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3月5~13日在中國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委員34人,中央候補委員19人。毛澤東主持會議並作了重要報告。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點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闡明在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基本途徑。

簡介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3月5~13日在中國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委員34人,中央候補委員19人。毛澤東主持會議並作了重要報告。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點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闡明在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基本途徑。

內容

報告著重分析了當時中國各種經濟成分,指出在全國勝利後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全會號召全黨同志在勝利面前,必須警惕驕傲自滿情緒,必須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進攻。全黨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全會批准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及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建議。七屆二中全會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這次會議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徹底勝利,以及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作了充分的準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