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辨偽

中國古籍辨偽是一項考證古籍書名、作者和內容真偽及著作年代的研究工作。偽書的出現有其社會背景和歷史原因,作偽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偽題作者和書名,有的時代混淆,有的在內容上真假雜糅等等。中國現存古典文獻中有相當一部分程度不等地存在此類問題,清代張之洞曾有“一分真偽而古書去其半的論斷。

中國古籍辨偽

正文

考證古籍書名、作者和內容真偽及著作年代的研究工作。偽書的出現有其社會背景和歷史原因,作偽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偽題作者和書名,有的時代混淆,有的在內容上真假雜糅等等。中國現存古典文獻中有相當一部分程度不等地存在此類問題,清代張之洞曾有“一分真偽而古書去其半”(《軒語》)的論斷。
古籍辨偽工作包括兩方面內容:①關於古籍文獻名稱、作者、著作年代真偽等的考辨;②關於書籍內容(如事實、論說真偽等 )的考辨。前者和古籍版本學、目錄學的關係較密切,後者則與校讎學及史學中的史料考辨工作相近。辨偽的根本目的並非要從古文獻中剔除偽書,而是要弄清這些文獻的真實著者、書名和著作內容、年代等,使人們能準確地了解其價值和正確利用。
簡史 中國的古籍辨偽工作是伴隨著文獻研究工作的開展而產生的。早在戰國時代,就有學者認識到,有必要在使用文獻之前,對其立論、事實的真偽進行考辨。西漢末年,官府組織學者進行大規模的校理典籍工作,第一次全面地對當時所存文獻中的依託和真偽摻雜現象進行了辨析。在基本根據《七略》編成的《漢書·藝文志》中,有許多“依託”、“非古語”、“後世所加”之類的斷語。此後歷代學者對此都很關注,如東漢經學家馬融在注《尚書》時曾遍考各篇的真偽;王充《論衡》中系統地對當時一些經史要籍中記載的史實提出了質疑;隋代僧法經編纂的《眾經目錄》專立“辨偽”一門,著錄在著者、內容和年代上有問題的經籍;唐代文學家韓愈在讀書治學過程中,注意辨別古書之真偽,並根據偽書的不同性質對它們進行了初步的分類;與韓愈齊名的柳宗元,更寫有《辨〈鶡冠子〉》《辨〈列子〉》等辨偽專篇。宋代疑偽考辨之風更為盛行,當時的著名學者如歐陽修、吳棫、程大昌、王應麟、程頤、朱熹、晁公武等都進行過文獻考辨,取得了較多成就。明代胡應麟在總結前人辨偽經驗的基礎上,歸納了古籍作偽的十幾種情況,系統提出了辨析偽書的 8條基本方法;藏書家祁承《澹生堂藏書約·鑒書》中也曾歸納了偽書的種種情況。清代是繼宋以後辨偽工作的又一興盛時期,學者們在提出問題的態度上更為慎重。在辨偽方法上更加細密,考辨深度也大大超過前代,確認了一批長期爭論不休的典籍真偽。如確證古文《尚書》、《孔子家語》今本《竹書紀年》系偽書等,即是這一時期辨偽工作的重要成果,閻若璩則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姚際恆所著《古今偽書考》一書是著名的辨偽著作。著名學者崔述在《考信錄》一書中,對先秦典籍中史事立說的真偽進行了系統的考辨,基本總結了前人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直接啟迪了中華民國時期“古史辨”學派疑古辨偽學術活動的開展。清末民初的辨偽工作,不僅在具體文獻的辨偽上有所收穫,而且還在西方學術思想輸入的背景下,依據前代學者的經驗和成果,對辨偽方法進行了全面總結,基本確立了辨偽作為文獻研究的分支學科的地位與方法。其中較著名的有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提出的審定史料真偽的 5條方法;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古書之真偽及其年代》中歸納的辨偽公例等。近人張心澂輯《偽書通考》,基本上涵括了前人的辨偽成果和方法,是一部著名的辨偽工具書。
辨偽方法 前人考辨古籍真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項:①利用各種書目和提要,從文獻的流傳線索上去發現問題和尋找區別真偽的佐證。對文獻的真偽產生疑問,是辨偽工作的起點,而這些疑問有很大部分是從流傳上發現和提出的。至於區別真偽的佐證,更離不開查考作者生平和從目錄學、版本學角度對文獻形成、流傳過程的考察。②根據其他文獻對一書的引證來核實該書真偽。任何一部真實存在的文獻都會或多或少地在流傳過程中留下其形式和內容的蹤跡,特別是當時能見到這部書的人對它的引證,這些資料可以作為鑑別真偽的有力佐證。例如當發現“後人謂某書出現某時,而彼時人未見此書”,或“甲書未佚之前,乙書有引用,而甲書今本無乙書所引之文”(以上樑啟超語),則可基本斷定此書系出於偽造。③從文獻的內容和文體上鑑別其是否與著作年代相符。例如可從作品所表現的史實、學術思想、文體、文法、語言文字(包括特定時代的方言)以及稱謂、提法等方面去尋找佐證。如書中引及了後代的史事和學說,出現了與特定時代環境不符的語言現象,則至少可確定其書在著作年代上存在問題。前人對《列子》真偽的考定,即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這一方法。為了更正確地運用這一方法,還要求人們對古書的著作體例有所了解。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文獻,有其獨特體例,一些著名典籍往往不是出於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經過較長時間的流傳增補才定型的。這和嚴格意義上的偽書有所區別,張心澂說:“大抵戰國及戰國以後之偽書,由於後人之偽造者居多,其過多在作偽者;戰國及戰國以前之偽書,有由於讀者之誤會,其過或在於讀者,此又辨偽者所宜知也。”(《偽書通考·總論》)
辨偽是學術研究的一個首要前提, 也是文獻學 研究中的一項基本工程。前人的辨偽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還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即使前人已定的“鐵案”也並非無可複議之處。例如,《尉繚子》一書曾長期被人認為是漢以後人的託名偽作,近年在銀雀山漢墓出土的漢簡中發現了此書的殘篇,證明此書確為先秦時代的古籍。隨著新資料的發現尤其是考古發現以及學術研究的深入,還可能出現一些新的辨偽課題;前人總結的辨偽方法,也有待於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參考書目
 張西堂輯點:《唐人辨偽集語》, 太平書局, 香港, 1963。
 顧頡剛編:《古籍考辨叢刊》第一集,中華書局,北京,1955。
 崔述:考信錄提要,《崔東壁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4。
 梁啓超:《古書之真偽及其年代》,中華書局,北京, 1955。
 張心澂:《偽書通考》,商務印書館,上海,1939。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