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

中國話劇團體。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戰士劇社和烽火劇社。後來幾度改名,1952年組成中南軍區文工團,1955年5月1日與西南軍區話劇團部分人員合併,正式被命名為現名。

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先後領導人有阮若珊、李長華、趙寰、宋興中等,現任團長龐加興。

成就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話劇團

劇團成立以來,繼承和發揚部隊文藝工作的戰鬥傳統,重視深入部隊生活,積極為部隊演出。在50~60年代,劇團創作和演出了《南海戰歌》、《保衛和平》、《紅纓歌》、《南海長城》、《英雄工兵》、《帶兵的人》、《南海怒濤》等

多幕話劇。“文化大革命”時期,劇團受到嚴重干擾和摧殘。1978年以後,劇團進入了創作、演出的繁榮時期,先後創作演出了《秋收霹靂》、《神州風雷》、《歐陽海》、《北上》、《祖國屏峰》、《藍藍翡翠島》、《馬克思流亡倫敦》、《風從南國來》等劇。

劇團組織創作並首演影響較大的劇目有:《保衛和平》(宋之的創作),曾獲1956年第一屆全國話劇觀摩演出會演出一等獎;《南海長城》(趙寰創作),演出近400場,全國曾有30多個省市話劇團排演此劇,並獲文化部1964年全國優秀劇本獎;《神州風雷》(趙寰、金敬邁等創作),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文藝演出一等獎;《北上》(李伯釗、王樹元、李濱、楊紹明等創作),獲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1981年全國話劇、戲曲、歌劇優秀劇本獎;《祖國屏峰》,獲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

劇團擅長於創作演出部隊戲和革命歷史題材戲。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培養了一批編導演出人才。主要有編劇趙寰、董曉華、金敬邁等;導演傅冰、宋興中等;演員李長華、曹會聚、石韌、張健翎、李協林等;舞美設計謝明、夏立業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