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該這樣記單詞

中國人應該這樣記單詞

《中國人應該這樣記單詞》是一本有關英語單詞學習方法的書。此方法是作者潛心研究多年,利用英漢語音上的聯繫,首創藉助漢字諧音、會意來記憶英語單詞的,專門為中國人量身而打造,使人們只要“會漢字就能學單詞”。

基本信息

作 者:張思澤

出版社:東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63.5萬字

中國人應該這樣記單詞》是一本有關英語單詞學習方法的書。此方法是作者潛心研究多年,利用英漢語音上的聯繫,首創藉助漢字諧音、會意來記憶英語單詞的,專門為中國人量身而打造,使人們只要“會漢字就能學單詞”。

英漢兩種語言在語音上的聯繫,自古以來絕少有人注意過。單就簡單一些的如:漢語的“”就是英語的back,漢語說“”,在英語裡就是fat,“”就是give,“”就是bag,“”就是fly,“”就是cut,“”就是sound,“”就是strong,“”就是road,“”就是leave,“”就是cover,“”就是quick,“”就是the。這些詞國小生都會,但老師從來沒有在教學中把它們歸納起來。除了最常見的這些,還有像,“”就是fee,“”就是lazy,“”就是ghost,“”就是hate,“”就是warm,“”就是rot,“”就是sour,“”就是shit,“”就是trough,“”就是core,“”就是dodge,“”就是leak,“”就是shoot,“”就是carve,“”就是cheat,比比皆是。

其實,英語中還有另外一些詞是多音節的,有的還相當長,如commerce(商業)、conduct(引導、傳導)、transect(橫切、橫截面)、emerge(顯現、浮現)、extract(提取、摘錄)等。多音節的詞在英語中占了絕大部分,也是令我們最頭痛的,但是它們仍然是和我們漢語語音有聯繫的。只要我們方法得當,再難的也可簡化為易的。多音節的單詞基本上都可以分解為詞綴和詞根,這已不新鮮,但將詞根、詞綴與我們的母語諧音起來則是創舉。

commerce=詞綴com(共同)+詞根merce(做買賣);

com=共,merce=貿,“共貿”即“共同做買賣”——商業

conduct=詞綴con(共同)+詞根duct(引導);

con=共,duct=導,“共導”即“共同引導”——引導、傳導

transect=詞綴tran(穿過)+詞根sect(切);

tran=穿,sect=切,即“穿切”——橫切、橫截面

emerge=詞綴e(向外)+詞根merge(潛入);

e=外,merge=沒,“外沒”即“到沒入的水中外面來”——顯現、浮現

extract=詞綴ex(向外)+詞根tract(抽);

ex=外,tract=抽,“外抽”即“提取”——提取、摘錄

該書突破了以往死背硬記的笨拙模式,將英語與自己的母語聯繫起來,符合記憶規律。另外,該書還拋開了按A、B、C、D的排序方法,而是將單詞根據含義進行分類,並按類別進行排列,同樣是符合記憶規律的。

作者簡介:

張思澤 生於1967年,1990年畢業於瀋陽建築大學,先後從事過建築、地產、廣告等行業。

早在讀國中的時候,作者就曾注意過英漢間零星的諧音現象。90年代初的出國潮,帶動了英語熱,作者也曾加入其中,而在習過程中發現了更多的諧音現象,並在隨後的業餘時間不斷地蒐集整理。讀大學時作者接觸了語言學,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漢語古音方面。隨著兩方面各自不斷的探索,結果發現兩者有密切聯繫,即英漢兩種語言越往古推語音越相似,這預示著英漢可能同源。進入21世紀後作者發現自己並非曲高和寡,國內外已經有多人提出“漢英同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作者通過研究覺得,漢英同源學說可以用來指導學生相互學習對方的語言,遂先出版了《中國人應該這樣記單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