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十論

中國古代建築十論

本書以系統介紹中國古代建築概貌的《中國古代建築概說》為引,按時代選編作者對戰國、漢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類建築的有關研究專論。為方便一般文史研究者和愛好者的閱讀,所收各篇儘可能避開古代建築史研究中古建築術語過多和有較多計算過程的內容,而選擇那些主要通過文物去考證古代建築體制,或可補充因實物不存而造成空白點的題材。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古代建築十論
本書以系統介紹中國古代建築概貌的《中國古代建築概說》為引,按時代選編作者對戰國、漢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類建築的有關研究專論。為方便一般文史研究者和愛好者的閱讀,所收各篇儘可能避開古代建築史研究中古建築術語過多和有較多計算過程的內容,而選擇那些主要通過文物去考證古代建築體制,或可補充因實物不存而造成空白點的題材。正是這些分別以戰國銅器、漢代帛書、北朝石窟、兩宋繪畫及金代壁畫等為資料進行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研究、探討之論,又充分體現出作者因學識廣博而獨具特色的探索視角和研究方法

作者簡介

傅熹年,1933生於北京,原籍四川省江安縣。建築歷史學家。原籍四川省江安縣,1933年1月2日出生於北京。1955年清華大學畢業。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研究員。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重點研究中國古代城市以宮城、里坊為模數,大建築群以主院落為單數,單體建築以所用材和柱高為模數的一系列模數規律和建築比例的設計方法。發現宮殿壇廟等大型建築群在規劃時用標準方格網控制尺度和相互關係,並把主體建築置於建築群幾何中心的手法。研究日本9世紀以前建築設計中運用模數的規律。利用已掌握的模數規律,對西周、戰國、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築遺蹟做復原研究。發表論文近30篇,編為《傅熹年建築史論文集》出版。1994年完成《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史》的撰寫。

相關作品

中國科學技術史:建築卷》《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築群布局及建築設計方法研究(上下冊)》《中國古代建築十論》《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6:元代繪畫(精裝)》《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5:兩宋繪畫:下(精裝)》《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4:兩宋繪畫:上(精裝)》

目錄

自序

1 中國古代建築概說

2 戰國銅器上的建築圖像研究

3 記顧鐵符先生復原的馬王堆三號墓帛書中的小城圖

4 麥積山石窟中所反映出的北朝建築

5 隋、唐長安、洛陽城規劃手法的探討

6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中的北宋建築

7 宋趙佶《瑞鶴圖》和它所表現的北宋汴梁宮城正門宣德門

8 山西省繁峙縣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畫中所繪建築的初步分析

9 《靖江府修築城池圖》簡析

10 明代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群總體規劃手法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