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綱

世界史綱

《世界史綱》出版於1920年,它的意圖就在於“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續下去,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發展成為世界性聯盟是何以不可避免的”。而其一個主題就是要說明,世界只有通過教育而不是戰爭和革命才能得到拯救。該書敘述了從史前社會到1970年代人類文明的演化過程,於1955年出版發行,以後又多次再版。

基本信息

簡介

《世界史綱》是威爾斯寫給所有歷史愛好者的簡明讀本,以無比開闊的視野、輕快簡潔的筆調將自生命起源以來的生物及人類歷史,有條不紊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它無疑是一部通俗的史書,但它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價值。它沒有嚴肅史著的學究氣,而且比那一時代的許多著作都要早地擺脫了民族主義乃至歐洲中心論的褊狹。書中關注的是人類文化的遺產,包括思想、文化宗教等遺產,而這是人類文明歷程中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本書論述了從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類的起源直到現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橫跨五大洲的世界歷史。書中並附有105幅地圖與100幅插圖,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經典鉅著。

概述

該書敘述了從史前社會到1970年代人類文明的演化過程,於1955年出版發行,以後又多次再版。已經成為世界史研究的經典名著,也成為膾炙人口、深入淺出的人文佳作。與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房龍的《寬容》與《人類的故事》等書一樣,《世界史綱》所傳達出的是對作為整體的人類命運的關懷。《世界史綱》出版於1920年,韋爾斯把這本書的意圖概括為“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續下去,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發展成為世界性聯盟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世界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啟蒙教育,而不是靠戰爭和革命才能得到拯救。彼時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停息了兩年。《世界史綱》浸透了韋爾斯對歐洲和世界命運的思索。在他看來,戰爭並不能解決人類的衝突和苦難,唯有通過研習世界歷史,將各個民族聯為一體,並廣泛傳播世界一家的普世思想,才能真正避免戰爭的爆發。

目錄

奇人與奇書(代序)

導言 <<世界史綱>>編著的經過和宗旨

第一編 人類以前的世界

第一章 空間和時間中的地球

第二章岩石的記載

第三章 生物和氣候

第四章 爬行動物時代

第五章哺乳動物時代

第二編 人類的形成

第六章和亞人

第七章 尼安德特人--一個已絕滅的種族

第八章舊石器時代晚期和第一種像我們這樣的人

第九章新石器時代的人

第十章 早期思想

第十一章 人類的種族

第十二章 人類的語言

第三編 最初的文明

第十三章 早期的帝國

第十四章 航海民族和經商民族

第十五章 文字

第十六章 神和星,僧侶和帝王

第十七章 農奴,奴隸,社會階級和自由人

第四編 猶太,希臘和印度

第十八章 希伯來聖書經文和先知

第十九章 史前時期的雅利安語民族

第二十章 希臘人和波斯人

第二十一章 希臘的思想,文學和藝術

第二十二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一生

第二十三章亞歷山大城的科學和宗教

第二十四章 佛教的興起和傳布

第五編 羅馬帝國的興亡

第二十五章 兩個西方的共和國

第二十六章 從提比利烏斯.格拉古到羅馬的神皇

第二十七章 海洋和大平原間的羅馬諸帝

第六編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第二十八章 基督教的興起和西羅馬帝國的衰亡

第二十九章 西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衰落期間

第三十章穆罕默德伊斯蘭教

第三十一章 基督教世界和十字軍東征

第七編 陸路上的諸蒙古帝國和海路上的諸新帝國

第三十二章 成吉思汗及其後裔的大帝國

第三十三章 西方文明的復興

第八編 列強的時代

第三十四章 君主,議會和列強

第三十五章 美國和法國的新的民主共和國

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波拿巴的生平事業

第三十七章 19世紀的現實和想像

第三十八章 近代帝國主義的浩劫

附錄

敘述筆法

《世界史綱》的敘述筆法,韋爾斯的書,深入淺出,文筆暢達,無“高頭講章”之深奧,無詰屈聱耳之艱澀,讀來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加之最早讀到的梁譯本的譯文。梁思成等先賢,均是精通英語擅長國文的人,由他們譯出的書,自然如歷史學家雷海宗所說的“又精緻又正確”,這不僅便於我們從專業上放心心使用,而且便於讀者的閱讀。這個譯本,用淺近的文言翻譯,譯文雅致且具韻味,如今讀來,也仍有文學欣賞方面的價值。前一陣子讀著名的《英漢大辭典》主編陸谷蓀先生的《餘墨集》,他在一篇文章中說到他個人的喜好時,說他比較喜歡那種“白話文言化”的文字,我不知道梁譯本《世界史綱》的譯文是否與他所說同調,但卻認為這種淺近的文言文(半文半白)似乎就是“白話文言化”。

相關評價

《世界史綱》《世界史綱》

韋爾斯這部里程碑式的世界史著,問世80年後:至今仍是難以超越的傑構。細節可以更新,可以補充,但他所確立的基本架構,他對歷史的灼見卓識,那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被傳統歷史教科書敗壞了胃口的人們,讀讀韋爾斯吧。他會重新燃起對歷史的興趣。他是可以和房龍媲美的大手筆。

堆積枯燥的史料,硬加上幾條牽強附會的結論,是歷史書的一大通病。它會讓讀者迷失在煙霧中。韋爾斯和房龍們卻具有取精用弘的本事,他們會使你輕鬆愉快地領略歷史的主要風光,帶給你一種新的睿智的眼光。我們隨便抽出一個時代,就說史家談爛了的古希臘三傑(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吧。韋爾斯高屋建瓴寫道:“在才情氣質上,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型。他(柏拉圖)是個最優雅細膩的作家,而蘇格拉底卻寫不出連貫性的文章。他喜愛優美的事物,而蘇格拉底卻鄙視它們。他對於整頓公共事物和規劃較愉快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高度關心的,而蘇格拉底卻不問人們的寒暖,不理睬同仁們的意見,專心致志於從幻境中得到明朗的覺醒……在許多篇的對話中,話是蘇格拉底的話,但思想是柏拉圖的思想。

“(柏拉圖的思想)是這部歷史的一個里程碑;這是人類發展中的一樁新事物,即自願地、完全地改造人類狀況的這一種思想的出現。在此以前,人類一直是在對神的畏懼下按照傳統生活的。(柏拉圖)大膽地對人類說,那些使你煩惱的事情,大部分是你們可以迴避的;那些支配著你們的事物,大部分是你們可以推翻的。對於它們,你們願意怎樣做就能夠怎樣做。”亞里士多德“對具有想像力的意志天生就懷疑,而對確立的事實卻極為尊重而力求理解’。“在他認識到有條理的知識的重要性上,他搶在培根和現代的科學運動的前面。他自己從事於收集知識和整理知識的工作。在他以前,別人也曾推究過事物的性質,但他同被他爭取到這項工作里來的每一個青年卻從事於對事物的分類和比較。”

亞里士多德同亞歷山大大帝的師生關係,使他的科學探索工作獲得足夠的資助。他可以使用數以百計的塔倫特(1個塔倫特約合2000美元)的經費。有一個時期,他手下有上千名人員遍布於希臘及亞洲部分地區,為他的自然歷史收集材料。這在他以前的人連想都沒有想過。政治科學和自然科學——樣,也掀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頁,在他的指導下,助手們分析了158種政治制度……這是人類有組織的科學探討第一次發出閃閃的光芒。

本書問世80年來,在史實和一般的正確程度方面,所以堅實挺立,得益於作者懇請大批有關權威專家的嚴格把關。“每一章都是先由作者起草,列印好多份,分送給所有可能給予幫助的人,請他們隨意在上面揮寫、評論或提出嚴厲的批評。作者於是在受過懲戒、指導之後,在毀傷和宰割過的原稿前坐下來,重新開始逐章編寫。最後校樣又分發給主要的幫助者和其他任何對所述那一段歷史時期有興趣的人們。”根據考古等領域新發現,一再更換細節。第三版的章目重新編排。1930年版進一步增刪修訂成為深受普通公民喜愛的易懂有趣一流世界史書。

《世界史綱》,本書中文譯本出自吳文藻、謝冰心、費孝通等名家譯筆,傳達出韋爾斯原著的神韻。

價值

威爾斯創作的《世界史綱》出版於1920年,它的意圖就在於“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續下去,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發展成為世界性聯盟是何以不可避免的”。而其一個主題就是要說明,世界只有通過教育而不是戰爭和革命才能得到拯救。

《世界史綱》是威爾斯寫給所有歷史愛好者的簡明讀本,以無比開闊的視野、輕快簡潔的筆調將自生命起源以來的生物及人類歷史,有條不紊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威爾斯的目的不拘泥於考據,而在於給讀者提供一個宏偉、寬廣的大視野。正如《紐約書評》所評價:“要寫一本通俗易懂,而又簡潔明了的史學著作,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威爾斯在這本書中完成了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世界史綱》不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而且也具有非凡的價值。它沒有嚴肅史著的學究氣,字裡行間傾注著激情,佐以非同尋常的文筆,會讓人感到讀這么一部書是一種享受。作為一位受到文學大師蕭伯納推崇的作家,韋爾斯在書中充分發揮了他的這種才能。亞馬孫網上書店則是這樣來肯定他的成就,“威爾斯擁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來研究整個世界史,本書以人類世界史綱的簡明形式展現了他的天賦和淵博知識。”

《世界史綱》無疑是一部最適合於普通讀者閱讀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最為真實記載人類成長的簡明通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