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拖集團

在中國缺少糧食的年代,一拖生產的拖拉機,完成了中國機耕地60%的耕作,為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做出了貢獻。 同時,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向李有源的兒子李增堂家贈送了東方紅170型輪式拖拉機、東方紅農用運輸車和拖車。 自此,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每年都要到陝北,為東方紅國小優秀師生頒發獎學金和獎金。

基本信息

簡介

總部座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九朝古都洛陽的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國內外許多地方設有工廠、子公司和代表處、以機械製造為主的綜合性公司。1955年建成投產。目前具有年產大馬力輪式拖拉機5000-6000台,履帶式拖拉機25000台,中小馬力輪式拖拉機15-20萬台,柴油發動機10萬台,聯合收割機 4000台,壓路機4000台,工業推土機2000台的生產能力。
源自瑞士、德國、美國、英國、義大利等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先進設備、流水生產線,能夠出色的完成鑄造、鍛造、衝壓、機械加工、熱處理等工藝過程。
20世紀90年代中國拖拉機研究與試驗檢測中心的成功併入,極大地提高了一拖的產品研發實力。多年來,一拖在新產品開發、投資、生產、行銷等方面不斷保持著與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在全球的許多國家都可以看到一拖的產品。
從15馬力到180馬力的輪式拖拉機,各種規格的推土機、壓路機、攤鋪機等為工農業生產和建設提供了操作舒適、高效、作業質量無與倫比的裝備。
一拖一直把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作為自己的責任,其生產的柴油機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直是中國最清潔、最節約能源動力之一。其中,與英國里卡多公司聯合設計的LR105系列柴油機,其排放達到了歐Ⅱ標準,已經成為中國農業機械與工程機械配套動力的最佳選擇。專門為歐洲設計的運泥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追隨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步伐,以品質卓越的產品滿足社會的需求,是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多年來的信念和追求。在中國缺少糧食的年代,一拖生產的拖拉機,完成了中國機耕地60%的耕作,為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做出了貢獻。在1984年中國首次考察南極、建立長城站時,一拖的產品經受住了惡劣環境的考驗。
憑藉150萬台拖拉機的生產經驗以及由此奠定出獨具特色的工藝水平和技術實力,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卓越的農業機械製造專家,在這一領域享有極高的
作為共和國農機工業的“長子”,一拖集團公司得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1959年10月,周恩來總理在視察一拖時諄諄教導:你們是中國的第一啊,要出中國第一的產品,出中國第一的人才,創造中國第一的業績;周總理的教誨後來被一拖人尊為企業精神。1995年一拖建廠四十周年慶典前夕,江澤民總書記親筆題詞:“發揚一拖精神,為農業現代化作出新貢獻”。在剛下線的拖拉機旁,在火熱的裝配線上,共和國的領導人與企業的經營者和普通員工共商一拖改革發展大計,一拖也由此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澱,面對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肩負起使命、承擔起責任,一直是一拖人面對歷史和時代的價值取向。

第一台拖拉機

1955年,作為新中國“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經毛澤東主席批示,中國最大的拖拉機製造廠在洛陽澗西原隋煬帝的皇家御苑破土動工了。1958年7月20日,隨著中國人民自己製造的第一台拖拉機緩緩開出廠房,中國農耕歷史在這裡掀開了嶄新的一頁。1959年11月1日,受周恩來總理委託,譚震林副總理參加了規模宏大的一拖落成典禮,剪斷紅色的綢帶後,他向世人宣布:中國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時代開始了!

向產品多元化邁進

1981年以後,中國農村改革使農機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拖也隨之走上了產品多樣化的發展道路。同時企業加大國際間合作的力度,積極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先後與英國里卡多公司、義大利菲亞特公司、德國寶馬公司,開發了100系列柴油機、大馬力輪式拖拉機、振動壓路機,後又與西班牙美德公司合作,開發了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從而使一拖逐漸發展為多系列產品的現代化企業。
1999年,“東方紅”被國家工商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結束了中國農機行業沒有中國馳名商標的歷史,當年,四台東方紅拖拉機作為國禮被江澤民主席送給泰國皇家農林示範園。

向新的目標進軍

作為中國首批57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一拖從機制、體制入手,積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採用合資經營、股份制改造、租賃承包和放開經營等方式,積極探索資本經營努力向著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現代化企業集團邁進,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企業經營機制。在新世紀的曙光照耀大地之際,一拖制定了新的企業發展規劃,一拖人又一次踏上了創業的征程。
在尖端技術領域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從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到新產品推出的速度大大加快,中國一拖在科研、人才、裝備的優勢和實力正不斷地顯現和發揮出來。

科研機構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現設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機械工程研究院、工藝裝備設計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主要從事集團公司中長期及基礎產品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重大技術成果轉化及中試等工作。雄厚的產品和技術研發能力,使中國一拖在推進產品多元化和技術創新中始終瞄準領先水平,科研與新產品開發的速度大大加快。多年來,中國一拖在新產品研發方面不斷與德國、日本、西班牙、英國等國家知名企業進行技術合作。

科技人材

中國一拖積極構築知識化的人才系統工程,把自我培養人才和引進人才相結合,並與國內知名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這些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中國一拖培養了企業急需專業的研究生,並成為企業培育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眾多的技術專家,為中國一拖設計出一個個富有想像力的傑作,CAD/CAM/CAE技術在中國一拖。從產品設計到工藝裝備、模具的設計都得到了最廣泛的套用。訓練有素的員工,先進的製造檢測設備以及嚴格實施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保證了設計師的意圖和用戶要求的完美結合。
新世紀初,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中國一拖建立,不斷注入的新鮮血液成為技術開發的強勁動力。

技術裝備

中國一拖擁有國內一流的產品試驗設施和先進的測試手段。技術中心的試驗跑道、液壓高壓元件實驗台、傳動系試驗室、行走試驗室、強度試驗室、高低溫實驗室噪聲實驗室、部件實驗室、發動機試驗室、尾氣排放試驗室、電器儀表試驗室、工藝材料試驗室先後通過了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認可委員會、國家試驗室認可委員會和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認證;其中強度試驗室、噪聲試驗室、高低溫試驗室、尾氣排放實驗室等在拖拉機與機械行業居領先地位。同時,源自世界工業已開發國家的先進設備、流水生產線及擁有柔性加工能力的數控加工中心機群,能夠出色的完成鑄造、鍛造、衝壓、機械加工、熱處理等零部件的工藝加工過程。

“東方紅”連線兩地情緣 一拖人心繫老區發展

在陝北榆林地區佳縣有個東方紅國小,在這個國小,品學兼優的學生每年都可以從“中國一拖東方紅獎學基金”中拿到一筆獎學金。是什麼使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和陝北老區聯繫在了一起呢?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5年前,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一位叫麻志強的宣傳幹部,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東方紅》歌曲作者李有源的後代由於貧窮而輟學的訊息後,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自己是唱著”《東方紅》長大的,又在生產東方紅拖拉機的工廠上班,《東方紅》的後代有困難怎能袖手旁觀呢?於是第二天,200元錢和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寄向了陝北老區,從此,麻志強不斷地寄錢寄信鼓勵《東方紅》詞作者的後代努力讀書。這些事情被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評為季度精神文明新事後,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劉炳昭親自帶隊到陝北看望了李有源的後代。回到洛陽後,有關陝北老區的長篇報導發表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內部媒體《拖拉機報》、一拖電視台上刊發,立即在整個集團公司內引起了巨大反響。東方紅作為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主導產品的品牌,它不僅僅是一個商標,更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象徵,它和《東方紅》歌曲一樣,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濃厚情感。短短几天內,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職工自願捐款138600元人民幣,建立“中國一拖東方紅獎學基金”,用以資助陝北佳縣張家莊——《東方紅》歌曲作者李有源家鄉東方紅國小的師生們。同時,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向李有源的兒子李增堂家贈送了東方紅170型輪式拖拉機、東方紅農用運輸車和拖車。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的小學生不僅為“中國一拖東方紅獎學基金”捐款,還向東方紅國小捐贈圖書13000冊,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第二鑄鐵廠職工也捐贈1000冊圖書,為東方紅國小建起了“中國一拖東方紅圖書室”。中國一拖第三子弟國小與東方紅國小結成了手拉手學校。
自此,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每年都要到陝北,為東方紅國小優秀師生頒發獎學金和獎金。
東方紅獎學金,第五次發放到陝北老區
金秋十月,集團公司再次將東方紅獎學金送到了陝北佳縣東方紅國小,這已是集團公司第五次到陝北老區進行助學活動。
按照《中國一拖東方紅獎學基金章程》,這次對18名品學兼優學生、4名特困生、3名優秀教師、6名《東方紅》歌曲作者李有源的後代進行了獎勵和資助。

中國一拖:愛心灑向寺溝村

由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綜合事務部組織,公司工會、團委、培訓中心、普教處、東方醫院、東方實業公司、柴油機公司、工裝廠、第二鑄鐵廠組成的中國一拖扶貧小分隊,在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永樂的帶領下,將一批文具、食品送到了洛陽嵩縣飯坡鄉寺溝村。
該村是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的幫扶村。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全村七個村民組共856人分散在長達四公里的山溝里,缺水少地,靠天吃飯,2001年全村人平均純收入在580元以下,有27戶297名貧困人口。學校教學用具短缺,住校生學習、生活十分艱苦。
小分隊走訪、考察了該村道路交通、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通過與鄉長、村委會主任、駐村工作小組成員的交流,要有針對性地、力所能及地為貧困村辦實事,把中國一拖職工的愛源源求斷地送到寺溝村。
書畫贈予抗非戰士
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送什麼給白衣天使?掌聲、祝福、鮮花,什麼都不為過。近日,一拖老幹部處組織部分離退休幹部和書畫家向洛陽東方醫院戰鬥在防治非典一線的醫護人員捐贈書畫作品,向白衣天使送精神禮品的活動得到各方好評。
東方醫院開展防治非典工作以來,先後有5批70多名醫護人員走進隔離的留觀病房,200多名醫護人員寫請戰書要求到抗非典一線,表現出很高的醫德和思想境界。在他們中間,湧現出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在捐贈儀式上,原中國一拖集團黨委書記趙毅代表中國一拖書畫界朋友,對該院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處驚不亂、治病救人精神表示敬意。
此次捐贈的書畫作品共有22幅,作者多為國家、省、市書畫協會成員。看著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該院黨委書記楊黎紅代表醫護人員表示,醫院的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將會繼續開展好工作,做好防範工作。
棉衣棉被暖災區,救助中拖送北京
11月初,由集團公司全體員工捐助的3萬餘件棉衣、被褥和10餘萬元的救災捐款被送到了河南省伊川縣等受災地區災民的手中。
今年入汛以來,河南省風雹、洪澇災害不斷,給災區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困難。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為解決災區人民的生活困難,採取了多種措施,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物資,災區人民缺衣少被問題較為突出。這一情況牽動著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全體員工的心,在省委、省政府開展的“冬衣暖人心”扶貧濟困捐助活動中,為災區人民送溫暖、獻愛心,幫助災區解決實際困難成為中國一拖生產經營活動以外的另一道美麗風景。
為表達公司對特殊兒童的關愛,近日,中小輪拖分公司向北京市太陽村特殊兒童研究中心捐贈了一台東方紅---250型拖拉機和一台東方紅1GQN---125型鏇耕機。
北京市太陽村兒童救助中心(原中華慈善總會特殊救助工作部)是為救助因父母服刑無人撫養的未成年孩子所設立的研究機構。研究中心自1996年以來已幫助300多名孩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