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層新陣容

中共高層新陣容

《中共高層新陣容》(《CHINA'S NEW LEADERS》)——一部圖文並茂、中英雙語的關於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高層人物特寫集,開始向海外發行。

介紹

《中共高層新陣容》 《中共高層新陣容》

這部中文有4萬字的書籍,由新華社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後發表的7篇特稿匯集而成,分別介紹了習近平和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的人生經歷、從政生涯,以及他們的個人風格和家庭信息,並配以每人的簡歷。

這部書收錄的文章曾在去2012年12月由新華社對海外陸續播發,引起轟動,4000多家媒體作了刊載。

圖書分中文(繁體字)和英文兩個版本,封面是習近平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的照片。這次參觀中,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習近平特稿的題目為《“人民民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記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Xi Jinping: man of the people,statesman of vision》),開篇即寫他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23天后,首次離京赴外地考察即選擇了重走改革路,來到深圳經濟特區考察。

特點

這部書的突出特點是有大量細節。

在習近平的人物特稿中,有很多工作和生活細節都是首次披露。比如,上世紀60年代,不滿16歲的習近平主動申請到陝北農村插隊。在農村那些年,習近平幾乎沒有歇過,種地、放羊、拉煤、打壩、挑糞……什麼活兒都乾過,什麼苦都吃過。在鄉親們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麥子走10里山路長時間不換肩的習近平,是個“吃苦耐勞的好後生”。1982年,當一些年輕人開始下海經商、出國留學的時候,他卻主動放棄北京的優越條件,來到人均年收入不到150元的河北正定縣任職。到福州工作後,他建立了領導幹部下訪接待民眾制度。他曾經帶領福州市區領導,兩天接待逾700位來訪民眾,當場拍板、限期解決近200件問題。後來他又在浙江大力推行這項制度。從陝西到河北,從福建到浙江,從上海到北京,從西部貧困地區到東部欠發達地方,從沿海發達地區到國家政治文化中心,習近平從政經歷遍及村、縣、市(地)、省(直轄市)、中央,每到一處他都情系人民民眾,堅持求真務實,推出創新舉措,推動了當地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中央領導崗位,最終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他常說,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懷憂患之思,常念人民之託”,他還說,“對於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老百姓奔好日子。”習近平小時候還常常和他弟弟一起穿姐姐們穿過的衣服、鞋子;每逢除夕,總是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等妻子彭麗媛演出結束回家後才煮餃子一起吃。

為系列特稿配發的80餘張資料照片,包括習近平的一些家庭相冊式珍貴照片,結集時也被收入,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照片。

評論

境外媒體評論,中共領導人公開個人信息,樹立了親民、開明、開放的新形象,展示了中國領袖的風采,是值得關注的政治信號。習近平上任以來提出的一系列深得人心的舉措令人們對中國發展寄予更大期待。

當時便有一些讀者把新華社發表的這些特稿剪輯收集起來。“這次集結出版,更讓讀者解渴。”該書的編輯說。

有網民評論:中國領導人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和鮮明的實幹作風,也和平凡人一樣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而往往這份真實的平凡讓人動容。

出版方和撰稿者稱,該書資料翔實可靠,人物特點鮮明,文筆樸實生動,是展現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形象、揭示其成長曆練過程的一部難得文獻。

主編

張百新,男,1962年12月出生,山東省昌邑市人,中共黨員,新華社高級記者,1980—1984年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1984年到新華社山東分社工作,先後任記者、採訪室主任、副社長等職,2003年6月起任新華社河南分社代社長、社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