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保攝影獎

世界環保攝影獎

世界環保攝影獎是一個與環保有關的全球攝影獎項,關注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熱門的話題:可持續發展。該獎由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Pictet & Cie發起,每年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獎勵10萬瑞士法郎(約合8.54萬美元)。

簡介

獲獎作品《富士山》獲獎作品《富士山》

PRIX PICTET是一個與環保有關的全球攝影獎項,關注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熱門的話題:可持續發展。該獎由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Pictet & Cie 發起,每年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獎勵10萬瑞士法郎(約合8.54萬美元)。

Prix Pictet世界環保攝影獎宣布2009入選名單.

2009年

評選介紹

《全時》《全時》

入圍藝術家 2009年7月9日在歐洲著名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開幕式上宣布了PRIX PICTET的來自世界各地的12位國際攝影師入圍,這12位入圍的攝影師分別為: Darren Almond(英國),Christopher Anderson(加拿大), Sammy Baloji(剛果),Edward Burtynsky(加拿大),Andreas Gursky(德國),Naoya Hatakeyama(日本),Nadav Kander(南非), Ed Kashi(美國),Abbas Kowsari(伊朗),姚璐(中國),Edgar Martins(葡萄牙), ChrisSteele-Perkins(英國)。

2009年主題 Prix Pictet每年都在致力於尋找關於全球環境等更為廣泛主題的攝影作品。今年的主題是“地球”。墨西哥的廢物垃圾問題使那裡的人們仍保持著令人同情的生活現狀,中國的發展變化中的景色以及揚子江的集體遷移,尼日

《爆炸、河流和隧道》《爆炸、河流和隧道》

利亞因石油生產所遭受到的破壞性的衝擊;沙漠前沿的伊朗以及伊拉克戰爭等,都是今年入圍藝術家作品的主題特徵。這些問題不可逆反的影響著整個地球資源的開採,從而影響了全球社會長遠的可持續性發展。

入圍作品歐洲展覽 所有入圍的作品將於2009年10月5日至7日在倫敦的Purdy Hicks畫廊舉辦預展,並於2009年9月24日至29日在日內瓦舉辦展覽,2009年10月23日至11月24將於巴黎的Passage de Retz畫廊舉辦展覽。

獲獎宣布 獲獎者將於2009年10月22日在 Passage de Retz畫廊由Prix Pictet的榮譽主席安南宣布。同時委員會還將從入圍攝影師中選出另外一個獎項獲得者,參觀Pictet & Cie近來資助的一個關於持續性的項目,這個獎項也將同時宣布。

2009年Prix Pictet獎入圍名單

《神殿》《神殿》

Darren Almond (英國, 1971出生) 提名作品《全時》,2008-2009

Almond用月亮作為僅有的光線來源,並採取延長曝光時間的方法把黑夜變成白天,曝光時間為15分鐘或更長。他拍攝的沉思的風景,具有獨特的神秘感覺,拍攝的是偏僻的地理位置。為了完成這一系列,他特別去了中國安徽省的黃山,這個地區有著壯麗的山峰和峽谷,以及超乎尋常的中國化的自然景觀。
Almond是倫敦的藝術家,2005年獲得透納獎提名。

Christopher Anderson (加拿大,1970齣生) 提名作品《神殿》,2008

Anderson對消費的循環、毀壞、暴力、政治動亂的衰退和流動,委內瑞拉的油價以及圍繞地球資源擴展相關的整個經濟建設等進行研究和探索。然而,食物的緊缺對於大量人口來說,意味著極少的人過上富裕生活,而多數人仍過著非常窘迫的窮苦生活。Anderson是作為戰爭攝影師開始攝影生涯的,他的作品在國家地理和時尚等雜誌上發表,Anderson曾贏得羅伯特·卡帕金獎,還曾獲得普列策獎提名。他於2005年加入瑪格南圖片社,目前生活工

《記憶》《記憶》

作在紐約。

Sammy Baloji (剛果民主共和國,1978出生) 提名作品《記憶》, 2006

Baloji採用添加了殖民地時期黑白檔案照片的方式創作,這些檔案照片來自以前比利時人在剛果經營的加丹(Katanga)煤礦,他用現今拍攝的彩色照片和老照片作為素材進行創作。他們過去在那個地區做的工作是個可以賺錢的工業,對比利時的殖民地開拓者是有益處的,當時很多人被迫變成了奴隸。 Baloj結合過去和現在揭示了殘酷的殖民地時代,以及近年來濫用權利和地球自然資源的問題。Baloji於2008年加入 PICHA!這個項目是通過圖像和運用當代影像方式來促進當地社會對於其歷史的理解。

Edward Burtynsky (加拿大, 1955出生) 提名作品《鑿石場》,1991-2006

《鑿石場》《鑿石場》

在Burtynsky這一系列作品中,拍攝了美國、歐洲和印度等被拋棄的鑿石場。如今我們的生活被消費品所圍繞,然而我們應從其資源中分離出來。我們的生活方式被全世界的工業化制定,很少來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生存狀態。 Burtynsk致力於展現出乎我們日常經驗之外的場所,他所拍的更多的是我們每天生活的組成部分。Edward Burtynsky是加拿大最傑出攝影師之一,他的這一系列反映全球工業風景的傑作被50多個重要美術館收藏。

Andreas Gursky(德國,1955年出生) 提名作品 《無題XIII》, 2002

古斯基拍攝的一望無垠的垃圾。從遠處看這件作品時會出現一種抽象的效果,讓人聯想起傑克遜·波洛克的繪畫。從近處看呈現出微小的形體,這是在墨西哥城找到的垃圾場。古斯基經常集中精力關注商業和旅遊景點,他的作品更多的關注今天新興的高科技工業和全球市場。他的創作主題範圍廣泛,包括現代建築物、賓館大廳、公寓、兌換貨物的倉庫、全球的議院等。古斯基是國際著名攝影藝術家。

《無題XIII》《無題XIII》

Naoya Hatakeyama (日本, 1958年出生) 提名作品《爆炸、河流和隧道》

Hatakeyama主要拍攝巴黎和東京的地下水道,以及日本的石灰工廠,來反映一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他表現隱藏的城市空間,這對於多數城市居民對於城市的理解是不同的。他通過對稱的角度來拍攝骯髒的地下水道,創造出城市邊緣的風景線。

Hatakeyama是Kiyoji Otsuji的學生,1984年畢業於筑波大學(Tsukuba大學)。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和群展。Hatakeyama的攝影作品被多個公共收藏機構收藏,從東京的現代藝術美術館到倫敦的維多利亞&阿爾博特美術館。

Nadav Kander (以色列, 1961年出生) 提名作品《長江,瀧河系列》2006-2007

Kandar記錄了中國快速變遷的風景,許多人們住在長達6500公里的河岸邊,這遠比美國的河長的多。然而,中國近年來的發展計畫破壞了國家的遺產。 Kandar在許多國際出版物上發表過作品,包括紐約時報雜誌,他最近在拍攝“歐巴馬的人們”這一項目。他獲得了許多國際獎項與提名,包括2008年

《長江,瀧河系列》《長江,瀧河系列》

在中國連州舉辦的國際攝影節上獲得銀獎。

Ed Kashi (美國, 1957年出生)

提名作品《黑金的詛咒:奈及利亞石油的50年》, 2004-2006

Kashi表現的是西非石油開發的主題。他的作品追述了石油影響奈及利亞關係的50年,以及導致環境退化和感染瘟疫的地區。 Kashi是一個新聞攝影師、製片人和致力於拍攝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和政治問題的教育家。 Kash的作品通過表現人類的狀況來揭示出他的敏感視角與表達主題之間的親密關係。

Abbas Kowsari(伊朗,1970年出生) 提名作品《地球的暗面》,2007-2008

《黑金的詛咒:奈及利亞石油的50年》《黑金的詛咒:奈及利亞石油的50年》

Kowsari拍攝每年紐約成百上千的伊朗人憑弔長達八年之久的伊朗-伊拉克戰爭,憑弔者中常常有無數的士兵家屬死去。Kowsari是德黑蘭E’temad報紙的資深攝影編輯,在他畢業之前曾經在伊朗的近十家報社工作過。他的作品在許多國際出版物上刊登,包括Paris Match,Der Spiegel。他的作品曾在德黑蘭和大馬士革的法國大使館展出。

姚璐 (中國, 1967年出生) 提名作品《遮蔽與重構——姚璐新山水》,2006-2008

姚璐 作品中青綠色的山脈被薄霧和河水圍繞,或隱或現。山峰從水中升起,小船兒懸浮在龐大的垃圾堆和廢棄的工地邊的水面上,人物隱蔽在遠處的綠網之中,這是

《地球的暗面》《地球的暗面》

中國發展建設的產物。姚璐用攝影來顛覆真實並呈現現實景象,當觀眾從遠處看他的作品時,其風景呈現的仍是未曾觸及的原樣景色。姚璐在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學習,並於2000年獲得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攝影視覺藝術碩士學位。目前在中央美術學院攝影系工作,他的作品在2008年巴黎攝影展上獲得寶馬獎。

Edgar Martins (萄葡牙, 1977年出生) 提名作品《遞減現在》,2005&2008在他這一系列攝影作品中, Martins在葡萄牙捕捉到了森林火災的過程。畫面是非常美麗的,像繪畫一樣,呈現的是被大火燒毀的鮮艷的綠色植物,以及事後燒黑的地面。2005年的大火和2008年的乾旱、極度的高溫天氣,使我

們確信這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結果。這也被認為是環境惡化的證據,大多數森林是油加利樹,快速的生長,但

《遞減現在》《遞減現在》

是是非常易燃的樹木,時常在重建森林的項目中用來種植。Martins在皇家美術學院研習攝影和純藝術。他在亞洲、美國和歐洲等地舉辦展覽,並獲得攝影和寫作方面的多項獎項。

Chris Steele-Perkins (緬甸, 1947年出生) 提名作品《富士山》,2000-2001

Perkins花了大量的時間拍攝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許多藝術家都從富士山獲取創作靈感,特別是藝術家Utagawa Hiroshige,在他的木版系列作品中,有36個富士山的景象。富士山是一個國家公園,周遍地區現在都

變成了高爾夫等休閒場所和軍隊的閱軍場地了。Perkins的作品看似在評價現代的日本以及其發展進程當中對自然景色的腐蝕。Perkins是一個紀實攝影家,工作於開發中國家,並在英國工作近40年,關注城市貧窮地區或亞文化。

北京攝影師入圍PrixPictet世界環保攝影獎

《中國景觀》

《遮蔽與重構——姚璐新山水》《遮蔽與重構——姚璐新山水》

作者:姚璐

國籍:中國

含義:姚璐的作品乍一看充滿詩情畫意,但實則拍攝於北京到處可見的綠色防塵布遮蓋的建築垃圾。

PrixPictet世界環保攝影獎公布決賽名單 利用綠色防塵布實景 中央美院教師創作中國景觀———

據瑞士媒體報導,全球知名攝影大獎PrixPictet世界環保攝影獎日前(2009年8月14日)公布了入圍決賽的12名攝影師,北京攝影師、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姚璐憑藉 《中國景觀》系列作品入選。

9月開始,所有入圍作品將分別於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舉辦巡迴展覽。10月22日,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為獲獎者頒獎。

PrixPictet今年的主題是“地球”,攝影師通過鏡頭,展現出資源開採、建築施工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

PrixPictet是世界上第一個環保攝影獎項,每年評選出一名獲獎者,獎勵10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63萬元)。

中國文化特色引起外國關注

“最初看到這些土堆真的很像中國古代山水畫,就有了把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想法。”入圍該獎項的中國攝影師姚璐告訴記者,其實這些作品就是按照山水畫的構圖,一遍遍用Photo-shop修出來的。

姚璐評價自己作品時說道,山水畫是中國經典文化的符號,隨著當下社會的發展而漸漸消逝,給人們心裡留下一種現代都市在不斷建設、而過去卻不斷逝去的感傷和留戀。

因為該系列作品去年拿到巴黎攝影展的寶馬獎,有兩個法國機構主動找到他要求推薦參賽2009年的PrixPictet大獎。

“提名當然是好事,對我來說是一個繼續創作的很好勁頭。”姚璐表示。

姚璐覺得,中國的現代影像目前在國際上非常火爆,他的作品也許是因為帶有中國文化特色才引起外國的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