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站

下關站

下關站,曾用名南京站,南京車站,1968年10月改名為南京西站,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龍江路8號,郵編:210011。始建於1905年(清光緒31年),1908年通車,隨著原京滬鐵路(上海至南京)修建而設站。2012年停用,現改為鐵路博物館。

基本信息

車站簡介

下關站,曾用名南京站、南京西站。下關站,曾用名南京站、南京西站。
下關站,曾用名南京站,南京車站,1968年10月改名為南京西站,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龍江路8號,郵編:210011 。始建於1905年(清光緒31年),隨著原滬寧鐵路(上海至南京)修建而設站。按清廷郵傳部當時“一等站屋”統一規格設計要求,建有大小平房18間,建築面積520平方米。有大廳、票房、電報房、站長房、郵政房、貨物經理人房等建築設施。候車室僅有兩小間,木結構屋頂,屋面鋪蓋瓦楞白鐵皮。
1930年3月,國民政府鐵道部對南京下關站進行重建。重建後的下關站,站屋為中間3層、兩側2層的建築。站屋中部為橢圓形車站大廳。
1947年,國民政府對下關火車站進行擴建。擴建工程由基泰工程公司楊廷寶建築師設計,徐順興營造廠建造,當年完工。擴建後的下關站,增建了一座呈“U”字形圍住原車站的大樓,南北兩翼為2層,西面主要入口設計成五孔13米高的大拱門作為入口通至大廳。大廳南側設定行包房、售票處,還有檢票口及輔助出入口各1個;北側為貴賓、郵件用房以及出入口,各種流線布置合理互不干擾。
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解放時,撤退中的國民黨軍隊受上級之命炸毀了下關站站房及其他設施。全國解放後,下關站得以重新修復。
1968年10月,位於玄武湖北側的南京站建成後,定名為南京站;下關站因相對位置處於南京市區西部,因而更名為南京西站,一直沿用至今。
新的南京南站建成投入使用後,旅客量將是南京新站的9倍,80%以上的客流將在南站分流,百年老站南京西站將正式“謝幕”。鐵道部和江蘇省、南京市等方面考慮,南京西站候車廳、下關電廠、大馬路沿線等一批具有較高價值的歷史建築,其中大多出自老一代建築大師之手,代表了當時中國建築設計的最高水準,因此規劃最終敲定將南京西站改造為南京鐵路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