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方舟

世紀方舟

世紀方舟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民營創業投資公司,一直專注於中國的風險投資事業,重點向高科技創業企業投資,並輔以管理諮詢與資本運營服務。目前管理多個創投基金,已完成投資額2.5億元人民幣,投資的三十多個企業和項目中已有數家成功上市。

公司簡介

公司成立於1999年12月,由一批有志於科技強國的商界成功人士和投資家於北京發起創立 。

公司擁有:廣泛的外部專家諮詢和支持網路;較強的整合內外資源的能力和手段;充足的資金渠道和人才資源,可滿足已定投資戰略的全面需要。

公司擁有合肥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和浙江大學創業投資公司兩個投資平台,管理基金約2.7億元人民幣。

公司與IDG、深圳創新投、INTEL、高盛等公司一起被評為中國風險投資50強。

機構信息

資方名稱:世紀方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機構全稱: 世紀方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機構簡稱: 世紀方舟

成立時間: 1999-12

投資階段: 中後期 Pre-IPO

投資領域: 軟體產業 IT服務 信息電子 化學工業 新興能源 其它行業

郵 編: 100044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乙56號方圓大廈13層

公司總裁

世紀方舟 世紀方舟

世紀方舟投資公司從1999年成立至今已經有三年時間。我們感覺創業投資這個行業在北京地區曾經興盛了一段時間,尤其是從2000年到2001年。但是從去年開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創業投資行業都不是很景氣,北京地區也不例外。現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和地方創業投資機構都比較活躍。我感覺北京市政府和中關村管委會對創業投資還是比較重視的,北京創業投資也比較積極,從主觀上還是比較努力的,但是我們的環境確實還是有一些問題,我覺得政府在改革的力度上還是有些不足(這僅是我個人觀點)。目前來看,地方創業投資顯然發展得比較快。譬如,安徽、浙江、江蘇、陝西等這些我們重點投資的地區還是比較活躍的。就拿我自己來說,全年大概有40%的工作時間在外地,而在回到北京後,也有很多時間用來接待外地政府領導及投資公司代表。所以,我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外地了。

從我們自身的情況看,地方的創業投資公司對北京創投的一些資源的流失有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地方創投的發展會吸引北京的一部分資金外流,這個是顯而易見的。資金追逐利潤是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比如,雖然我們給自己定位是一個全國性的創業投資公司,但是,畢竟我們註冊地是在北京,理應在北京做出更多的貢獻,對北京的創業企業有更大的支持。但是很遺憾,我們在北京投資的項目僅占到10%左右,包括資金也是如此。這就說明本來應該投入到北京地區的資金流到外地去了。第二,地方創投的發展會吸引北京的部分創業企業外流。我手裡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在這裡不便一一列舉。作為創業企業,他們要尋求資金,尋求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投資環境,他們可以自主決定企業在哪裡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沒辦法去影響他們。目前有一些比較好的企業,如果在北京做的話,可能會是影響比較大的企業。但是由於他們在北京得不到很好的政策支持,也就沒有引起大的投資資金的重視。我們可能就是注意一些這樣的企業。我們在地方管理了幾個私募的基金。這樣一些地方的基金都有地方的要求,就是只能在當地投,這樣的話,北京的企業就可能會跟我們到地方去。對於北京來講,就是企業外流。第三,地方創投的發展會吸引北京部分人才的外流。在座的可能會有一些大學生和一些已經從事創投行業多年的有經驗的業內人士,在這裡我並不是要鼓勵大家要外流。但是,人才的流動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中國有句古話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地方的條件確實比北京好,去了以後大家都有事情可做,即使是工資比北京低,我想他們也願意去。我們也經常碰到這種情況,很多有抱負的年輕人到我們這裡來談工作,很少談工資待遇。因為我們是一個民營創業投資公司,與國有企業相比較,在機制上有一些靈活性優勢。我們有一些相應的利益上的捆綁,他們也認識到他們長期的收益要比這種拿工資更好。

當然,地方創投的發展會對北京創投的發展造成一些衝擊,但也會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首先,地方創投的發展會促進北京創投企業的自我改進。通過北京和地方創投的比較,我感覺北京絕大部分創投企業的的運行模式和內部機制都趨於保守(在座的有北京的同行,我說的不對你們多包涵)。所以,我覺得地方創投的發展對北京VC的機制和體制、運作思路上會有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其次,地方創投的發展會促進北京地區的創業企業進行冷靜、理性的思考。我們都知道,北京地區的創業企業有一些自恃清高現象,所以在融資時往往要價很高,同時,他們在對待創業投資人的態度上也有一些微妙的差距。很多投資人都有這種感覺。與跟外地創業企業去打交道相比,我覺得他們就要親切些。我們並不缺投資的資金,也不缺好的項目,所缺的就是我們認為在投資收益方面會更有把握、或者風險更小的企業。我們喜歡選擇這樣的企業。所以,我覺得這會促進北京的創業企業去冷靜的思考。最後,地方創投的發展也會促進北京地區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在和北京創業投資協會和中關村管委會的領導交流時,感覺到北京地區好象有很多政策,但實際上與要求還差的很遠,現在的一些政策還停留在口號上。很難落實下去。例如,我們創業企業的負擔特別重。從我們從事的創投行業來看,我們辛辛苦苦地做創業投資,支持國家的科技進步,理應得到政策上的傾斜。其實,我們也不需要政府給我們多少好處,只需要政府給我們一個平等的待遇,或者能減輕一些企業負擔。我認為我們的要求並不高。但是現在來看,中國的體制,說深了的話,是我們的體制本身出了些問題。說淺了的話,是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在相互溝通、理解黨中央及上級領導的思想上還不都清晰、透徹。作為政府部門的主管,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和職責許可權,要把權利用足,而且這種意識要很強烈,尤其是北京地區的相關部門主管,因為,北京的官僚思想特別嚴重。所以,我認為企業負擔早就該減,企業負擔不減,我們只好到外地去謀求更好的發展。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不需要聽政府的,我們覺得哪個個地方的政策環境好,我們就在哪個地方投。所以,地方創投的發展會對北京地區加大改革的力度有一些促進作用。我們的基本觀點就是地方性的創業投資企業的發展會推動和促進中國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

我想創投行業的業內人士都會有同感,創投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同行之間不存在什麼競爭。更主要的是合作。譬如,我們和集富同時看上了一個項目,我想像不出來我們之間會有什麼競爭,我們會針對具體項目,進行一些探討,或者會建議同行也能參與投資。因為風險投資這個行業就是要分攤、化解投資風險。投資人越多越好,尤其那些著名的投資人和有影響力的投資公司,我們歡迎他們能參與進來,甚至希望他們能夠控股。現在有很多地方創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到北京來跟我們談合作的事情,他們都很有誠意。這也說明國內創投行業需要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雖然現在有很多創投公司,尤其很多地方創業投資公司是由政府組建的。北京很多大的投資公司基本上都是政府做大股東,民營創業投資公司還是比較少的。我想在地方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如果是地方參股這家創業投資公司,或者是地方成立的這家投資基金,委託世紀方舟或別的創業投資公司來管理,他們都會有一個條件,就是資金一定要在當地投資。他支持的企業一定是當地的企業。因為目前中國的發展還停留在這種比較低層次的狀況,還沒有按照創業投資的規律去辦事。他們所考慮的是,政府出錢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投資人到當地來投資,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這就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和條塊分割。我想這會對創業投資的資源配置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但是總的來講,政府的這種限制也只是暫時的、階段性的。隨著你的公司做得越來越好,你的投資水平、管理水平越來越高,這種限制也會逐步解禁。

最後,我想談談我們世紀方舟在地方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對北京的影響的看法,以及我們是怎么做的。首先,由於我們公司是一個民營企業,沒有政府背景,所以我們在說話上可能沒有什麼遮攔。我去年可能說得比較多,今年我要少說一些。說多了可能容易造成一些人的誤解。比如說去年有一篇文章叫《我們不看好中關村的理由》,還有一篇文章叫《民營創投舉步為艱》,這兩篇文章分別刊登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和《中國證券報》上,這兩篇文章都是記者對採訪我以後自己給文章命題的。很遺憾,我不太贊成這兩篇文章的標題。因為這個標題不是我的本意,我要說的中心不是這個意思。但這個標題看起來好像就是世紀方舟不看好中關村,給人造成一種誤解。去年年底我在中關村管委會座談當中還特意為這個問題向管委會的領導做了一個解釋。不過,沒想到他們好像對這個問題也沒有看得太重。他們認為敢說敢講是件好事,引起有關方面注意,總比沒人說好。

雖然北京地區的創業企業數量比較多,也有一定的規模,發展也比較快,技術主導型產業也比較多,技術起點也比較高,但是總的來講,北京地區的企業規模偏小的還是比較多。另外,創業企業之間的分工也不明確,他們之間缺少一些鏈條,區域科技產業的優勢也不明顯。對於投資公司而言最主要的是,投資的成本明顯偏高,創業企業漫天要價的現象比較普遍,去年我在一篇文章中也曾經說過。有的企業明明評估的價值是兩千萬,可他會說是兩個億。這和實際價值相差太大,我們只好選擇放棄。我希望北京地區的創業家,以及一些年輕的創業者能夠清醒的認識。

我建議北京的高科技產業還是應該集中在幾個優勢領域,不要過於分散,把戰線拉得過長。另外,高科技產業的特點、優勢要突出,要有制高點。我們在全國還是應該要做一個技術中心或市場中心,而不要做製造中心。政府主管部門有責任去加以引導。

我們世紀方舟的戰略是“地方包圍北京”。在投資領域上,國內的創業投資的思路目前已經改變了,原來我們關注的是原創技術,支持技術創新,我們現在關注的是有市場行銷和生產管理優勢的企業,也就是成長期和擴張期的企業。現在我們對粗放型企業的投資興趣越來越小。因為我們失敗的例子都在這些企業,可以說讓我們有點寒心。因為支持一個這樣的企業沒兩天就完了,再投資一個這樣的企業又是虧的一塌糊塗。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的創業投資環境還是有問題。

我們公司投資的項目主要是通過別人來的,很少主動出擊去找項目,主要是因為介紹人比較可靠,我們也都會積極關注這些介紹來的項目。不久前,甲骨文公司總裁特別顧問來北京特意跟我談的時候,他們在這一點上也有同感,他們在尋求項目的時候,基本上也是以介紹為主。創業者通過網上發訊息和通過寄郵件給投資公司的作用是一樣的。坦白的講,創業投資公司每天都會接到很多的項目,投資經理沒有時間去細看。再加上你的商業計畫寫的不好,就很容易被篩選掉。但是,如果有個人幫你介紹的話,效果就不一樣。通過別人介紹是獲得融資的一條捷徑。

和其他創業投資公司一樣,我們在繼續關注高科技領域的同時,也在研究傳統行業的技術改造,這是受台灣和香港同行的啟發。以前我們投資理念是只投資高科技,不是高科技領域的項目根本不予考慮,我們一直集中精力做這件事。但是,後來我跟台灣的幾位同行談了以後,感覺他們根本不是這個理念。高科技當然是創投關注的領域,但是做投資還是要以盈利為目的。所以我們現在也開始關注傳統行業。現在我們也回響黨的號召,這個時候可能也有一些機會。我們可能會集中一些資金去做一些比較大的國有資產的收購、改制,我認為這個和做創業投資是不矛盾的。但是在運作上可能我們更關注國有企業改制以後的技術改造,而不是去僅僅解決企業職工問題,或是只去注意房地產。因為作為創業投資公司,我們關注的還應該是我們要關注的行業。

現在地方的投資環境比較好,我們就扎紮實實做好地方的工作。世紀方舟成立三年時間裡共投資了20多個創業企業的30多個項目,創業企業大概有20多個項目,其中有4個企業在今年上市。這4個上市的企業沒有一個在北京,都在外地。而我們投資失敗的企業的兩個企業就有一個在北京,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一些問題。

我簡單講一下我們的特色。民營企業的盈利是全員的,這是我自己的總結。雖然企業都是以追求盈利為根本目的,但是盈利是全體員工的共同目的,恐怕其他創業投資公司在這點上做不到。坦率的講,這也是國有企業所學不到的。大家在同一條船上,企業好大家都好。每一個人在這個企業里都有自己的股份,每投一個企業大家都有自己的預期。這樣的話,民營企業的機制和優勢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我們的企業是講信用的,也是講職業化。另外,我們在機制上和決策上也是比較靈活、快捷的,不需要政府層層審批。在待遇上來講,我們的靈活體現在我們模擬合夥制方式,由於合夥制方式還沒有得到國內法律承認,所以我們是在模擬這種方式。從我們的企業來講,我們的目標是把投資經理培養成為百萬富翁。

當然,我們的不足在於我們的股東偏好會對我們的投資決策方面會有一些影響,但是,由於我們是一種團隊性的行為,我們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就是“信任、敏銳、嚴謹”,由於我們的管理團隊信奉了這樣的企業文化,我們的人員結構相對合理,所以我們有能力去管理其他的資金,而且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在管理其他幾個基金。所以,原始股東的偏好只會影響他們原來那一塊的投資。再有新的基金委託我們來管理的話,我們會跟新的股東爭取在這方面達成一個共識。但是我們的投資人和股東在對投資領域、資金使用等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和我們有些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們會尊重他們。作為這個團隊的領導,我是這么看的。

實際上,我們還是北京的一個公司,但是我們目前的精力和投資大部分都是在外地,這是很遺憾的,但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從正面上講也可能是我們的一種策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