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心語3

世說心語3

這本《世說心語3——劉墉成功秘笈》從人生三境、考試、交友、壓力、早戀,到加強記憶力的方法、作文的技巧、天才的特質,乃至抽菸的問題、親子的關係,都作了討論。“生活家”劉墉思接千載,在一派輕鬆幽默的話語中娓娓道出人生的智慧、處世哲學以及掌控瞬息萬變生活的體驗和經驗……點點滴滴,儘是睿思。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這本《世說心語3——劉墉成功秘笈》從人生三境、考試、交友、壓力、早戀,到加強記憶力的方法、作文的技巧、天才的特質,乃至抽菸的問題、親子的關係,都作了討論。 “生活家”劉墉思接千載,在一派輕鬆幽默的話語中娓娓道出人生的智慧、處世哲學以及掌控瞬息萬變生活的體驗和經驗……點點滴滴,儘是睿思。

勵志大師劉墉加盟鳳凰衛視,精心打造強檔節目,勵志大師51篇妙語連珠,暢談超越自己,分享成功秘笈。

《世說心語——劉墉處世秘笈》月銷量超過12萬冊,熱力再推姊妹篇!

《世說心語2——劉墉教育秘笈》全國演講啟動,言傳身教,親子共讀!

鳳凰衛視熱播世說心語,劉墉親授成功秘笈。

為什麼年輕人該吃苦?如何輕鬆取勝場?化解壓力的秘訣是什麼?成為天才的捷徑在哪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台灣著名作家、勵志大師劉墉先生在鳳凰衛視主持熱播節目《世說心語》的同名系列圖書之三。

劉墉先生遐邇聞名,建樹多多。他既是成功的畫家,也是成功的作家;既是孝子、大丈夫、公益事業熱心人,同時,也是一雙優秀兒女的慈父……在本書中,劉墉先生與讀者一起分享成功喜悅,解密成功核心,傳播成功秘笈。

為什麼年輕人該吃苦?如何輕鬆取勝考場?化解壓力的秘訣是什麼?成為天才的捷徑在哪裡?……劉墉以其學貫中西的智慧和多元包容的生活藝術,從提高學習效率、合理安排時間、客觀認知自我、建設身心和諧等諸多方面,為大中學生、職場新人等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答疑解惑,點亮青少年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創造自己、超越自己、實現成功的人生明燈。當今世界,成功有千種萬種,或大或小,或遲或早。只要能帶給我們快樂,帶給我們進步,帶給我們良知和成就感,不同的成功都是成功。

《世說心語3——劉墉成功秘笈》全書共51篇,篇篇聚焦成功,說成功,道成功,自外而內,自西而中,事無巨細,莫不娓娓道來,輕鬆幽默如話家常,諄諄教導又似灌頂醍醐,深入淺出,簡單實用。而所有這些所期望達成的,其實正是你、你們乃至我們大家的成功。

作者簡介

劉墉,畫家、作家。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餘種,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三十餘次。

創作的原則是“為自己說話,也為時代說話”;處世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現主持水雲齋。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目錄

前言

第1篇 生而有惑:超越才能成功

第2篇 年輕人為什麼該吃苦(一)

第3篇 年輕人為什麼該吃苦(二)

第4篇 年輕人為什麼該吃苦(三)

第5篇 超越戀母情結

第6篇 超越空間的藩籬(一)

第7篇 超越空間的藩籬(二)

第8篇 超越時間的藩籬(一)

第9篇 超越時間的藩籬(二)

第10篇 “抱”“負”相隨:超越自己才能成功

第11篇 創造自己,肯定自己

第12篇 成功始於定位

第13篇 超越讀書苦

第14篇 熱狗與冷貓

第15篇 精神好了再說

第16篇戰勝壓力

第17篇 良知不能妥協

第18篇 別被手機控制了

第19篇 為時間留點白

第20篇 奉獻的樹

第21篇 考試與作弊

第22篇 考場不是刑場

第23篇 如果孩子早戀

第24篇 大男人·大女人·小學生

第25篇 作文一點也不難

第26篇 人生處處有文章

第27篇 寫作的五大元素(一)

第28篇 寫作的五大元素(二)

第29篇 只要格物,就能致知

第30篇 跟著眼睛走

第31篇 廢話少說

第32篇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第33篇 不補習也能很棒!

第34篇 懂得割捨,才能成功

第35篇 單親又如何?

第36篇 人生拖不得

第37篇 逼你成功

第38篇 學得活,記得牢

第39篇 用故事幫助記憶

第40篇 用看電影的方式背書

第41篇 跟陶淵明回家

第42篇 把仇人變成貴人

第43篇 誰是真天才

第44篇 天才製造機

第45篇 神童與神話

第46篇你也可以是天才

第47篇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48篇 少抽一口煙吧!

第49篇 最真實的友愛

第50篇 疼疼爸爸媽媽吧!

第51篇 有行動的愛,才是真愛

書摘插圖

第1篇 生而有惑:超越才能成功

連山雀、黑猩猩都好學,我們人類當然更會學習。因為學習是生存的要件。要生存,要活得好.就得學。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就因為我們有更強的學習力,更懂得超越自己。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每個生物到這世界上來,都要不斷地超越。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植物要超越——不幸生在陰影里的植物,會想盡辦法,往有光線的地方長。就算長在不錯的環境,還是會想盡辦法,譬如長出絨毛,讓種子能隨風飛到遠方。再不然長出甜美的果實,吸引動物來吃,好把它的種子帶到遠處散布。還有些種子成熟的時候會爆開,啪的一下子,被彈射到遠處。它們這樣做是為什麼?因為要繁衍、要超越,要超越原先生長的環境,要超越空間對它們的約束。

各種動物也在不斷超越。我在紐約的家,後面是一片湖,湖裡的大雁常來跟我玩,甚至跟著我在街上散步。奇怪的是,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們就要遷徙。它們如果留下來,我會餵好吃的餅乾麵包,還能提供地方給它們避寒,它們何必飛走呢?因為它們要超越。好像有個來自上天的聲音,到時候,會對它們說:該走了,到你們的下一站去。於是,可能在某個深夜,空中傳來雁唳,它們在黑夜裡起航了,航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談到遠航,人類才真愛遠航。如果人們只因為看到遠處的土地不錯,搬過去,還沒什麼稀奇。但為什麼世世代代的人類,要不斷遠航?很早以前,人們還不會建造大船,但是就算用蘆葦編成船,我們的祖先也要航行到遠方。大海是多么無情、多么不可測啊!是什麼力量,使他們離妻別子,航向那不可知的遠方?是不是因為好奇,天生有探險的欲望,想看看地平線和海平線的另一邊,會是什麼樣子?

這種好奇、探險,要走出去,不以現況為滿足,不以已知的為滿足,要挑戰環境、挑戰自己,就是超越。也可以說每個人天生就要超越自己。

可不是嗎?我們從精蟲階段,就拚命游泳,要超越別人,更別說誕生之後了。你以為剛生下的小奶娃沒什麼力量嗎?餵娃娃吃母乳的媽媽一定都有感覺:“天哪!這小傢伙八成是餓死鬼投胎的,他吸得我直疼!”就算你是爸爸,白長了兩個奶頭,裡面沒奶,沒辦法餵你孩子,但當你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也一定能感覺到。小鬼躺在洗澡盆里,因為緊張,他的兩隻手會亂抓,抓住澡盆的邊或大人的手。那力量大極了!甚至讓娃娃兩隻手抓住你的兩根手指,然後你往上拉,小娃娃能跟著你的手指坐起來。對了!你還可以觀察小動物,好多剛生下的小動物,譬如無尾熊、獼猴,會抓著媽媽的毛皮不放,就算媽媽在樹上跳來跳去,小寶寶也不會掉下來,可見那些新生的小東西,手上的力量有多大。

人類更不用說了,娃娃每天都在超越自己。你不要他翻身,他也要翻身;你不要他坐起來,他也要坐;你不準他爬,他還是要爬;不準他站,他非站不可。而且,他站了之後還要往前踏出步子、學習走路。就算摔傷了,他還是非走不可。而且走不夠,還要跑。這一切的一切,表示了什麼?表示他不以原先的自己為滿足,表示他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是天性!你不準他超越,他還是非超越不可。

或許有人會說,那只是走跟跑,至於學習就不一定了,有些孩子天生好學,有些天生不好學。這么說的人又錯了!孩子學說話,只是因為你教他叫爸爸、叫媽媽、叫爺爺奶奶,他才學會嗎?你去看看那些沒人管、沒人教的孩子,就算學話慢一點,後來是不是也能說得很好?誰教他們了?沒有人刻意教,是他們自己在學。所以別以為小奶娃不懂事,他們其實總在看、在聽、在學。

他們甚至連走都不會,站還站不起來,就已經會算數了。有個實驗:給小奶娃看五隻小兔子,然後把小兔子藏進一個大盒子,先放出一隻,小奶娃看看那隻,跟著又轉向大盒子,等下一隻出現。下一隻放出來,小奶娃還等,等第三隻。直到第五隻出現,小奶娃才不再盯著大盒子看。表示他們小歸小,心裡可有數。或許有人要講,等到上學就不一樣了,有些孩子天生愛念書,有些天生不好學。這也錯了!不信您找《夏山學校》(Summerhill)這本書來看看。英國教育家尼爾(A.S.Neill)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把一群孩子放在夏山學校里,給孩子非常大的自由。孩子可以待在教室里上課,也可以出去玩,沒人管,沒人罵。起初好多頑皮孩子都溜出去了(不!應該說不是溜,是大搖大擺走出教室),但漸漸地,孩子又紛紛回到教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