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在寧夏創辦較早的幹部學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光榮傳統和優良的作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黨校為此進一步加快幹部培訓的步伐,開始向正規化邁進。

簡介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位於銀川市西夏區懷遠西路。西依巍巍的賀蘭山,東臨滔滔的母親河,南仰名播中外的青銅古峽,北俯中外名勝沙湖旅遊區。黨校距老城區10多公里,校園占地面積136.16畝,建築總面積近5.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15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是廣大教職工、學員學習、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

..

自治區黨校內設22個部門。其中,教研部8個,教學管理和輔助部門8個,行政、黨務、後勤部門6個。在職教工229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人,教授14人,副教授37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67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13人)。擁有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經濟管理、公共管理、黨史黨建、文史等一批優勢學科,“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及“區情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辦有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寧夏黨校學報》、《寧夏區情數據手冊》、《寧夏黨校報》等學術性報刊。
教學方面近年來,黨校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積極開展對領導幹部和理論骨幹的教育培訓工作,形成了以主體班次為重點,多種形式、多個層面、長短結合的辦學格局;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中心,以“理論基礎、世界眼光、黨性修養、寧夏區情”為內容的教學新布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大現場教學和體驗式培訓力度,擴大學員論壇範圍,實現了所有主體班的共同交流,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先後在區內外建立了六盤山紅軍紀念館、彭陽縣小流域治理等10個培訓基地,有效拓展了黨校培訓渠道,提高了培訓質量。培訓工作呈現以下四個特點:理論教學體現系統性,知識教育注重針對性,區情教學突出實踐性,黨性教育強化實效性,為寧夏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領導人才和理論骨幹。

科研方面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推進學術研究、理論宣傳、調研諮詢“三位一體”的大科研工作;堅持科學理論的研究和傳播工作,著力使科研工作更好地為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服務,為提高黨校教學質量服務,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服務;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對我區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積極探索寧夏跨越式發展的路徑;大力實施“科研興校、精品立校”戰略,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從1994年到2009年,獲準立項國家級課題23項,獲準立項省部級課題120項。其中,寧夏社科規劃課題70多項,承接全國黨校系統重點調研課題21項;在國家級和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2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80部;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5項,其中1項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獲省(部)級獎130多項,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校園文明建設方面

自2005年以來,始終堅持“抓黨建、帶隊伍、強硬體、促教研、保先進”的要求,以機關效能建設活動、文明機關創建活動、“五好三樹”活動、構建和諧黨校等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增強了黨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經過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在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校園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完善校園規劃圖,完成了對校園環境的有效清理和整治,改造校園花園,增強人文內涵,多次被評為區直機關“綠化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單位”和銀川市“花園式單位”。2007年順利通過有關部門的驗收,進入區直文明機關的行列。

基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方面

近年來,學校爭取各方支持,新建教學樓面積近10800平方米,並建有能容納500人和100人的具有回傳功能的學術報告廳和遠程教室各一個,可直接與中央黨校進行雙向交流;新建的餐飲住宿樓清源大廈,

..

該大廈除能同時容納600餘名學員住宿餐飲外,還有多功能廳、學員討論室等;新建的體育館面積1400多平方米,分桌球、羽毛球、檯球等活動區,為學員和教職工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了專業的便利條件。辦公自動化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校內設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並建成了校內閉路電視網,校園區域網路和中央黨校遠程衛星教學網站。黨校的網路化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快。寧夏幹部教育培訓網路學院在黨校掛牌成立,可滿足5000人同時線上學習。寧夏黨校網站全新改版,頁面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校圖書館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座擁有3500平方米館舍、藏書逾20餘萬冊、年訂閱報刊800多種、建有電子閱覽室的綜合性圖書館。

後勤改革方面

在順利完成住房制度改革和醫療制度改革的同時,積極探索社會化管理模式,對餐飲的部分項目、校園安全保衛及校園住宅區進行對外承包,實行正規的物業化管理。同時與外單位聯合進行人才、技術交流,促進了食堂的開放型管理,提高了食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發展歷程

寧夏黨校的歷史沿革可追溯於陝甘寧邊區三邊地委幹校,是在此基礎上籌建演變而來的。陝甘寧邊區建立之初,為了培養抗戰幹部,邊區政府於1938年7月決定舉辦6所中等教育學校,其中在定邊籌建了“陝甘寧邊區第三師範學校”,並於1940年5月6日正式掛牌舉行開學典禮。之後,於1941年秋改稱為“陝甘寧邊區三邊師範”。三邊師範除培養新一代外,主要轉入幹部培訓。1944年4月,為了加強民族幹部的培訓特別是寧夏、內蒙的少數民族幹部的培訓,中共中央認為民族學院應靠近地區,決定將延安民族學院的回族、蒙古族學員及部分工作人員遷至定邊,與三邊師範、整訓班合併成三邊公學,民族學院的名稱仍保留。

1946年10月以後,因馬鴻逵對三邊地區經常騷擾,學校地址經常變動,教職員工一邊轉戰,一邊學習,進行流動教學。直到1947年4、5月間,學員、教職工大部分調到三邊各縣參加戰勤工作,教學工作暫停。

1947年7月至1948年1月,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將三邊失地收復,部分教職工回校工作,這時學校的主要任務是為三邊地區、將要解放的寧夏、內蒙、甘肅等地培訓幹部,學校改稱為三邊幹部學校。

1949年8月,第二次收復定邊後,幹校遷回定邊原址。為迎接寧夏解放,從三邊各地抽調將去寧夏新區工作的幹部到幹校集訓,學習新政策,明確形勢任務。9月,三邊幹校的教職工、學員全部遷至寧夏,一面迎接寧夏解放工作,一面籌建寧夏省幹部學校,為解放後寧夏培養各方面急需人才。1949年11月1日,寧夏省第一所幹部學校成立。寧夏省委幹部學校以培養新民主主義建設事業的各類幹部為辦學宗旨,還抽調部分老幹部和軍隊轉業幹部參加學習,提高他們的理論、文化和政策水平。

1954年9月,寧夏省制撤消。1955年1月1日,在銀川原址將中共甘肅省委黨校銀川分校改為中共甘肅省委幹部文化學校。同年5月,又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農業建設第一師幹部學校”併入。

1958年春,該校改名為中共甘肅省委第二幹部文化學校。

1958年6月成立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委中級黨校籌備會領導小組,將中共甘肅省委第二文化幹校,中共銀川地委初級黨校,吳忠州委幹校三校合併,1958年9月在幹校原址正式成立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委中級黨校。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即改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中級黨校,1959年初按照中央的要求改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1967年至1968年,黨校處於極端混亂狀態,在民眾組織的控制下,揪斗各級領導,校黨委和校行政機關全部癱瘓。1968年10月,毛澤東同志的“10、4”批示發表,籌建寧夏回族自治區區級機關毛澤東思想幹部學校。

1971年秋,“寧夏回族自治區區級機關毛澤東思想幹部學校”改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幹部學校”。

1972年秋,恢復了“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不久又復稱寧夏“五七”幹校。1977年5月區黨委決定:重新組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撤消“五七”幹校,開始進行以撥亂反正為主要內容的幹部培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