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雙雙中文教材》是一套專門為海外學生編寫的中文教材。它是由美國加州王雙雙老師和中國專家學者共同努力,在海外多年的實踐中編寫出來的。全書共20冊,識字量2500個,包括了從識字、拼音、句型、短文的學習,到初步的較系統的中國文化的學習。教材大體介紹了中國地理、歷史、哲學等方面的豐富內容,突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課本知識面廣,趣味性強,深入淺出,易教易學。全套書均有CD-ROM。

這套教材體系完整、構架靈活、使用面廣。學生可以從零起點開始,一直學完全部課程20冊;也可以將後11冊(10-20冊)的九個文化專題和第五冊( 漢語拼音)單獨使用,這樣便於高中和大學開設中國哲學、地理、歷史等專門課程以及假期班、短期中國文化班、拼音速成班使用,符合了美國AP中文課程的目標和基本要求。

這本《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雙雙中文教材》的第十四冊。本書適用於已學習、掌握1000個以上漢字的學生使用。全書共12課,教程為14-18個學時(每學時1.5-2小時)。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澱的巨大創造力不僅表現在她獨特的文化上,也體現在她古代偉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上。本書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向學生們介紹了部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現和發明的過程,如: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和火藥等四大發明,陶瓷製作和絲綢紡織技術的發明、發展,茶葉的種植及研究,以及中國古代在醫藥學、天文學、水利工程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通過學習,學生們不僅能學到一些科技知識,而且能從一個側面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地理和歷史,從而加深對中華文明的認識。

目錄

第一課 四大發明(一)指南針

第二課 四大發明(二)蔡倫造紙

第三課 四大發明(三)火藥

第四課 四大發明(四)活字印刷術

第五課 張衡和他的地動儀

第六課 絲綢和絲綢之路

第七課 茶神陸羽

第八課 李春造橋

第九課 “藥王”孫思邈

第十課 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

第十一課 都江堰

第十二課 中國瓷器

生字表

生詞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