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語言學科學術團體

中國主要語言學科學術團體

中國的語言學科學術團體,可以分為全國性和地方性兩類。屬全國性的語言學科學術團體,現有20個左右,其中“中國語言學會”和“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是綜合性的,其他都是專業性的。

中國主要語言學科學術團體

正文

中國的語言學科學術團體,可以分為全國性和地方性兩類。屬全國性的語言學科學術團體,現有20個左右,其中“中國語言學會”和“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是綜合性的,其他都是專業性的。地方性的語言學科學術團體,多數是綜合性的,如各省、市、自治區的語言學會。本條目只介紹全國性的主要語言學科學術團體。
中國語言學會 1980年10月在武漢成立(見圖),現有會員500多名。學會設有理事會,有理事、常務理事若干名。下設秘書處和學術委員會,負責處理學會日常工作和學術事宜。第一屆名譽會長為王力,會長為呂叔湘。第二屆名譽會長為呂叔湘,會長為季羨林。中國語言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語言學工作者,努力發展和繁榮我國語言科學,為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會員主要是在語言科學工作方面卓有成績的語言專業研究人員和高等院校語言學科教師。中國語言學會的會刊為《中國語言學報》和《中國語言學會通訊》。

中國主要語言學科學術團體中國主要語言學科學術團體
中國語言學會成立以來,先後舉行學術討論會 4次。1980 年在武漢舉行的第一次學術討論會,報告了當代語言學各學科的研究狀況和主要學術成果,後彙編成書,取名《把我國語言科學推向前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於1981年出版。以後舉行的三次學術討論會,有一部分論文發表在《中國語言學報》第1~3期上。學術討論會原則上兩年舉行一次。
1981年7~8月,中國語言學會委託福建省語言學會在福建省建甌縣舉辦了“全國漢語方言研究班”,學員59名,研究班除講授方言和方言調查知識外,著重訓練方言調查技能,並分組在當地進行方言調查實習。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 1979年 5月在北京成立,現有會員 500多名。設有理事會,有理事若干名。下設秘書處,負責處理學會日常工作。第一屆和第二屆會長為傅懋。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民族語言工作者,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為繁榮、發展中國民族語言工作做出貢獻。會員主要是民族語言學者,或在民族語言研究和教學方面有較大成績的民族語言工作者和民族語言教師。沒有會刊。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成立以後,先後舉行學術討論會四次。1980年12月在北京舉行“第一次中國民族語言學術討論會”,大部分論文收入《民族語文研究文集》,由青海民族出版社於1982年出版。1982年 5月在成都舉行“全國壯侗藏緬苗瑤語言學術討論會”。1984年 8月在哈爾濱舉行“第二次中國民族語言學術討論會”,部分論文收入《中國民族語言論文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於1986年出版。1986年 8月在貴陽舉行“第三次中國民族語言學術討論會”,大部分論文在有關刊物上發表。中國民族語言學會還同有關部門合辦民族語言研究班,為各地培養了一批民族語言工作骨幹。
全國性的語言學科學術團體還有:中國音韻學研究會,1981年 5月在武漢成立。現任名譽會長為周祖謨,會長為嚴學宭。每年舉行一次年會, 到1986年舉行過 4次,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上古音系,上古音構擬,切韻的性質,等韻的價值,音韻學與現代方言語音的關係等。會刊為《音韻學研究》。曾舉辦音韻學研究班五期,學員300名左右。中國訓詁學研究會,1982年5月在武漢成立。現任會長為陸宗達。先後舉行年會五次,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什麼是訓詁,如何振興訓詁學,以及許慎王念孫段玉裁黃侃研究。曾同有關單位聯合舉行紀念許慎、王念孫、段玉裁、黃侃學術討論會。曾多次舉辦訓詁學研究班,培養訓詁學工作者 200多名。會刊為《訓詁研究》和《訓詁學通訊》。中國古文字研究會,1978年12月在長春成立。設有理事會,沒有會長,理事會工作由理事輪流主持。各屆理事會主持人為於省吾商承祚、徐中舒、張頷、胡厚宣、張政烺、姚孝遂。理事會下設秘書組,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先後舉行年會 6次,討論的問題主要有:古文字的內容、性質,甲骨文分期,金文月相,中山王銅器,盤銘文,銅器斷代,古文字教學等。會刊為《古文字研究》,已出版15輯。中國修辭學會,1980年12月在武漢成立。 現有會員 700名左右。下設華東分會、華北分會、中南分會、東北分會、西南分會、西北分會。設有理事會,現任會長為張志公。先後舉行年會 4次,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修辭學的性質、對象和任務,各種修辭手段,修辭有沒有階級性,修辭學的發展等。1982年在上海舉行了《修辭學發凡》出版50周年學術討論會,1984年在西安舉行制訂 《修辭學大綱》討論會。另外還編輯出版了《修辭學論文集》 4集、《修辭學和修辭教學》、《修辭理論與實踐》等專著。曾同河南省語言學會合辦《語文知識》月刊。漢語方言學會,1981年11月在廈門成立,現有會員 100多名。設有理事會,沒有會長,理事會工作由理事輪流主持。主要活動是每兩年舉行一次學術討論會,先後開了三次,討論的問題主要有:某些方言的語音、辭彙、語法特點,方言的變調變音,新老派方言差異,漢語方言比較,漢語方言分區,方言字考釋等。沒有會刊。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會,1979年 5月在南寧成立。現任會長為嚴學宭,理事長為馬學良。先後舉行學術討論會 5次,主要討論民族院校的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教學問題。沒有會刊。中國教育學會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會,1983年 6月在北京成立。設有理事會,現任會長為呂必松。1985年8月在北京舉行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 260名代表參加,主要討論漢語外語對比及對外漢語教學問題。會刊為《對外漢語教學》。此外還有中國寫作學會、中國邏輯與語言研究會、全國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學會、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