所說:“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現代民俗學將之概括為“人生禮儀”,即每個社會成員在各個成長階段,通過這些禮儀形式扮演著從家庭到社會的不同角色,它表現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倫理人際關係。
王貴民編著的《禮俗史話》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從先秦至近代中國的“六禮”及出生、教育、成長、養老、死亡等禮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過程;介紹了各個時期自皇室到民間各地區、各民族實施各項禮俗的具體情況,並對古籍所載禮儀的典章名物做了簡明的介紹。《禮俗史話》可以使讀者全面了解中國禮俗文化的全貌,從中看到古代社會的眾生百態。

目錄

引言
一 禮俗的廣泛形成——先秦時期
1.燕卵·足印·祀高禖
2.蓬弧·設蛻別男女
3.幼教清規戒律多
4.“三加彌尊”慶成人
5.親迎於渭爛其盈門
6.男扮媵娣進都城祖孫聯姻非笑語
7.祈眉壽無疆西伯善養老
8.鄰有喪舂不相
9.喪儀制度化文明又繁重
10.齊疏之服餷粥之食
11.祭神如神在
12.禮尚往來退“贄”不嫌
13.鄉人飲酒尚齒習禮
二 繼承與拓新——秦漢至南北朝
1.高裸有祠壇新興九子母
2.生兒賀羊酒試周始流行
3.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4.加冠的冠次有增減
5.何如花燭夜輕扇掩紅妝
6.防隔內外鹹化廉清
7.從忌日之哀到生日之賀
8.鳩杖的故事
9.高墳·蒿里·萬僧齋
10.短喪·裸葬·舉義喪
11.赤帝五方帝不再立“屍”祭
12.相見論風操鄉飲初衰微
三 繁化與整合——隋唐五代時期
1.胎教、幼教滲醫學洗兒錢與湯餅會
2.帝范·詩教·誡子書
3.冠禮復古制 昌允討沒趣
4.姓氏錄與禁婚家公主再嫁風氣奢
5.拜堂·打聾·興婚會泰山·月老·射雀屏
6.柏梁詩與千秋節禮擬元會授版職
7.喪葬定級喪服加重李白葬友劉昌埋胔
8.喪家收淚觀路祭皇帝命撰陰陽書
9.祀神復周制孔廟立爵位
10.贄品定級拜禮變 貢士始叨鹿鳴宴
四 約古繁今——宋元時期
1.禖壇迎祭上帝張仙、觀音送子
2.安產圖與再生儀
3.家訓、世范始盛行
4.加冠改作加巾帽拜母專節終取消
5.六禮合併為三禮起帖、肩輿與利市
6.聖壽節慶典空前養老禮始見式微
7.喪禮革古添新俗遼元本族葬儀殊
8.佛事延後世火葬遭遏制
9.三教神位大增加茅沙降神祭山儀
10.鄉居雜儀酌古通今
11.鄉飲酒禮變古離譜
五 繁化與蛻變——明清至近代
1.求子對象多尊神偷鞋·拍喜·摸門釘
2.洗三歌與圓鎖禮
3.格言流行女教書多
4.冠笄禮簡約並轉成丁禮多彩多姿
5.皇親·媵妾·典妻
6.“三禮”風行新俗繁民族婚儀呈異彩
7.婚禮陋習與美俗良風
8.聖壽節鋪張極致壽慶文化遍民間
9.喪葬禮俗的近代走向
10.加重服制曇花一現各民族葬俗蔚奇觀
11.神位祀典多變化民間祭禮成模式
12.相見無贄有茶待鄉飲讀律終廢置
六 民國時期婚喪禮俗的變革與反覆
1.婚姻禮俗
2.喪葬禮俗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