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

不置,指不安放; 不捨;不止。語出《史記·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 亞夫 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 心不平。”。”《新唐書·狄仁傑傳》:“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 仁傑 誦書不置。《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詞目:不置

拼音:bù zhì(口語變調:bú zhì)

詳細解釋

1. 不安放。

《史記·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 亞夫 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 心不平。”

2. 不捨;不止。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新唐書·狄仁傑傳》:“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 仁傑 誦書不置。”《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 孝宗 稱嘆不置。” 沙汀 《淘金記》第九章:“大家都在羨慕不置的時候, 么長子 站起來了。”

3. 猶不德。謂不自以為有德。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汪照 注補:“置,當讀如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